程潔帆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很多的小微企業。雖然小微企業的規模不大,但是在促進我國經濟建設方面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小微企業要想發展必須有充足的資金,但是因為各種因素的制約,小微企業很難通過市場進行融資,這就阻礙了小微企業的發展。為了有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國實施了政策性擔保普惠金融政策,分擔了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提升了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的信心,有助于小微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政策性擔保的概念
目前我國對于政策性擔保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大眾比較認可的政策性擔保的概念來自于白欽先教授對政策性金融的定義。他認為政策性金融在一般意義上來說就是規范化的政策性貸款,在此基礎上所產生的帶有政策性意向的行為。政策性擔保這一概念也是由白欽先在政策性金融中首次提出來的,它是從政策性金融中衍生出來的一個概念。
政策性擔保的內涵與特點
政策性擔保是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政府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而采取的一種金融政策。政府通過政策性擔保干預市場經濟,為解決市場失靈而制定出來的一種公共產品。政策性擔保屬于政策性金融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也是政策性金融得以發揮作用的形式之一。正因為這個原因,政策性擔保具有政策性金融的一些特點,這些特點包括政策性、金融性、有償性、優惠性、補充性、引導性。作為政策性擔保,最顯著的特點是補充性、引導性。

政策性擔保的作用
政策性擔保既不同于政府的財政撥款,也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擔保,從本質而言是一種政府為中小企業貸款貼息的行為。政府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提供財政資金支持,從而使財政資金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策性擔保不僅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缺乏資金的困境,而且政府在政策性擔保中投入的資金能夠起到財政杠桿的作用。這樣會使財政資金在更大范圍內發揮福利社會的作用,從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政策性擔保簡介
政策性擔保是指政府以主要出資人的身份以政策形式成立擔保機構,主要的作用是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政策性擔保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政府助力中小企業發展的決心,切實有效的解決了中小企業發展缺資金的難題。在政府提供擔保的情況下,對銀行來說就降低了貸款風險,銀行會更愿意給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政策性擔保有利于引導社會資金利用到中小企業的發展,使中小企業感受到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通過政策性擔保,不論對于銀行還是中小企業來說都是極為有利的。
我國政策性擔保的現狀及其原因
我國政策性擔保主要通過政策性擔保機構來實現,因為這幾年經濟發展的比較緩慢,隨著政策性擔保機構代償額的逐漸增大,給政策性擔保機構帶來很大的壓力。很多政策性擔保機構為了減少代償額,采用了擔保展期的措施,延長了代償的時間。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嚴峻的經濟形勢;銀行把風險更多的轉移到政策性擔保機構,這樣就加大了政策性擔保機構的風險,同時也影響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政策性擔保機構實力不強,達不到銀行合作要求。
政策性擔保的理論分析現實必要性
在我國實施政策性擔保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白欽先教授從“強位弱勢”的角度分析了政策性擔保的現實必要性。在“強位弱勢”下存在著很多的產業、企業、人口群體,為了使這些具有雙重特性的群體獲得發展,政府實施了政策性擔保這一行為。
我國政策性擔保面臨的障礙
首先,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政策制度生態環境。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才能更好的運行,但是由于我國的政策性擔保起步較晚,各方面還沒有來得及建立一個完善的政策制度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政策性擔保在我國的發展。
其次,我國的政策性擔保在風險共擔機制、再擔保功能等方面不完善。只有建立良好的風險共擔機制才能促使金融機構更好的貸款給中小企業。再擔保功能在政策性擔保中沒有充分發揮作用,一方面是因為再擔保體系建設不夠成熟,在具體的實踐中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各個地方的再擔保業務模式和產品不能形成統一,不能在更大的范圍內形成公信力。另外,再擔保沒有配套的監管體系,不能對再擔保進行各方面的監督,使再擔保在健康的道路上發展。
最后,政策性擔保在實際的運作中政策性導向和市場經營沒有取得平衡。我國明確了政策性擔保行業不能以盈利為目的,同時強調政策性擔保必須與企業化管理和市場化運作有機結合。但是在實際的政策性擔保運作中,政策性導向和市場化經營并沒有取得統一,影響了政策性擔保作用的發揮。這些都不利于政策性擔保的正常發展。
政策性擔保助力普惠金融的優勢
政策性擔保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式,所以政府重視建立和完善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促使政策性擔保融資機構在普惠金融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采用政策性擔保能夠使普惠金融以更加多元化、多維度對中小企業、“三農”進行融資支持,有利于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特別是在各種不利因素影響下,采用政策性融資擔保助推普惠金融,使中小企業在保證經營的同時能取得穩定的發展。
政策性擔保助力普惠金融的劣勢
首先,中小企業對融資的強烈需求使得金融機構在貸款定價方面具有很大的主動權,因此他們為中小企業制訂的信貸產品具有較高的盈利。
其次,由于中小企業的信貸產品都是中短期的產品,這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是很好的盈利方式。中小企業信貸市場有各種類型的銀行參與,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中小企業信貸是一個充滿市場活力,并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地方。政策信擔保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小部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是卻不能解決大部分中小企業的實質問題。
再次,基于我國的實際情況,政策性擔保公司在實際的運作中會出現不遵守商業規則和市場經濟規律、政企不分的現象。在這一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道德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策性擔保健康的發展。
政策性擔保對我國的挑戰
目前,我國的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設立完全依靠政府的推動,缺乏內生力,長此以往不利于政策性擔保的發展。針對這種情況,政府要放開一定的權利,讓更多的力量參與到政策性擔保機構的設立。這需要政府進行多方面的考量,制定出有效的制度,促進政策性擔保機構更好的發揮作用。
其次,政策性擔保要求有良好的行政管理機制,但是我國目前的行政管理制度并不健全,甚至會把政策性擔保機構置于危險的境地。這就要求有關方面根據政策性擔保的具體要求、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我國的行政管理制度。
最后,基于政策性擔保的特點,需要進一步完善政府的補助金機制,確保把補助金落實到位,使中小企業更順利的得到融資。這就要求相關部門仔細分析現有的補助金機制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采取措施。
加強金融政策性擔保與融資
為了給中小企業更好地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政府要加強金融政策性擔保的力度,獲得更大的融資。政府要逐步建設融資擔保體系,在外部環境方面要增信擔保機制。因為政策性擔保具有公益性質,實際的擔保成本要低于市場,這就有效地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政府還要積極開拓融資范圍,為各種金融機構提供政策性優惠,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融資的范圍內,降低融資難度。
強化金融政策性擔保資金
要想使政策性擔保發揮更好的作用,不僅需要完善相關的外部環境,還需要政府強化金融政策性擔保資金。只有擔保資金更加充足,金融機構才更有信心給中小企業貸款。一方面政府要加強擔保資金的管理,另一方面還要把擔保資金落實到位,做到金融政策性擔保資金的專款專用。
建立政策性擔保平臺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都習慣在網絡平臺上處理各種事情。為了提高政策性擔保工作的高效,同樣可以利用互聯網建立一個政策性擔保平臺。這樣有助于中小企業更方便申請政策性擔保,同時也有利于金融機構更好的開展相關業務。
政策性擔保為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注入了活力,但是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相關部門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積極尋求解決措施,使政策性擔保更好為中小企業發展服務。
(衢州市信保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陳秋明.嚴格法定資本制:我國政策性擔保公司資本制度的最佳選擇[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1).
[2]林全玲.政策性擔保法律制度研究[D].重慶大學2006.
[3]臧博.我國融資性擔保機構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