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紅,張文文,劉 蕓,王東明,王 強*
(1.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泌尿外科;2.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護理部;3.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手術二部,河北 保定 071000)
草酸鈣結石是較常見的腎結石之一,約占全部腎結石的80%以上,多好發(fā)于青壯年男性[1]。臨床上以腰痛、血尿、膿尿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蓪е禄颊甙l(fā)生陣發(fā)性腰腹部刀割樣劇烈疼痛,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臨床目前多采用經(jīng)手術取石后留置雙J管治療該類結石病,具有較好的促尿路上皮組織修復、防止管道狹窄、修復損傷及避免尿路堵塞等作用[2]。但因雙J管為異物,過飽和狀態(tài)下的尿酸易在管表面附著,導致拔管困難,或誘發(fā)新結石形成。相關報道顯示,枸櫞酸鉀緩釋片在抑制結石形成中具有一定作用,但有關其具體機制尚未十分明確[3]。鑒于此,本研究通過分析草酸鈣結石患者的相關資料,分析枸櫞酸鉀緩釋片在預防草酸鈣結石術后留置雙J管附壁結石形成中的效果,探討其機制,以期為臨床預防結石形成提供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收治的86例草酸鈣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不同的預防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41例,不給予特殊藥)和研究組(45例,枸櫞酸鉀緩釋片)。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52.64±6.31)歲;結石位置:左側17例,右側20例,雙側4例;結石部位:輸尿管15例,腎26例;結石直徑:輸尿管結石直徑7~14 mm,平均直徑(9.25±1.36)mm;腎結石直徑15~23 mm,平均直徑(20.75±4.14)mm。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27~67歲,平均年齡(51.25±5.02)歲;結石位置:左側20例,右側21例,雙側4例;結石部位:輸尿管12例,腎33例;結石直徑:輸尿管結石直徑8~12 mm,平均直徑(10.01±2.14)mm;腎結石直徑15~25 mm,平均直徑(21.45±5.66)m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腹腔鏡治療肝膽管結石病的專家共識(2013版)》[4]中草酸鈣結石的診斷標準,且在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住院行結石手術治療;②資料完整,無丟失或缺損者;③凝血功能正常,未長期服用抗凝藥物;④尿血素氮、肌酐、血鈣、血鱗正常者;⑤患者無重大精神障礙。排除標準:①伴其他組織臟器惡性疾?。虎谀I功能嚴重不全、尿毒癥者;③不配合檢查,依從性極差,中途退出研究;④二次手術或存在手術禁忌證;⑤存在內環(huán)境、水電解質紊亂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經(jīng)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及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于術中放置規(guī)格為F6的雙J管。術后常規(guī)補液、抗炎癥等治療,并維持每天尿量、飲水量>2 000 mL。研究組患者于術后開始口服枸櫞酸鉀緩釋片(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139,規(guī)格:1.08 g/片)治療,1.08 g/次,3次/d,服用至支架管取出。對照組不給予任何特殊處理。兩組患者均于術后6周在膀胱鏡下拔管,置于空氣中風干。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尿液相關指標水平。于治療前后收集兩組患者24 h尿液、清晨新鮮尿液。抽取5 mL新鮮尿液立即經(jīng)0. 22 μm濾膜濾過后收集,以尿液與濃鹽酸100∶1的比例加入濃鹽酸使尿液酸化,隨后檢測患者總鈣、尿酸、草酸及枸櫞酸;采用酸度計測定清晨新鮮尿液pH值。鄰-甲酚酞絡合酮比色法檢測總鈣,尿酸酶-過氧化物酶偶聯(lián)法檢測尿酸,用離子色譜法檢測草酸、枸櫞酸。②比較兩組患者雙J管附壁結石生長情況。按雙J管膀胱段表明刻度的清晰程度及拔管后手觸摸有無砂粒感評估[5]:A級,無結石生長,即刻度清晰,無砂粒感;B級,少量結石生長,刻度模糊,有砂粒感;C級,大量結石生長,刻度無法顯示,可見明顯結石生長。③比較兩組患者血尿、不適感等并發(fā)癥及拔管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尿液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尿液pH值、總鈣、草酸、枸櫞酸水平均明顯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的pH值、總鈣、枸櫞酸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尿酸、草酸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尿液相關指標水平比較(x)
2.2 兩組患者雙J管附壁結石生長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中雙J管附壁結石B級、C級的占比明顯低于對照組,A級的占比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雙J管附壁結石生長情況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比較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比較[例(%)]
2.4 兩組患者拔管情況 對照組1例患者出現(xiàn)附壁結石,拔管受阻,后經(jīng)異物鉗斷續(xù)牽拉雙J管結石順利拔出;研究組患者均順利拔管。
隨著腔內技術發(fā)展,在臨床泌尿外科中的應用逐漸廣泛,且雙J管的應用范圍亦不斷擴大。雙J管可促進結石排出、預防管腔粘連,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尿漏、感染等發(fā)生。但若在體內長時間滯留,會給患者造成一定傷害。相關研究顯示,放管1~3個月的患者,會出現(xiàn)血尿、菌尿、尿鹽結垢、腎積水等[6]。草酸鈣結石患者自身存在成石性,尿液中過飽和狀態(tài)的無機鹽易沉積在雙J管表面,形成尿垢。經(jīng)手術治療后可取出,但尿液中仍在誘發(fā)結石形成的因素,隨后借助尿中過飽和的成石物質可繼續(xù)生長[7-8]。尿垢較多可引發(fā)尿路梗阻、引流不暢,腎功能受損;同時還可導致雙J管喪失彈性,給臨床順利拔管造成困難,對患者身體造成嚴重損傷[9]。
枸櫞酸鉀是臨床治療、預防結石的藥物之一,可增加尿枸櫞酸排泄,降低尿鈣水平。RAFFIN等[10]通過采用枸櫞酸鉀緩釋片治療低枸櫞酸尿的含鈣結石患者發(fā)現(xiàn),治療后患者尿液的pH值增高,枸櫞酸升至正常水平。本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組患者治療后尿液pH值、總鈣、枸櫞酸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與RAFFIN等研究報道相符??紤]其原因可能是枸櫞酸及其鹽與尿液中的鈣形成難離解的高度可溶的枸櫞酸鈣后,可隨尿液排出體外,進而降低尿鈣的濃度與尿中草酸鈣和磷酸鈣的飽和度;口服枸櫞酸鉀緩釋片后,大部分枸櫞酸鉀被吸收,隨后在體內氧化,保留鉀離子而減負荷,從而提高pH值。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雙J管附壁結石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與DOIZI等[11]的結果一致。分析原因,枸櫞酸鉀治療可減少尿鈣,增加尿枸櫞酸鹽,從而降低草酸鈣飽和度;枸櫞酸鹽可抑制草酸鈣晶體生長,并可防止成形的草酸鈣聚集;枸櫞酸鉀治療可增加尿pH值,尿中其他抑制劑活性明顯增強[12]。由此可見,枸櫞酸鉀可有效抑制草酸鈣成核、晶體生長及聚集,降低結石發(fā)生風險。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研究組患者拔管更順利。提示草酸鈣結石術后患者口服枸櫞酸鉀緩釋片具有一定安全性。
綜上所述,草酸鈣結石患者術后口服枸櫞酸鉀緩釋片可有效預防雙J管附壁結石形成,且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