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曼麗,顏玉富,孫兆乾,彭永冠
(廣州和諧醫院內二科,廣東 廣州 510095)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SCI)是臨床常見危重癥,作為災難性損害之一,主要是指患者椎管受到巨大外力或者其他因素影響,致使管內脊髓與周邊組織能力受損,并引發一系列反射、運動以及感覺等功能障礙,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及病死率[1-2]。部分患者經過及時有效的搶救,雖可存活但可能伴有終身殘疾,直接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增加家庭經濟負擔[3]。近年來,我國SCI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調查顯示,全球每年新發SCI患者有50萬例左右[4]。隨著臨床對脊髓損傷后二便障礙患者的研究逐步加深,臨床認為二便障礙會增加患者的生存壓力,若不盡早采取干預措施,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常伴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等,對患者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5]。溫熱電灸是艾灸的一種,也是常見的中醫特色技術,具有無創、操作便捷等特點,通過電子加熱和磁化作用,作用于特定的穴位可發揮溫經通絡、益氣助陽等效果,可用于二便障礙的治療[6-7]。本研究探討溫熱電灸綜合治療儀對脊髓損傷后遺癥患者的二便障礙改善情況,為臨床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月至10月廣州和諧醫院收治的68例脊髓損傷后二便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溫熱電灸綜合治療儀)和參照組(常規康復治療),各34例。干預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8.67±3.85)歲;體質量指數(BMI)17~31 kg/m2,平均BMI(23.11±1.38)kg/m2。參照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4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48.82±3.78)歲;BMI 17~31 kg/m2,平均BMI(23.14±1.45)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廣州和諧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脊髓損傷神經學分類國際標準(2011年修訂)》[8]中SCI診斷標準;②病歷資料完整;③意識正常,病情穩定。排除標準:①皮膚存在紅腫、皮疹、潰瘍、感染等無法進行溫針灸的患者;②近期急性、慢性感染者;③近1星期內接受過胃動力藥等相關藥物治療者。
1.2 治療方法 參照組患者接受針刺聯合腹部按摩,囑患者平臥,康復治療師針刺中脘、水分、關元、氣海、天樞、外陵、滑肉門,行針3~5 min,留針15~20 min,1次/d,治療10 d。同時囑患者或家屬配合腹部按摩,引導患者取仰臥位,雙膝屈曲,腹部呈放松狀態,對患者腹部皮膚情況進行評估,對腹部皮膚進行常規清潔、消毒,對腹部關元、中極、氣海等穴位以拇指指腹為著力點進行點壓、輕揉,每個穴位按揉2~5 min,力度適中。對臍與恥骨聯合間的利尿穴按逆時針方向進行推揉3~5 min,再以大小魚跡肌為著力點,以由內向外、自臍下至恥骨聯合處進行推壓,15 min/次,力度由輕至重,循序漸進,以患者耐受度為準。1次/d,治療10 d。干預組患者給予溫熱電灸綜合治療儀(好博醫療器械,型號:HB-WZ1)治療,預熱治療儀,待溫度達到40 ℃時,將溫熱電灸綜合治療儀輸出點對準相應穴位,主穴取關元、氣海、中脘、下脘,輔穴取大橫(雙)、天樞(雙)、支溝(雙)、上巨虛(雙)。25~30 min/次,1次/d,治療10 d。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二便功能障礙感完全消失;有效:治療后,患者二便功能障礙感好轉;無效:均未達到上述指標[9]。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評分及便秘評分量表(Wexner)評分。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進行評估,糞便性狀依據Bristol圖譜進行分析,分值0~4分,分值越低,則表示大便性狀越佳[10];采用Wexner評分評估腹脹程度,以0~30分進行判斷,分數越低,便秘程度越輕[11]。③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QOL)。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采用QOL評分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每項滿分60分,<20分表示生活質量極差,20~50分表示生活質量一般,51~60分表示生活質量良好[1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干預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Bristol及Wexner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Bristol及Wexner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且干預組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Bristol及Wexner評分比較(分,x)
2.3 兩組患者QOL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QOL評分顯著高于治療前,且干預組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QOL評分比較(分,x)
脊髓損傷多是因高空墜落、暴力打擊、車禍等外傷引起,患者常伴運動、感覺、二便功能障礙等,致殘率較高,對患者身體健康、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越來越關注疾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問題,因此針對脊髓損傷患者需盡早采取有效的康復干預措施,以促進患者預后恢復,提升其生活質量。
二便是人類的基本生理需要,是維持生命的必要條件,而脊髓損傷患者二便障礙的發生率超過30%,而二便障礙是影響脊髓損傷患者生活質量及使患者不愿意回歸社會的主要原因[13]。二便障礙主要由于患者的逼尿肌、括約肌神經出現較為嚴重的損傷,使得上述肌肉無法受到精準的控制,導致上述肌肉的反射缺失,最終發生排便障礙,導致患者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脊髓損傷患者多同時存在兩種排便障礙,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影響患者的壽命。進行系統性、規律性的排便訓練,可恢復控制二便功能,使患者重獲自信,提高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14]。常規直腸指力刺激、舒適的腹部按摩、適應的藥物輔助治療往往無法達到臨床預期療效,且常規輔助治療一定程度上受到患者脊髓損傷康復進程的影響,患者對康復鍛煉的依從性低,導致患者的康復效果相對較差。溫熱電灸利用熱能使局部皮膚毛孔舒張,將針灸學和灸療理論結合現代物理技術,使藥物滲透至毛細血管和深層組織,達到傳統艾灸的作用效果,進而刺激穴位感受器,可調節氣血,平衡陰陽,疏通氣血,調和臟腑,改善局部循環,多途徑改善機體組織的生理功能[15]。本研究顯示,干預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Bristol及Wexner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且干預組低于參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QOL評分顯著高于治療前,且干預組高于參照組。分析原因,溫熱電灸是在中醫辯證理論及經絡理論基礎上采取的一種方案,以實瀉虛補為原則,針刺關元培腎固本,補氣回陽;中脘、下脘調脾胃、調升降;氣海為氣之海,諸穴聯用引氣歸元;輔以大橫祛濕健脾;天樞升清降濁,調暢氣機以利三焦;上巨虛疏通大腸腑氣;支溝調三焦氣機,諸穴聯用則通調腑氣,具條暢三焦、益氣助陽之功;配合艾灸可借助皮膚滲透作用,強化特定穴位作用,發揮更強的溫經舒絡、益氣助陽等功效。現代醫學認為,溫熱電灸能夠提升盆腔內肌張力,有利于排便通暢[16]。
綜上所述,溫熱電灸綜合治療儀改善脊髓損傷后二便障礙作用顯著,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