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怡玲
◆摘? 要:現代勞動教育強調生活世界中的勞動教育。在勞動教育中,教師需要將勞動與幼兒的生活結合起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幼兒對勞動充滿熱情,感受勞動對自身成長的意義和價值,老師需要創建一個勞動環境,告訴幼兒如何走進勞動,采取這種措施,幼兒將逐漸形成他們敢于實踐和探索的學習精神以及勞動意識,本文從以下三個各方面對勞動教育的開展做出詮釋。
◆關鍵詞:幼兒勞動教育;勞動課程體系;生活化活動
一、引言
馬克思曾經說過:生產勞動和教育的早期結合是改造現代社會的最強有力的手段之一。現在社會勞動教育仍然具有崇高意義。教育于勞動中來又回到勞動中去,只有在教育中融入勞動教育,才能更好的培養幼兒的價值觀,人生觀,才有利于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的培養。特別是小孩子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所以加強幼兒學生勞動教育應該著重從學校方面開展,但又不能忽視家庭和社會對幼兒的勞動教育,學校發揮勞動教育的主體作用,尊重學校,理解幼兒,結合學前階段幼兒的思想方式,幼兒的能力水平,有針對性的開展勞動教育,讓孩子們認識到勞動權利和勞動責任,提高勞動意識。因此,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是非常有必要且有實踐價值的,本文結合學校開展的活動與課程內容,以幼兒自主性和勞動性培養為落腳點,分析當下幼兒園中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二、勞動教育為何止步不前?
經過長期觀察和研究發現,幼兒園的孩子在勞動教育方面有諸多的問題,并存在了一些困難,這和我們現在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是息息相關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越來越便利,家中的孩子都是父母的長輩手心的寶貝,干預了幼兒勞動,限制了幼兒勞動的發展。此外,幼兒園內勞動教育的內容不夠豐富和全面,比較單薄,更多流于形式;教師所采取的教育方法也比較單一,停留在集體活動或者班級服務管理上面,缺乏創新意識;幼兒體驗勞動的機會不豐富,無法真正體會到勞動的辛苦和意義。其主要原因是:勞動教育沒有自然而然真正的融入幼兒生活中來進行。
三、勞動教育如何生根發芽?
(一)明確勞動教育地位
“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這首膾炙人口的兒歌簡單卻富有哲理,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勞動教育意義,教會兒歌很簡單,真正理解并實現里面的內容卻并不是容易的事,“實踐證明,人的許多優秀品質和技能是在勞動中形成的”。勞動教育的地位不可小覷,但是清楚的認識到,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不是單獨的勞動教育,應該將勞動教育融入幼兒全方面的培養中,否則勞動教育就失去了他的價值和意義。勞動教育,讓教師獲得更多的自主權,教師要根據班級幼兒的情況,幼兒的發展需要,制定科學可行的勞動教育方案。
(二)教師引領潤物無聲
將勞動教育融入幼兒課堂教育,教師的綜合素質顯得特別重要,截至目前為止,勞動教育教師不受重視,尤其是幼兒園教師,會認為孩子小,不能甚至不應該強調勞動教育,所以忽略了這一塊,此外,由于教室中都有保育老師,很多時候,班中的勞動任務常常偏在了保育教師的身上,所以很多老師自身就缺乏一種主動、積極勞動的意識。正所謂:“言傳身教,身行一例,勝似千言。”榜樣的力量無窮大。幼兒時期,孩子的判斷能力還比較差,但是他們有著十分強的模仿能力,而他們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與老師一起度過,老師的言行舉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在日常生活中喜歡參與勞動,以身作則,幼兒在潛移默化中也會收到感染,而不是單單告訴孩子去做,讓孩子自己要去勞動,老師作為旁邊者和教育者,這種行為會引起幼兒的疑問:“為什么只有我們勞動?老師就不用勞動呢?”,所以勞動要從環境、氛圍中去改變,影響孩子,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勞動的力量,體會勞動的快樂,從而了解勞動價值,最終真正投入勞動中去,培養出勞動習慣。
(三)巧妙構思融合生活
1.“小當家”值日生活動
勞動教育與生活是息息相關,他在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都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在學校勞動教育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是勞動教育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有利于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勞動氛圍,激發幼兒勞動熱情,并幫助他們在幼兒階段獨立勞動。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為了提高幼兒對勞動的熱愛,我們開展了豐富的值日生活動,尊重幼兒的自主性,值日的內容從幼兒中來,值日生的選出方式也有幼兒自己制定,幼兒可以自主選擇和參與值日內容。每天會根據值日生的表現進行總結和評價,并且鼓勵孩子發現值日勞動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幼兒思考解決辦法,提高勞動能力和水平,對于表現較好的值日生,會給予一些表揚和獎勵機制,以此來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但是不乏有不愿意參與活動的幼兒,本著尊重幼兒的原則,利用晨間談話以及餐后空余實踐,我們會深入了解幼兒不愿參與勞動的原因,對癥下藥,認真采取策略去幫助、引導幼兒。
2.“悅美花園”行動
幼兒對自然界充滿了好奇之心。我們幼兒園一樓外面籬笆圍繞著許多綠植地,原本只是灌木叢生,隨著班級的增多,園內園本提供菜地的數量已經無法滿足一班一個的需求了,因此,經過和園部的協商討論,通過一系列的精心策劃,我們將一樓每個班門口的灌木綠植地都改造成了小花園,在“悅美花園”的建設中,我們的幼兒包括家長都全程參與進去了,從土地的開墾、到種子播種、到田間管理、到收獲分享每個環節都堅持幼兒的自主參與。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悅美花園”初具規模,幼兒對花園呈現出一種積極態度,花園成了幼兒接觸自然、探索自然、親和自然并且在自然中進行勞動成長的載體。孩子們孩子們每天來報道、每天來澆灌、每天來觀察。孩子就可以隨時走出教室,親近這個天然實驗室,自由擁抱大自然,感受它給我們帶來的驚喜,真正成為了主動學習的主人。而我們就沿著孩子的需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開展一系列勞動教育活動,幫助幼兒提升經驗、獲得收獲。
四、勞動教育的根本意義
(一)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自主探究是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自發、主動地對外界事物作出的一系列嘗試、摸索、探究的行為,幼兒通過自主探究世界、獲得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提高相應的探究的能力,培養積極的態度。
“悅美花園”給幼兒提供了直接參與和體驗的機會與平臺。通過運用除了手以外的多種感官,感知自然現象,發展幼兒觀察力。為幼兒提供嘗試、探究、實驗的機會,通過親自觀察、動手、種植獲得知識。
(二)培養孩子身體素質,在打造“悅美花園”的過程中,對幼兒身體動作的發展、認知的增長、良好社會情感的形成和激發、堅持耐心等學習品質的培養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我省多所幼兒園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教育,以自然為教材、以天地為教室,通過豐富多彩的勞動課引導孩子們走出教室走進田野。在實踐中,幼兒不僅增強了體魄、還掌握了勞動技能,更將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理念扎根到了心底。所以,勞動教育教師要把勞動內容融入到生活中去教育幼兒,這樣不僅激發了幼兒的勞動興趣,也提高了勞動教育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力。也促進了幼兒的勞動能動性和自主性。
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源于生活,對生活有用。作為數學教育者,我們著眼于學生的實際教育設計,不斷探索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問題中的數學問題,并培養學生的數學和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學科質量。探究必須提供給學生的未知數學奧秘的學習環境,滿足了學生探索和發現未知事物的渴望。此外,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培訓,以使用他們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使學生能夠學習用數學來裝飾和美化生活,并形成敢于發現和探索的科學精神。 ..在實際的數學教育過程中,有必要將研究視角集中在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學習數學,并將新鮮而充滿活力的生活元素注入數學課堂。
形式的底部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源于生活,對生活有用。作為數學教育者,我們著眼于學生的實際教育設計,不斷探索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問題中的數學問題,并培養學生的數學和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學科質量。探究必須提供給學生的未知數學奧秘的學習環境,滿足了學生探索和發現未知事物的渴望。此外,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培訓,以使用他們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使學生能夠學習用數學來裝飾和美化生活,并形成敢于發現和探索的科學精神。 ..在實際的數學教育過程中,有必要將研究視角集中在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學習數學,并將新鮮而充滿活力的生活元素注入數學課堂。
形式的底部窗體底端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生活得到保障,全面小康已經實現,此時此刻的我們就不應該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勞動教育關系著民族的未來,祖國的復興,科技的進步,中國夢的實現。將勞動教育融入到幼兒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在這個嶄新的時代,幼兒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勞動教育并非謀生的手段,而是推動祖國不斷向前得源動力。
參考文獻
[1]孫紅艷,耿雅倩.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的有效路徑.2020年37期.
[2]周曉荷.勞動搬到“田野上”.《河南日報》2050年11月3日.
本文系蘇州市教育學會“十四.五”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悅玩'理念優化幼兒園課程的實踐研究”(Sjh【002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