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杰
我國浩瀚多樣的書法藝術作品,既展現了中華傳統藝術的魅力,又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國書法藝術不僅在藝術發展史中占據著獨特的地位,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也與文學、哲學等互相融合 。 江 蘇 鳳 凰 美 術 出 版 社 于2017 年出版了諸榮會先生著的《腕下風流:中國書法的美學解讀與文學品味》(以下簡稱為《腕下風流》)一書。本書作者身 兼 書 法 家 與 散 文 家 雙 重 身份,在創作過程中不僅展現了專業的眼光,更融入了審美的視角,使該書兼具書法理論性與美學意義。作者以中國歷代著名碑帖為基礎,從書法美學的角度出發,帶領讀者賞析書法藝術之美,領略中國漢字文化之美,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品味經典書法作品的文化藝術價值。
本書共由書法、碑帖、書家以及言論四個部分組成。在“書 法”部分,作者細致地剖析了中國書法之“法”,包括使轉、點劃、波磔等多種筆法和書法布局之“道”及其藝術精神。第二部分則考據了碑帖背后的史實,通過對《書譜》《伯遠帖》《孝經》等數十幅碑帖的深入思考,挖掘出碑帖在書法之外的文學內涵和文化價值。在第三部分“書家”中,通過對數十位人們耳熟能詳的書法藝術家的創作之路和生平故事的生動講述,揭示出文學素養與書法技藝是如何相生相長的。最后的“言論”部分,則重點探討了當代書法發展的方向以及 當 下 與 書 法 相 關 的 熱 議 話題。作者以詩人般的激情、哲人般的眼光、散文化的語言,對中國書法史上經典碑帖、重要書家,以及書法作品的美學意蘊與文學內涵進行了系統的理性闡述和感性詮釋。
比如,作者通過對王羲之的生平經歷和生活背景的詳細考據,揭示出王羲之主張超越有限、強調個性、追求自然與自由的創作精神和書法風格,并以其作品《蘭亭序》為例,闡述了他的這一特質在其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詮釋之中的深刻體現。王羲之的文學涵養與其作品呈現的書法藝術,不僅體現了當時文人的風骨,更展示了中國文人對人和自然的思考。又如,作者展現了以詩作聞名的陸游在書法方面的杰出造詣,通過對陸游書法作品的分析,指出陸游突破性地將詩歌創作中的靈感和意蘊帶到書法實踐中,使得他極具個人特色的詩歌理念與書法藝術融會貫通,不僅推動了文學多樣化的發展,也開拓了宋代書寫抒意的新境界,提升了書法審美的新境界,標志著書法之美與文學之美的完美統一。 《腕下風流》一書通過對經典書法作品及著名書法家的全方位的考察和解析,闡明了文學素養與書法實踐之間的深層聯系和相互影響,為文學與書法的研究提供了獨特的視角。本書既是對美學的鑒賞,也是對文學的品評,更是一種對文化的探索,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創新開辟了新的思路,不僅適合作為書法相關專業的教材使用,更適合作為書法愛好者的進階書籍,值得被廣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