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圖書館讀者服務的質量要求不斷增加,信息時代到來后,互聯網成為了許多行業實踐計劃的一部分,因此如何更好地借助時代紅利,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重視。信息時代互聯網可以是圖書館的社會信息傳播和知識服務機構。將近十年以來,圖書館發展快速,傳統的息服務和資源建設獲得了突破性的進步。然而,轉入新時代以后,寫作媒體和用戶的閱讀習慣逐漸邁向移動化和數字化。有數據表明,國外圖書館信息服務已經與web2.0技術合作,這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需要強化互聯網的合作功能,主動探索信息時代的創新服務模式,這也與互聯網的發展戰略相符合。本文基于此,闡述了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改革
◆關鍵詞:圖書館;互聯網公眾平臺;信息服務
一、前言
通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使傳統產業在互聯網上發展和創新,產生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將互聯網相關技術融入到傳統圖書館服務中,有利于沖破傳統服務的局限性,產生新的發展機遇,更好地促進圖書館的發展。為了更好地為用戶和讀者服務,每當新技術公布時,圖書館都會積極采用并跟上時代的步伐。圖書館+互聯網的服務模式符合新時代用戶的閱讀需求。互聯網公共平臺逐漸運用于圖書館信息服務和閱讀推廣。在全球信息時代的背景下,面臨信息時代的新挑戰,圖書館應如何與時代的需要銜接?互聯網服務的發展程度如何?圖書館+互聯網的下一步發展戰略是什么?本文通過分析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的現狀來整合發展管理經驗,為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變革提供參考意見。
二、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相關產業的進步,5G網絡和智能手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已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發展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是必然的選擇。目前,圖書館已經做出了積極的改變,獲得了一些成績,這也體現出一些問題:(1)當今信息時代背景下,用戶群體對圖書館所提供的信息的需求較以往有極大提高,相應地對移動信息服務的需求也更加急切。(2)很多圖書館技術力量相對薄弱,自身對外開放移動信息服務門檻低,難以發行滿足用戶需求的應用。圖書館研發的系統沒有統合的標準。由于能力的限制,信息系統中容易產生一些問題,影響了用戶的使用。(3)雖然大多數圖書館都提供移動信息服務,但是由于技術限制,信息服務中提供的信息類型僅局限文本。當碰到超連接、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時,需初始化第三方軟件。(4)在提供信息服務的過程中,用戶可以轉入系統檢索自己所需的信息,但系統不能立即向用戶提供信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用戶,制約了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發展。
三、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特點
隨著科學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應運而生。近年來,我國網絡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互聯網基本上普及化。信息時代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是合理的,確切反映在下列幾個方面:(1)圖書館主要為社會公眾服務,但有一定的輻射范圍和服務局限。而互聯網則具有大量的用戶和迅捷的傳播渠道。圖書館借助互聯網開展信息服務,可以實現為龐大的用戶數量提供快速而普及的圖書館服務。(2)在圖書館信息用戶中,很多(特別是學生群體)屬非收入或低收入群體,因此信息傳播成本也是發展信息服務的一個關鍵考慮因素。然而,由于互聯網特定的盈利模式,普通用戶幾乎完全免費采用互聯網,只損耗網絡流量。近年來,我國網絡建設發展快速,寬帶網絡速度不斷提升,無線網絡覆蓋范圍越來越大。各大通信運營商也發行了各種“大提速和降費”措施。網絡流量的成本也相當便宜,因此信息的傳輸幾乎是不付費的,傳輸成本低,容易普及化。(3)系統平穩,互聯網公共平臺開發難度高于其他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互聯網是免費和對外開放的。與一般信息服務系統的開發成本相比,建設互聯網公共平臺的成本更低。其實,互聯網公共平臺同時支持主流操作系統,兼容性強,無需研發多版本app客戶端,省略了改版完善后續版本的投資;手動直觀易學,在之后的使用中沒有技術差距。(4)互聯網的信息承載能力比之前研發的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更強。幾乎所有文件類型都可直接在互聯網上開啟。因此,圖書館可融合自身條件,將自己的服務放到互聯網公共平臺上,為用戶提供服務。(5)標簽可對互聯網公共平臺的用戶展開分組,精確導向用戶屬性,在發送信息時選取多種因素展開差異化發送。只有符合相關條件的用戶才能接收消息。比如,可對大三新生展開信息素養訓練;它還可為博士生和碩士生提供有關學科前沿趨勢的信息。此外,圖書館還可通過新的在線功能,即時、定向地向圖書館周邊的用戶發送信息。
四、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變革
為了應對信息時代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的變革,圖書館服務也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動,以適應時代的考驗,與時俱進,進而推進圖書館的發展和變革。
1. 建設開發信息資源
首先是建設開發信息資源,為了符合讀者的需求,圖書館革新首先要重視現代的服務思想,建設開發信息資源。這是圖書館發展的要求,也是信息時代競爭的需要。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讀者的閱讀環境也產生了變動。現代圖書館通過信息資源提供圖書館服務。目前,在信息網絡前提下,讀者可通過信息技術精確地選取閱讀計劃。圖書館展開網絡信息服務之后,應盡快完善系統,建設開發信息資源,提升圖書館的管理水平,加強信息管理效率,保證其按系統運行。目前,許多圖書館忽略監管,擴建快管理,造成互聯網公共平臺的先進性沒有獲得充分體現。因此,圖書館應將互聯網公共平臺、閱覽服務和數字圖書館服務列入圖書館的整體管理,通過監管保證互聯網公共平臺的良性發展。然而,受圖書館員知識水平、年齡、熱愛、思維方式等因素的限制,僅靠圖書館員難以實現全然符合社會需求的推送服務。在web2.0中,用戶不僅是觀眾群,也是信息的生產者。因此,可以在高等院校、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以及原創作者的幫助下,創立“新媒體運營小組”,幫助學科館員制訂保障措施,擴建信息服務來源,有目的、有毅力地營運,擴大影響力。比如,鄭州大學圖書館發行了圖書情報局的一個專欄,與備受學生喜愛的大眾化的火星信息局相融合,對圖書館現象展開評估。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仿效《讀者》發行了“北京師范大學讀者”欄目。每期都有幾本推薦書籍,引發了很大反響,獲得讀者的一致好評。BE3D981C-D142-4959-B39E-825BADAEE9BC
2. 提高人員服務意識
為應對信息時代的發展,圖書館應從真正意義上轉化和創新服務思想,展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建立書籍資源分享,應對信息時代的需要。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和變革,圖書館正逐步向智能化路徑發展。讀者不僅可通過圖書館網頁閱讀世界各地的書籍,還可在圖書館分享自己的書籍,提升資源分享的效果。同時,隨著信息環境的發展變動,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也產生了一定水平的變動,這也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需要積極應對新環境、新工作方式,改變現有的圖書館管理方式,積極為讀者服務。要營運成為一個杰出的互聯網公共平臺,除了要有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之外,要注重提高服務意識。首先要強化內部管理制度,并伸延到每一位圖書館員。圖書館員應積極關注自身新媒體服務的使用和發送。要主動將圖書館微服務的連接共享給朋友圈和在線聊天群,以最大限度地展現從圖書館內到圖書館外的影響力和溝通效果。其次,要以更標準的形式登記互聯網公共平臺。應該使用“單入口”模式,盡量避免“一館多號”現象,增加用戶分流;同時,在頭像設立上,盡量采用圖書館的高清圖片,使以此方式設立的互聯網公共平臺具備較高的認知度;早期的互聯網認證不僅可取得更多的訪問接口,而且有利于加強用戶的信任和注意力。第三,應當運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例如,上海圖書館將在傳單、海報、圖書館地板、書架、桌椅、工作服、圖書卡和書籍中添加圖書館的二維碼,并在主要報紙、雜志、文章和電視節目中宣揚二維碼,以獎勵的方式增加圖書館的曝光度,提升圖書館的用戶活躍程度,增加用戶的掃描率,更多的是展現主觀能動性,動動腦筋,誠懇地為讀者和用戶服務,那么圖書館互聯網公共平臺的關注度肯定會快速增加。
3. 轉變服務模式
信息時代圖書館的服務思想發生了極大的變動。圖書館向大眾對外開放是其關鍵展現之一。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服務時,讀者必須擁有有效證件才能轉入圖書館。這種管理模式是為了保障圖書館自身的資源而設立的,但這種設計并不完美,因為這不僅違反了圖書館為讀者服務的用意,也制約了讀者提供信息的渠道。因此需要轉變服務模式,為每個人提供公平的閱讀機會,消除對每個讀者的服務差異。通過互聯網,圖書館可以不限時空的提供服務,擴大閱讀群體,既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又能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此外,工作人員應積極與讀者互動,掌控讀者的閱讀需求,對于圖書館的一些書籍,應當積極向讀者推薦,以便他們能閱覽。此外,要向讀者宣傳各種檢索資料的方法和閱讀方式,協助他們精確地獲得自己想要的閱讀信息。筆者提議可每周以特定的頻率發送營運服務號,每期可定期發送多個具備館藏特色的欄目。采用訂閱號選取適宜圖書館發送的頻率。互聯網運營商應融合用戶需求調查結果和圖書館特色資源,與其他同質產品展開差異化運營,選取適當數量的論文展開推送,塑造自己的品牌。一些學者的研究顯示,微信公眾號上的互聯網標題閱讀率占當天總閱讀率的31.2%。因此,標題文章的重要性可見一般。有人提議,大學圖書館運營商應注重開創高質量的標題。圖書館網絡公共平臺的運作與傳播營銷緊密相關。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著作《非營利組織的營銷》中聲稱,圖書館營銷最精確的方式是圖書館員與用戶間的直接溝通。因此,互聯網公共平臺應盡快對外開放客戶服務功能,升級多客戶服務功能,徹底、快速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提供更加完善的咨詢服務。同時,充分利用短信功能,強化與讀者和用戶的聯系,增加親和力,去除用戶的情緒委屈,提供精確的服務。服務讀者是圖書館的頭等大事。不僅在資源建設上,更要在溝通方式上切合年輕用戶的偏愛。只有與讀者交朋友,才能增進溝通,激勵熱誠,取得良好的用戶評價。微信公眾號的互動是用戶持續重視的一個關鍵方面。良好的互動可讓用戶隨時獲得反饋,從而增加用戶的黏性。
五、結語
簡而言之,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普及,并處在飛速發展的狀況。為了跟上時期的發展,圖書館管理者必須不斷地學習和取得新的經驗。對于用戶需求量大的基礎核心服務,圖書館可試著展開聯盟協作。比如,建立統合的核心功能平臺,整合資源,整合閱覽檢索、在線檢索目錄等模塊,可節省開發成本,加速地方圖書館互聯網信息服務進程。此外,在個性化信息服務方面,未來可逐步探索館際合作,如云寫作、自學座位續訂、WiFi上網等功能。
參考文獻
[1]王立波.互聯網時代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模式的探討[J].科技資訊.2020(36).
[2]董風華,杜方冬,黃洪亮.基于校園文化的閱讀推廣模式探索[J].資源信息與工程.2020(06).
[3]德國明,陳德云.泛在知識環境下基于用戶需求的圖書館服務創新策略研究[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20(06).
[4]周錦文,崔征.圖書館信息素養課程創新探究[J].科技創業月刊.2020(12).
[5]紀文秀.圖書館文學IP的開發促進閱讀推廣的創新策略[J].科技視界.2020(36).BE3D981C-D142-4959-B39E-825BADAEE9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