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慧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友服務中心,河南 開封 475001)
門診部為醫院重要對外服務部門,患者進入醫院首先到門診進行診斷,相對于其他部門,門診部人流量大,護理工作繁重,易發生醫患糾紛及投訴,提高門診護理服務質量對提升患者就醫效率、醫院整體服務質量及患者滿意度有積極意義[1-3]。PDCA循環模式主要從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及處理問題這4個方面形成完整護理模式,全面控制和改進護理服務質量,提升護理人員工作質量和效率[4-5]。本研究探討PDCA循環在門診護理服務中的應用和對患者就醫效率的影響,旨在為臨床優化護理管理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選取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8年5—12月實施PDCA循環前的400例門診患者為活動前組,2019年1—11月實施PDCA循環后的400例門診患者為活動后組。實施PDCA循環前后門診護理人員的人數、學歷和職稱等構成未發生變動。活動前組:男218例,女182例;年齡19~78(46.59±3.05)歲;呼吸系統疾病168例,消化系統疾病144例,口腔疾病88例。活動后組:男214例,女186例;年齡20~79(48.03±3.41)歲;呼吸系統疾病165例,消化系統疾病142例,口腔疾病93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生命體征平穩。
2)排除標準:①伴隨精神類疾病;②患有惡性腫瘤;③無法配合研究。
活動前組實施常規護理,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解答患者問題,引導患者就診。
活動后組根據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處理問題4個環節進行PDCA循環干預。
1)制定計劃:針對門診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在醫院醫務處、護理部、門診部醫師的指導下,由門診護士長和相關護士共同分析和整理護理問題,并根據門診工作實際狀況制訂門診護理服務改進計劃,包括護理步驟、內容、管理等。
2)實施計劃:①根據計劃對門診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在門診護理中應著重強調以人為本、優質服務的服務理念,提高護理人員服務意識,由各科室對護理人員進行分組和分批培訓,并讓其參與臨床實踐,培養護理人員自身專業技能,提高人文素養,培訓相關護患溝通技能及護理風險意識,提高門診護理服務質量。②改善門診環境,對門診大廳加強導醫預檢,確保導醫位置明亮、醒目,幫助患者準確就診,防止擁堵,設置門診一覽表或通過電子屏滾波顯示方式,實時顯示門診專家門診名單與出診時間等消息,以免患者延誤就診時間;添加候診區,在候診區域設置電子叫號系統,或提供電視、書刊、雜志等,維持候診秩序,緩解患者緊張、焦急心理;配備相關電熱水器、一次性杯子、輪椅等設施,為門診患者提供便利。③對基礎護理質量進行把控,加強門診無菌藥品及消毒隔離質量管理,定期檢查并更換無菌藥品、紗布、棉球等,保證各用品在保質期內,及時檢查醫療器械,確保其安全性。④開展健康宣傳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并將宣傳教育相關知識制作成海報、折頁等方便患者閱讀。
3)檢查:由護理部每月檢查護理質量落實情況,門診部護士長對護理服務質量進行每周抽查,護理組長定期檢查每項護理指標,根據檢查結果評價護理服務工作,并分析問題,總結經驗教訓。
4)處理問題:定期進行門診護理質量分析會議,根據護理質量落實情況檢查結果,由門診護士長及資深護理人員進行分析問題,并一起討論問題處理方案,依照解決方案改進門診護理質量。
1)護理人員基礎操作合格率: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人員就診指導、消毒隔離、無菌藥品和藥品器械基礎操作合格率。按照本院基礎護理操作質量考核標準,在活動前后分別進行檢查,90分及以上為合格,合格率=合格例數/總例數×100%。
2)患者就醫效率:通過本院信息系統統計并對比2組患者預約時間和等候時間。
3)患者滿意度:使用Likert量表評估2組患者對門診環境、護患溝通、服務態度、健康教育的滿意度,每項總分5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好。
活動后組護理人員就診指導、消毒隔離、無菌藥品和藥品器械基礎操作合格率均高于活動前組(均P<0.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護理人員基礎操作合格率比較 n(%)
活動后組患者預約時間和等候時間均短于活動前組(P<0.001)。見表2。

表2 2組患者就醫效率比較
活動后組患者對門診環境、護患溝通、服務態度和健康教育的滿意度均高于活動前組(P<0.001)。見表3。

表3 2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分
門診護理服務內容繁多,包含接診、預檢分診、維持候診秩序、咨詢等工作,門診患者人流量大,護理人員工作強度高,難免影響門診護理服務質量,提高門診護理服務質量對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護患糾紛、提高患者滿意度有重要意義[6-7]。
PDCA循環可通過計劃、實施、檢查、處理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對護理服務進行監管,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通過分析問題、總結問題制定相應改進方案,不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8]。本研究結果顯示,PDCA循環活動后門診護理人員就診指導、消毒隔離、無菌藥品和藥品器械基礎操作合格率均高于活動前(96.25%比75.00%、98.25%比76.75%、99.25%比87.75%、99.50%比64.75%,均P<0.001),可見PDCA循環可提高門診護理人員基礎操作合格率。分析其原因在于,PDCA循環通過制定計劃,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技能培訓,提升其自身專業技能,增強護理人員服務質量和風險意識,并能以患者為中心,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分批和分組培訓及臨床實踐為護理人員提供學習平臺,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基礎操作水平。本研究發現,PDCA循環活動后門診患者預約時間和等候時間均短于活動前(均P<0.001),提示PDCA循環可縮短門診患者預約時間和等候時間,提高門診患者就醫效率。原因在于,PDCA循環注重改善門診環境,加強門診大廳導醫預檢、設置門診一覽表及電子屏滾波顯示方式,實時顯示門診專家門診名單與出診時間,可有效縮短患者預約時間及等候時間,提高患者就醫效率。本研究結果還顯示,PDCA循環活動后門診患者對門診環境、護患溝通、服務態度、健康教育的滿意度均高于活動前(均P<0.001),可見PDCA循環應用于門診護理服務中可提高患者滿意度。PDCA循環強調以人為本、優質服務相關理念,通過培訓加強護患溝通,減少護患糾紛,對門診環境進行改善,增設服務設施、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維持候診秩序等均可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PDCA循環應用于門診護理服務中,可提高門診護理人員基礎操作合格率,提升門診患者就醫效率及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