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曼,張 悅,吳茵儀
(1.東莞市茶山醫院體檢科; 2.東莞市寮步醫院內科;3.東莞光明眼科醫院住院部,廣東 東莞 523000)
隨著經濟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們生活消費觀念的改善,高血脂的發病率也迅速增長。很多疾病的發生都與高血脂密切相關,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偏癱、心源性猝死、聽力下降、雙眼失明、腦梗死、膽結石、胰腺炎、冠心病、脂肪肝等[1],目前,我國成人高血脂患病率高達40%[2]。有研究[3]指出造成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血脂水平異常表達。血脂代謝紊亂是造成冠心病以及動脈硬化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密切因素。在常規臨床檢測中,血清總膽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是分析血脂水平的2個主要指標[4],且測定結果會根據性別、年齡、職位、地區等分類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是因為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等條件不盡相同。為了解健康人群高血脂狀況,筆者總結了2019年10月在東莞市茶山醫院接受健康體檢的1516名人員的CHO和TG數據檢測值,并作以下分析報告。
研究對象為2019年10月到東莞市茶山醫院體檢科進行健康體檢的東莞地區某臺資企業人員共1516人,其中行政崗位382人,秘書崗位206人,會計崗位289人,銷售崗位200人,助理崗位215人,其他崗位154人,實習生70人;男900例(59.37%),女616例(40.63%);年齡20~65歲,平均(40.34±5.28)歲。納入標準:1)受檢者的年齡在20~65歲;2)無冠心病、糖尿病、肝病或腎臟疾病病史;3)可提供CHO、TG、身高體重、收縮血壓和舒張血壓等基礎資料;4)可以按規定用藥、定期去醫院進行復查,可以通過電話或者網絡的方式接受隨訪;5)患者在知情的情況下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懷孕以及處于哺乳期的婦女;2)體檢隨訪信息或CHO和TG水平相關診斷信息缺失的失訪者;3)近3個月內曾參加過其他臨床藥物試驗。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CHO和TG檢測方法:測試前3 d,所有待檢測人員均禁止飲酒并保持素食,經過12 h空腹后采集3 mL靜脈血。分離血清,使用標準方法測量血清分離度。采用全自動的生化分析儀檢測CHO、TG,用CHOD-PAP法檢測CHO水平,用GPO-PAP法檢測TG水平,檢測試劑均來源于同一家診斷公司。
血壓測量方法:令體檢者保持坐位,采用電子血壓計測量,將第一次血壓測量的正常值作為該體檢者血壓值;如果血壓測量值顯示異常,可于30 min后重新測量,并將該體檢者的血壓值設定為2次測量的平均值。
參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5]。血脂異常診斷標準:CHO高于5.68 mmol·L-1,TG高于2.40 mmol·L-1。其中任意一項或兩項符合即可診斷為血脂異常或混合性血脂異常。
統計血脂升高情況,并分析不同年齡、性別和職位的CHO與TG升高情況。
采用SPSS25.0S統計軟件,對相關研究數據進行卡方(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516名健康體檢者中,CHO升高344例(22.69%),TG升高418例(27.57%),CHO和TG均升高236例(15.57%)。
CHO、TG升高在各年齡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0~39歲組、40~49歲組CHO和TG升高發生率高于20~29歲組、50~59歲組、≥60歲組(均P<0.01);30~39歲組、40~49歲組CHO和TG升高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0~29歲組、50~59歲組、≥60歲組CHO和TG升高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以30~49歲CHO與TG升高發生率為最高。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組CHO、TG升高情況比較
男性CHO或TG升高的比例明顯高于女性(P<0.01),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CHO與TG升高情況比較
實習生和其他職位的CHO、TG升高發生率低于會計、銷售、行政、助理、秘書等類似職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說明相較于實習生和其他職位,會計、銷售、行政、助理、秘書等類似職位的高血脂發生率更高;其中銷售CHO升高發生率高于行政、助理、秘書(均P<0.01),會計CHO升高發生率高于助理、秘書(均P<0.01),說明銷售、會計職位人員的高血脂發生率相對更高。見表3。

表3 不同職位CHO升高情況比較
由于本調查資料是基于東莞地區某臺資企業健康體檢人員的CHO和TG水平檢測結果,故對該地區整個人群的血脂檢測水平不具備完整的代表性。本調查結果顯示東莞地區某臺資企業體檢人員高血脂發生率較高,這可能與該公司所在地的飲食和習慣有很大的關系。本調查結果顯示,30~49歲的CHO和TG血脂升高發生率更高,表明血脂異常已經趨于年輕化;男性CHO或TG升高的比例明顯高于女性,這可能因為男性更偏向于高脂肪高能量的飲食,以及受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職業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6]。此外,本調查結果還顯示,由于工作壓力和工作環境的不同,血脂異常還與職位(如會計、銷售、行政、助理和秘書)有特定的關系。
血液中CHO與TG含量的增加是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且腎病綜合征、膽囊結石、黏膜水腫、血管阻塞等都與高血脂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7]。經診斷確定的血脂異常患者,有可能無法自然轉歸。因此,部分患者可通過藥物治療配合治療性的生活方式改變以降低血清中的血脂水平,從而使治療達到預期效果。大部分高脂血癥患者需要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然而他汀類藥物在一級預防中的應用往往被其不良反應和昂貴的價格所限制[8-9]。血清中CHO和TG的含量超標,不僅發生在體重超標的人群中,同時會發生于腎病綜合征、妊娠后期、糖原沉積病以及肝病患者中。同高血糖的不良影響相比較,血脂的異常將造成人體器官更廣泛、更強烈的損害。隨著人類社會逐步邁向老齡化,高血脂已經對人類健康水平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威脅,如何防治高血脂是當今社會的重要課題[10]。
膽固醇是人體生物合成的原料之一,是由環戊烷多氫體構成的一種非飽和形態的固醇,是合成多種脂類激素以及脂類維生素等具有活性物質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原料,它們在人體生長發育以及新陳代謝過程中必不可少[11]。血清膽固醇是指血清中所含有游離以及結合的膽固醇總和,在脂代謝途徑中,其中重要的衡量指標之一就包括評估膽固醇在血清中的濃度水平,同時,血清膽固醇還參與構成了細胞膜[12]。正常情況下,一個成年人每千克體重包含了約2克血清膽固醇,其總濃度往往處于一個參考標準范圍之內,雖然血清膽固醇降低不會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是如果長期低膽固醇飲食也會造成身體不健康,這時人體的生理功能就會受到直接的損害,例如記憶力與反應能力降低[13]。
在血清中存在兩種形態的膽固醇,一種是游離膽固醇,約占總膽固醇的1/3,剩下的2/3主要是與脂肪酸結合的膽固醇酯。人體中所含有的的膽固醇來源有兩個方面:其一是通過外界攝入的食物獲得,膽固醇通常存在于具有多種營養物質(例如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品中,如果過分限制這些營養物質的攝入,將很有可能導致機體無法合理吸收人體所需的膽固醇[14]。另外一條途徑是靠體內器官的生物合成作用,在膽固醇的合成和分解代謝等關鍵步驟發揮作用的主要身體器官是肝臟。在測定體內膽固醇含量時,應注意肝臟是否發生脂質類病變而導致膽固醇含量升高或降低[15-16]。因此維持人體內正常的膽固醇水平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在特殊情況下過高的血脂水平會給肝臟帶來損害。
根據本調查結果,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預防高血脂的措施:1)加強對高血脂的認識,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加強普及導致高血脂所致疾病知識的培訓,提高整個社會人群對高血脂的知曉程度和高血脂所帶來的危害的認識,從而積極參與預防高血脂活動。2)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指導合理營養膳食,保持清淡飲食,提高飲食質量。3)提高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文化水平,從容應對社會和工作上的壓力,這是預防高血脂的有效措施。4)定期參加體檢,預防和治療相結合。每1~2年進行1次血脂檢測,充分了解自身的CHO和TG波動水平,這也是預防高血脂的有效措施之一。
綜上所述,如今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已經不同往日,在食物結構和勞動強度都發生改變的情況下,人群中高血脂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分析并尋找血脂檢測項目中CHO與TG升高的原因,進而探討背后的生理性機制,可以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并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