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帆 李剛
“十三五”期間,全國博物館數量由4692家增長至5788家,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家博物館建成開放,中國的博物館總量已經躍居全球前五位。2021年5月24日,國家文物局等9部門發布指導意見,提出到203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博物館強國。然而,面對博物館工程如火如荼的建設,對博物館展陳項目認知偏差較大、審核方法路徑不一、竣工結算爭議大、投資管理難等問題則日益凸顯。為安全、合理、高效地使用國有資金和社會資源,對博物館展陳項目進行科學合理地投資控制與造價審核就顯得尤為重要。
博物館布展是在一定空間內,以文物標本為基礎,配合適當輔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題、序列和藝術形式組合而成的,進行直觀教育、傳播文化科學信息和提供審美欣賞的展品群體。一是博物館布展項目須具備藝術性,博物館展出的是人類生存及其環境的物證,通過道具和技巧將其最美、最有價值的一面展示出來,應將其整體的藝術感官呈現出來。二是其科學性不容忽視,歷史情境的還原、自然環境的塑造、科學知識的普及都需要深入進行分析和研究,作為一個公共的精神文化傳播的空間,其內容應該是嚴謹科學并且經得住觀眾驗證與挖掘的。三是該類項目具備相應的工程性,博物館布展工程通常是以項目形態出現的,從策展設計到施工、裝飾安裝等各專業的合理銜接,再到人材機的有序分工,直至整個展示構件的構成,皆是以一般工程項目方式來實現,要求達到一般工程所需要的質量、經濟、安全以及工期等各項指標,最終形成滿足具體功能需要的工程實體。
博物館布展工程藝術性、科學性、工程性的特點,決定了它是一個復雜的、跨領域、跨專業的綜合性項目,而項目的綜合性使其工程造價難以進行量化分析。布展工程通常包含基礎裝飾安裝工程、硬件設備、多媒體音視頻及軟件制作、場景模型、展品展具等,涵蓋內容的多樣化使其造價審核方法也須向多樣化轉變,不能以單一的工程方法進行造價分析。
一是從造價審核人員的專業維度看,布展工程的審核難度較大。布展場景的內容可能包含油畫、雕塑、模型等,類型可以是歷史場景、自然環境或者未來科技創意場景等。這些可由普通工藝師完成,也可邀請名家創作。場景內容、制作人員、制作方式以及工藝水平的差別,使其造價的差異很大。普通工程造價審核人員,對于建筑專業可能較為熟悉,但對于其他專業的產品價值則不容易判斷。
二是從合同價格形式維度看,固定綜合單價合同雖有利于后期結算管理,但有時并不適用于博物館布展項目。首先,項目設計投入比重大,在前期招標階段招標單位僅能提供展陳大綱和設計要求,投標單位根據展陳大綱進行方案的初步設計,形成投標文件。由于博物館布展內容的復雜性使其設計資源投入及消耗較大,在招投標環節,為節約設計資源投入,通常無法形成完整的施工圖設計,從而無法出具完整的施工圖預算。其次,在招標階段因為采用的是方案比選,工程具體內容并不明確,各投標單位方案不同,即使是類似的展陳主題其展示手法也不盡相同。因此,所列項目的清單特征和綜合單價會產生較大差異,從而不利于進行類比分析,具體清單項目很難形成競爭關系。再者,伴隨投標文件出具的設計概算對于項目結算來說過于粗泛。固定總價合同有時也不利于項目的管理和發展。該類型合同適用于工程量小、工程條件穩定、設計詳細圖紙完整的項目,很明顯博物館布展項目并不符合上述條件。使用固定總價合同,量與價的風險主要由承包商承擔,有些布展單位為保證項目的利潤目標會使用經濟保守的布展呈現手法,展陳效果大打折扣、難出精品。因此,博物館布展工程進行到結算審核階段,面臨的往往是量價皆不確定的情況。
三是從造價定額數據庫的維度看,在國內沒有針對博物館布展工程相對適用的定額標準或行業標準。目前,主要借鑒其他行業的造價控制方法,如使用大數據比對法、工料機分析法、市場詢價法、事前及事中造價控制法等,在博物館項目結算的實際使用中效果并不理想,從而使該類型項目結算普遍存在周期長、難度大、結果差異大、分歧嚴重的情況。筆者嘗試過利用大數據比對法將多個已完成結算審核的博物館項目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建立模型推算同類型產品價格區間,但是該方法對博物館項目數據質量要求高,統計分析的工作量大。同時,數據庫的建立和共享機制目前還有待完善,而且它對于行業價格指數分析更為有利。若采用市場詢價法,會因為市場工藝水平參差不齊、藝術品價值判斷困難等問題,出現同一產品市場詢價差異很大的情況,最終對采集的數據難以判斷。過程控制造價是指在項目進行過程中,造價跟蹤人員進行跟蹤審核,但可能由于項目工期緊、各單位管理水平有限,最終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根據博物館布展工程的特點和實際結算造價審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筆者梳理了以下思路和方法,便于在結算審核時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讓博物館展陳效果優化與投資受控二者關系達到平衡統一。總體思路如下:首先,先將待審博物館布展工程進行定義與分類,進行框架分析;其次,依據具體分部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審核方法,逐一突破;最后,還需深入了解主要項目的工藝手法以及不同施工制作單位的施工組織模式,最終談判洽商完成造價審核。現以武漢某博物館布展工程結算審核為例,按布展工程組成分部,分別剖析布展工程造價審核的主要方法。
基礎裝修項目可以依據傳統工程造價審核模式,按建筑與安裝工程相關費用標準取費。其難點在于裝飾項目與場景項目的剝離以及復雜造型工程量的計算。對于場景項目與普通裝修項目的區分,建議以該施工內容是否可由普技工完成為判斷標準,重點是了解產品工藝流程。以武漢某博物館舊石器時期人類生活環境概念場景為例,進行圖解說明(見圖1)。將某概念場景進行分解后,歸類至裝修項目的,可進行常規工程計量計價,適當考慮工程量損耗;歸類至場景項目的,則進行非標準產品的計量與計價。
圖1 某博物館舊石器時期人類生活環境概念場景
面對冗雜的計算,筆者建議使用建筑模型提取工程量,在縮短手工計算時間的同時提高計算精度。BIM軟件以及類似3D Studio Max的模型軟件對于工程量的計算有很大幫助。為了提高計算速度,還可以將類似的造型進行歸類統計,找一兩個典型造型,手工計算鋼構、基層板、面層等工藝工程量,再折算系數,攤銷到各同類型造型投影面積上。
投影機、液晶電視以及觸摸屏等硬件設備造價的最佳控制方法是事前控制,產品進場前進行專項采購招標或者比價。但若無法進行有效的事前控制,或者出于其它原因需要結算時重新定價,那么在結算詢價時將有可能遇到詢價時效性和定向詢價的問題。
以某型號松下投影機為例,訂購時間是2015年,結算詢價時間是2017年,存在兩年的詢價時效差,而電子類產品降價浮動比較大,2015~2017年該型號投影機裸機網絡報價分別為5810、4999以及4301元/臺,平均年降浮為14%。由于結算詢價時廠家報價一般為現時價格,故需先測算產品價格浮動率。定向詢價大多為進口設備,因為代理渠道單一,詢價過程會很艱難且參考性極差。對于此類產品,筆者建議重點了解產品品牌定位和實現功能,尋找同級別可替代品牌產品,然后進行多輪詢價。對于VR體驗、3D幻影成像裝置、AR觀景儀等體驗類設備,筆者建議以整套效果為標準實地詢價,了解設備基本原理,實地體驗不同廠家產品,進行產品定位,然后完成詢價,以談判方式形成審核價。
軟件和音視頻項目也是工程人員最不了解的產品項目之一。音視頻類型多樣,如動畫(二維/三維)、素材剪輯音視頻以及實拍音視頻等。該類項目審核時,筆者建議以常人眼光進行歸類判斷,即將項目類型和時長作為單價度量標準。原創三維、二維動畫,全費用綜合單價一般在500~2000元/s之間,具體要看動畫的復雜程度和制作團隊;素材剪輯類音視頻主要是一些腳本架構、素材費和剪輯費用,全費用綜合單價一般在260~480元/s之間。通常國際上會將制作視頻分為S/A/B等級,以不同等級的分鏡頭數量和難度進行價格度量,參考畫幅尺寸、機器工時以及分辨率等諸多因素來判斷其價格。這種審核方法更接近市場實際價格,對大型影片的價格審核較適用。
實拍音視頻因拍攝團隊不同價格迥異。以武漢某博物館視頻為例,全程9分24秒,結算申報單位申報總價為150萬元。視頻標準采用的是中央電視臺7K分辨率的播出標準,效果由李近朱導演嚴格把關,多個拍攝組奔赴長江流域約15個地點進行取景拍攝,16次專家修改最終完成成片。結算審計單位聘請了武漢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制作組、中國動漫集團、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系學科負責人、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影視部等機構專家進行專業評審,最終審定價格為109.7萬元。在進行多媒體音視頻結算審核時,審計人員需要多了解多媒體的制作過程和制作難點,并多進行類比,既可以常人的欣賞眼光判斷音視頻的造價屬性,也要多征詢專家意見。
博物館布展使用的多媒體軟件一般有觸摸查詢、拼接融合、投影校正軟件以及互動游戲類軟件等。很多結算申報單位在進行報價的時候,將多媒體音視頻與多媒體軟件合并報價,這是合理的,因為二者在具體產品呈現上,幾乎不可割裂。但是可以分開進行造價審核,便于統計相同類型軟件造價。軟件類項目的價格審核通常是尋找類似項目進行比較定價,或者直接尋求領域專家進行定價。但實際上在軟件工程領域,很多項目實行行業標準《軟件工程-軟件開發成本度量規范》(GB∕T 36964-2018),其引用了功能點的度量定價方法,功能點方法是從用戶視角度量軟件的大小,已經成為軟件規模度量的國內外標準,也是唯一納入國際標準的軟件規模度量方法,筆者這里不作展開。
場景模型類項目是博物館布展造價審核中的重難點。武漢某博物館的高原生存場景結算以“項”為單位申報,俯視投影面積為134.8m2,送審全費用綜合單價為1.5萬元/m2,合計202.2萬元。筆者以該場景為例,逐步闡述其造價審核方法。圖2為該場景從模型手稿到完成實景的演進過程。
圖2 某博物館高原布展場景實景完成演進圖
首先,判斷該場景的高原山體造型應該歸屬基礎裝修還是非標場景。前文已提到,若是普通裝修工藝可實現的項目,可以按照基礎裝修類計算,但是本案例山體造型復雜多變,施工難度較大,已經遠遠超過普通裝修類工藝手法,因此應該歸至非標場景類。然后,進行分解計量計價。該場景包括左側異形山體造型和右側草原兩部分。按照材料組成和博物館場景藝術工藝,將其細分成高山巖體制作、地面塑形等六個分項(見表1)。拆解完成后需要對分項內容進行單價估算,鋼骨架、石膏板、刮膩子等工藝可以按照常規工料分析法進行綜合單價的組成,測算材料損耗系數。地表植被在市場上的價格五花八門,此類產品價格與它所呈現的實際效果是掛鉤的,因此詢價重點看其質感和逼真程度。同時,考慮本案例場景地表植被密度大,顏色深淺不一,造型各異,屬開模定制。需去制造現場實地了解基本情況,包括產品的基本做法和工時消耗,得出其材料費與人工費造價占比各為50%的初步判斷,以此計算地表植被基本的人工費和材料費;然后對管理費、利潤等按規定系數計取;同時還需考慮其創意價值,在上述基礎上結合產品實際效果,乘以1.1~1.3倍的藝術加成系數。當然,除建造制作工藝外,制作周期、安放場地條件等差異也會對造價有影響,需要在審核談判中一并考慮。
表1 某博物館布展場景造價審核表
該場景中另外一個子項是地面塑形,它是博物館布展場景中常見工藝,可以呈現出巖石、雪山、泥土等各種效果,但其主要工藝是相似的,包括鋼材搭設結構基礎、鋼絲網覆面塑形、GRC水泥塑形以及美術上色,上述工藝費用綜合測算一般為800~2000元/m2(展開面積,下同)。該場景審核全費用綜合單價約為6764元/m2,總價91.18萬元,具體審核情況見表1。
此外,墻面手繪畫、雕塑、沙盤模型等內容都是博物館場景中的常見內容,在審核時,除市場詢價外還可以參考相關定額得到基礎數據。《湖北省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消耗量定額及基價表2018版》中丙烯壁畫定額含稅價格是1812.79元/m2(含畫布),可以做基礎參考。一些非名家創作的雕塑類產品,詢價之余可以參考《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定額2011版》,了解具體產品工藝和工序,套用定額得到基礎數據,再根據產品的特異性酌情調整、匯總形成合價。
非標場景類項目,市場競爭較為充分,引用合理低價是適宜的,應做到盡量貼切且有據可循。此外,許多造價咨詢單位直接使用專家定價法是可行的,其難點是在實際操作中,各領域專家對項目理解深度和對產品價格的敏感程度。
以上是筆者對博物館布展項目工程造價審核方面的一些經驗分享,重點是對博物館布展項目工藝以及造價組成的梳理,針對復雜場景厘清思路逐層逐級分解以及針對其特點靈活運用不同計量計價方法,以期對行業內同類項目的開展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