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恒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4-149-02
摘? 要?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體育選項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習積極性。在高中體育選項教學中,籃球是許多高中男生首選的學習項目。筆者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籃球選項教學中進行了多年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小組合作? 高中? 籃球? 教學
隨著新課改推進的深入,體育學科越來越受到關注。體育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吃苦耐勞精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功能日益突顯。在籃球選項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正好體現出這方面的教育功能。
一、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
以我校籃球選項教學班為例,選修班每班人數控制在50人以內。在組建學習小組之前,對全班進行籃球基礎技術動作考核(例如:移動、傳球、投籃、運球、持球突破、防守、搶籃板這些基礎技術動作進行測試考核)。根據考核的綜合數據挑選出10位籃球技術基礎水平較好的同學擔任“小組長”,其余40位同學按照籃球基礎技術考核水平平均勻分成10組,然后再由小組長以抽簽的方式選取自己的組員,以保證學習小組之間水平相當、實力均衡,為后續相互之間展開競賽打下基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學習小組為基礎,提倡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這種新型學習模式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組織形式,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改善常規沉悶、枯燥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互之間的激勵、鼓勵提升了學生的拼搏精神、團隊意識,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身體素質等,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學籃球的動作,這無疑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籃球選項教學中的實施
(一)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案的設計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需要完成兩項非常重要任務:制定教學方案、合理分配學習小組。“教學方案”是保證合作學習活動順利落實的重要前提,教師需根據相應內容去設計合適的小組合作學習目標、任務等同時教師在籃球各項技術動作教學中要保證教學課程、小組合作學習方案的規劃性與合理性,才有利于推進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真正效能。
以學習籃球技術為例,籃球技術項目很多(例如:移動、傳球、投籃、運球、持球突破、防守、搶籃板等這些基礎技術動作),而每一項籃球技術又由多個動作組成,教師在教學某項籃球技術動作時需要去合理規劃教學課程、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方案,才能到達良好的教學效果。
具體做法如下。以籃球教學為例,在正式開始合作學習之前,教師圍繞各“小組長”劃分好學習小組的練習區域并且給小組長們布置組織管理任務:維持小組秩序、監督成員訓練。在分配學習小組的時候,教師需要保證每個小組都有籃球水平一般、籃球水平較差的學生,以此保證學習小組之間的實力相對均衡。完成劃分學習小組的任務之后,教師還要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案,并且挑選合適的“合作學習形式”。以籃球“雙手胸前傳球技術”
動作為例,先分解練習”雙手胸前傳球“”的技術動作后,各分解動作練習3~5次后再組合在一起進行完整動作練習。具體流程如下:首先教師先做1~2次的完整技術動作示范,讓學生有一個完整的動作概念,然后教師利用事先準備好的教具對該課學習內容及相關要求以圖文并茂形式進行解說,緊接著進入體會動作練習環節,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列隊,在教師的組織帶領下進行本節課所要學習的技術動作無球模仿練習;無球動作練習結束后再進行結合球的動作練習,接下來根據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優缺點進行集合點評,對易范的錯誤動作及時進行糾正講解,再由小組組長組織帶領大家按照各組劃分好的練習區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技術動作的鞏固練習,技術動作鞏固練習后由小組長組織帶領小組成員就本節課所學技術動作進行探究拓展學習,例如:2人雙手胸前傳球,N人N-1球雙手胸前傳球,2人或多人行進間雙手胸前傳球,四角傳球等,最后小組展示訓練成效,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首先由小組代表自由表演展示2人雙手胸前傳球技術動作,然后小組集體合作展示拓展練習的成果。
最后在課的結束部分時教師帶領學生做放松操練習,緩解疲勞減少乳霜沉積,然后對本節課進行小結,指出本節課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之處,為學生們后續提升練習指明方向同時也為鼓勵學生和繼續提高的目的。最后宣布課后練習的作業,例如利用傍晚運動時間傳球練習10次、20次、30次等,師生宣布下課,師生再見,歸還器材。
本節課的教學準備:白板一塊、水性筆一支,籃球:25個、球場2個,預計平均心率為130次/分左右,最高心率為155次/分,運動負荷為中偏高。
教學的話,那么教師可以讓“小組長”將小組成員分成若干個“兩人隊伍”,并且讓他們以“兩兩互傳”的形式展開訓練。如果是“籃球過人技術”教學、“投籃訓練”等其他內容,那么教師同樣要挑選合適的合作學習形式,并且尋求“小組長”的幫助,以此令合作學習活動順利落實。
以“傳球、運球技術教學”為例,教師先向學生介紹傳球技術及運球技術的要點。教師在向學生親身示范傳球、運球技術時,要結合簡練的語言輔助講解,以保證所有學生都可以明白這兩項技術的要點。隨后,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開始訓練,并且需要保證學生都已初步掌握這兩項技術。學生初步掌握傳球、運球技術之后,教師讓他們以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鞏固練習。首先,教師讓學生以兩人為一組進行互相傳球,以此幫助他們鞏固傳球技術。接著,教師將班上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四人小組,并且讓每個學習小組都分為兩個隊伍。隨后,教師給學生布置訓練任務:運球過程中結合傳接球技術的練習。通過給學生設計不同的合作學習方案,可以令他們持續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最終幫助學生成功掌握傳球技術、運球技術。
(二)引導學生學習,提升教學質量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才是主導者。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組織任務,這是為了保證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活動。由于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氣餒、失去信心等情況。作為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引領者,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認清自己,并且幫助他們不斷攻破學習難點,進而提高教學質量。總之,教師要明確自己的任務,積極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這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
籃球項目的基本技術包括移動、傳球、投籃、運球、持球突破、防守、搶籃板這些基礎技術,而每一個基礎技術又由多個動作組成。在教授某個籃球基礎技術時需要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方案,如籃球雙手胸前傳球小組學習方案設計為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準備部分:熱身活動,為即將開展的學習活動做好準備,避免受傷事故的發生。教師指導,以小組為單位,先圍繞籃球場邊線、底線成環形慢跑3至4圈,再進行徒手操練習,依次進行頭部運動、肩關節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弓箭步壓腿、踝腕繞環運動。基本部分:課堂結構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小組學習內容教學環節設計應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
(三)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案的實施
根據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案的設計在課堂上開展學習各項技術動作具體操作如下。
以籃球雙“手胸前傳球”為例完成劃分學習小組的任務之后,教師按照教學方案的設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學習。首先教師通過講解示范該技術動作要領及相關技術要求,組織帶領學生進行授課內容技術動作的模仿練習,依次為徒手練習到結合器材練習,當學生初步掌握基本技術之后,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鞏固練習,同時通過結伴練習的過程相互熟悉,彼此交流,對學生的合作能力與交流能力提升也有幫助,教師巡查指導各小組練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最后各小組展示本組學習成果,根據各小組的集體展示學習成果教師給予評價,選取做得最好的一組派代表進行練習心得分享,讓大家進行借鑒學習。
以籃球雙手胸前傳球為例:教師講解示范雙手胸前技術動作要領及相關技術要求,帶領學生進行雙手胸前技術動作的模仿練習,先從徒手技術動作模仿練習3至5次,再結合球進行模仿練習,當學生初步掌握基本技術之后,讓“小組長”將小組成員分成兩個個“兩人隊伍”,在小組長的帶領下以“兩兩互傳”的形式展開訓練,以此幫助同學們鞏固傳球技術。各組組員的籃球水平層次不一,最好是對該項目基礎技術較好的同學跟基礎相對弱一些的同學進行搭配分組,相互之間可以互相幫助攻破技術難點,完成該項技術動作練習任務及要求,教師巡回檢查糾錯指導調整。最后按照小組逐個進行該項目技術動作練習成效的展示,根據各小組的集體展示教師給予評價選取做得好的一組進行練習心得分享。
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成效的檢驗
為檢驗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每一屆高一年級的學生到學期結束時都要進行小組之間的相互對抗賽,10個小組按照單循環的比賽賽制進行5對5的全場20分鐘對抗比賽,勝隊積2分,負隊積0分,按照比賽積分結果進行名次排序,如小分一致的情況下對照得失分率進行排名。從比賽的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出學生能嫻熟的運用移動、運球、傳球、持球突破、防守、搶籃板等技術動作進行比賽,投籃命中率也很不錯。比賽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在空位的情況下行進間投籃百分之九十左右,中距離投籃命中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遠距離投籃百分之三十左右。長時間的小組合作練習在相互之間默契度上升,在比賽過程中經常能看到各種擋拆配合、二過一配合、相互之間的激勵鼓勵等畫面,拼搏精神強烈、團隊意識濃郁。
在高中籃球選項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有利于改善常規沉悶、枯燥的課堂氛圍。在練習過程中小組合作訓練能讓學生找到歸屬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互之間的激勵、鼓勵提升了學生的拼搏精神、團隊意識,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身體素質等都得到很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震.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滲透“快樂體育”理念策略分析[J].高考,2019(4):170-170.
[2]何丹.試論如何在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滲透快樂體育理念[J].教師,2020(6):99-100.
[3]李永智.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快樂體育”理念的融合與滲透[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0(12):194-195.
[4]王承晟.如何在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滲透“快樂體育”理念[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3):56-56.
[5]林思超.合作教學模式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35(8):209-210.
[6]趙云.合作學習在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南北橋,2019(17):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