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文武 陳瀚哲
摘 ? 要 ?隨著我國各方面的不斷發展,體育在教育中逐步得到重視。游泳作為一項能很好的增強人體體質的體育運動,近些年在青少年運動中得到大范圍的推廣,甚至有部分地區已將其納入中考體育項目之一。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此背景下該如何培養和提升兒童青少年對游泳運動的興趣提升,并提出相關策略建議對其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游泳運動達到強身健體和終身體育習慣的目標,也希望本次研究能對今后相關游泳研究者提供一定理論依據。
關鍵詞 ?兒童青少年 ?游泳 ?運動
一、游泳運動的相關概述
游泳作為一項當代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之一,深受各年齡階段游泳愛好者的喜愛。每逢夏季總能風靡一時,即使冬季也仍有愛好者會組織進行冬泳。隨著發展室內恒溫游泳池也逐漸增加,更是讓滿足了游泳愛好者的興趣。游泳作為一項特殊的運動項目,長期堅持參與能對人體產生很大的效益。長期堅持游泳對運動者身體好處非常多,如能夠增加機體肺活量從而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機體新陳代謝燃燒脂肪而起到塑性作用。在游泳運動中避免了對下肢關節的巨大負荷而起到了保護關節的作用,能夠調節血脂和血壓,能夠預防高血壓,增強血管柔韌性防止高血壓的產生等,可以運動者的身心帶來諸多益處。
二、游泳運動對兒童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的促進
(一)游泳運動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健康的發展
兒童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的階段,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在此階段能夠很好地鍛煉其身體素質。游泳作為一項水上的全身性運動,能夠很好地滿足兒童青少年在此階段所需的運動量。游泳過程中能夠四肢和軀干得到充分舒展,有助于兒童青少年的身高增長。運動中水壓會對兒童青少年的呼吸功能造成一定的負壓,但又不會導致負荷過大,能夠很好地鍛煉到兒童青少年的心肺功能,提升少年兒童的肺活量。游泳作為一項全身性的運動項目,在運動過程中能夠有效促進少年兒童四肢平衡協調運動的發展。由于在進行游泳運動過程中會消耗少年兒童大量體力,運動后會使其食欲大增,并能夠促進營養的吸收。游泳運動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健康發展是全面而深遠的。
(二)游泳運動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展
游泳運動作為一項有氧耐力運動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兒童青少年能夠在運動過程中磨煉他們的頑強意志和拼搏能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敢于面對挫折;在學習游泳運動過程中會跟隨自身技術水平和運動能力的提高,而不斷增加自己的運動目標,在不斷達到自己目標的同時這種精神會潛移默化到其自身生活中,同時在外界環境正確的引導下而對兒童青少年自己人生樹立正確目標;能夠提高少年兒童社交能力,少年兒童在游泳運動學習和運動過程中經常會互相進行比拼和展示,這一過程能夠很好的鍛煉其與外界溝通和交往的能力;兒童青少年在游泳運動過程中,無論是同其他同伴進行競技比較還是自身目標的達成,均能起到培養自身信心的作用。經常進行游泳運動還能使兒童青少年學會調節與控制自己的情緒,以使其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在面對各種挫折時心理上能有好的應對方式。
三、兒童青少年對游泳運動的認知與興趣培養
(一)增加兒童青少年對游泳運動的認知
在當今社會中,雖然有部分兒童青少年有掌握游泳運動這項技能,但仍然還是有很多兒童青少年對游泳是僅停留在淺層概念上的,既沒有親身體會,更沒有深入了解。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條件不允許,特指地處經濟較為欠發達的農村地區,由于場地受限,導致沒有正規的泳池開展游泳培訓。因此在每年夏天炎熱酷暑季節到來之際,農村地區經常會有兒童青少年因為到河邊池塘戲水而溺亡的慘案發生,這是國家也是家庭的巨大損失和悲劇,這種事情尤其是在南方多河流湖泊地帶常見。因此對農村地區不僅要增加防溺水安全知識的普及,更重要的是要逐步使兒童青少年對游泳技能的掌握。二是學生不愿意主動參與到游泳運動中來,其原因主要由于學生自身對水接觸不多,對水有恐懼感而不敢參與游泳運動,另外是由于兒童青少年沉溺于其他生活中如電子產品、網絡游戲等而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中。三是由于少部分家長對游泳運動對兒童青少年身體生長發育的幫助認知不足,或是不放心擔心安全事故的發生,而導致兒童青少年不能參與到游泳運動中去。因此要加大力度針對游泳運動對兒童青少年的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起到的促進作用的認知的普及,并通過游泳運動的實踐案例來加強對家長和學校對游泳運動的重視程度。
(二)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使兒童青少年對游泳運動產生興趣
游泳運動在步入夏季尤其是暑假期間兒童青少年的參與度是最高的,因此在教學過程的中要注重兒童青少年在學習游泳時的安全,快樂進行游泳的學習。在水中進行學習與陸地不同,兒童青少年學生在開始學習時更多會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要借助學生對該項運動的興趣的同時選擇一項良好的方式開展教學。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泳池是存在畏懼心理的,即使穿好泳衣站在泳池邊并且在教練的引導和保護下,依舊不敢下水。對于這部分學生,在開始入水體驗階段教練要采取特殊關注,使其感受到安全感,能有下水的勇氣。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使用,更要注意教學進度的循序漸進,避免出現教學脫節現象,使兒童青少年不但不能掌握好游泳運動技能,更因不能學好所教而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失去了對游泳運動的興趣。在學習游泳運動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學生協調能力比較強可以較快且較好地掌握課堂教學內容,但有些少年兒童由于協調性偏弱進度正常或偏慢,是難免需要放慢教學進度使其學會來再進行后面的學習。因為運動技能的學習本身就是由“泛化”到“分化”再過渡到“自動化”的一個過程,因此要把握好教學過程并且使已經學會當前進度予以鞏固,盡早形成肌肉記憶,這是合理安排教學密度的一個過程。以“蛙泳”教學為例,要將蛙泳進行分解教學,在新學員第一次上課剛開始進入游泳課程學習時不能操之過急地教其打腿,然后直接下水,而是應自己先進入水池,再引導學員逐一進入水中,使其用手扶著池邊來回進行走動,慢慢消除兒童青少年對水的恐懼感。在學員對水的畏懼逐步消除后開始慢慢教他們換氣,首先讓他們敢于把整個人浸入水中,讓兒童青少年扶著池邊加自己逐一巡回指導握著他們的手,讓他們慢慢進行在水中吐氣,再過渡到將水中吐氣加空氣中吸氣再進入水中連續換氣。學會換氣后再借助漂浮板進行輔助蹬墻再水上漂,在蹬墻漂時要注意讓學員雙手持浮板伸直兩臂貼于兩耳側,在蹬墻出發時頭先入水,面朝池底,蹬墻出發后注意提示全身放松,讓其跟隨慣性往前漂去。當學生漂直來且有一定遠度,身體處于放松狀態時即可以進入下一步教學,要隨時關注學習進度較慢的少年兒童。當掌握上面進程后就可以學習打腿動作,在初學打腿時可先組織在岸上進行教學,在進行打腿教學時要注意進行巡回指導糾正,避免錯誤動作定型導致后續教學難以改正。在岸上掌握打腿動作后再進入水中手持輔助板進行打腿練習,在此過程中仍舊要注意動作糾正。在初步掌握蛙泳蹬腿后,可使其由嘗試蹬三次腿接上剛開始學的換氣。等后續熟練掌握后再逐步有蹬三次腿換一次氣過渡到蹬一次腿換一次氣。掌握蛙泳的蹬腿換氣后可以再教手臂的劃水動作,手臂教學也可分成4個節奏進行分解教學,再逐步連貫,進入泳池中讓學生將手腳連貫并用起來。教學過程中特別要注意針對不同學生方法的使用,且在一項動作掌握過程中可以適度組織競技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進行比賽,類似前期可以比誰先蹬腿打水到對岸,后期掌握后比誰先游到對岸等游戲方法來促進少年兒童對游泳興趣的培養。
四、把握政府對體育發展的推動政策
隨著2021年7月24日政府下達“雙減”政策,發出明文規定學科類課程不得在課外舉辦培訓班后,且鼓勵體育等非學科類課程的大力發展來增強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針對我國當前兒童青少年體質普遍逐年下降的趨勢,通過體育運動來增強學生的體質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游泳作為一項對身體技能不容易造成損傷的有氧運動,是適合大力推廣發展的項目,尤其對少年兒童體質較差背景下作用性顯得尤為突出。近年來,也已經有多地地方政府將游泳運動納入中考體育項目之一,江西省下達政策在2022年將部分有條件地區對小學4~6年級學生開展游泳課,預計在2027年在全省中小學普及游泳課。值得注意的是,自中考體育分數近年來呈不斷上漲趨勢以來,尤其雙減政策的下達,我國體育行業引來一個新的發展“春天”。因此,要注意把握好政府政策的鼓動和支持,大力發展游泳行業,加強對兒童青少年游泳運動的培養。
五、結語
綜上所述,要加強兒童青少年游泳運動興趣的培養,首先需要讓他們有條件去接觸游泳池或者說有下水的機會。要特別注意的是盡管在有專門的教練員的指導下,有時可能因學生人數較多教練員難以看護過來,因此尤其要注意保證兒童青少年在學習過程的安全問題,要保證配齊岸邊救生人員。此外,泳池水質的好壞也是影響兒童青少年對游泳體驗的一項重要因素。在未來發展上既要注重教學方式的應用,也要有水質的保障,更要確保兒童青少年的安全,使學生在學習游泳運動的過程中既能增強其自身的身體心理的發展,更能夠體會到游泳運動的趣味,進而為其養成終身體育習慣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代岳倩.青少年游泳心理障礙的消除策略分析[J].品位·經典,2021(18):146-148.
[2]楊欣林.青少年游泳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創新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13):59-61.
[3]李展.游泳訓練對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健康的影響[J].品位·經典,2021(16):136-139.
[4]李寅翰,譚思潔.游泳運動對青少年肥胖患者身體機能的影響及其改善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0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