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鵬
摘要:幼兒階段作為人們成長和發展中的重要階段,需要對幼兒的營養狀況以及健康情況提起高度關注。在調查中顯示當前我國很多幼兒存在超重、營養不了、生長遲緩等情況,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有幼兒的年齡、飲食習慣以及生長環境等,幼兒營養狀況作為影響幼兒成長和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需要盡早干預并進行治療,才能確保幼兒的健康成長,國家和相關部門在這一問題上一定要加強宣傳并及時給出解決辦法,同時幼兒的父母也要時刻關注幼兒的營養狀況,面對幼兒營養狀況不佳的情況要及時尋求解決辦法。本文探究了影響幼兒營養狀況的因素并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給出了解決策略。
關鍵詞:營養狀況 幼兒 影響因素 解決策略
【正文】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穩步提高,幼兒的飲食也越來越好,但是在調查中顯示當前我國幼兒的營養狀況仍存在一些問題。幼兒的營養健康問題不僅是我國面臨的一大問題,更是世界范圍內兒童保健工作的重點內容,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及國家首先明確影響幼兒營養狀況的因素,并且找到對應的解決措施,才能讓幼兒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幼兒營養不良的概念以及現狀
在我國幼兒營養不良以及幼兒肥胖一般都當作幼兒疾病來進行治療,幼兒營養不良并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一般表現在幼兒營養過度或者營養低下兩個方面,幼兒身體的營養失衡,最近的研究表明,世界上還有大約10%左右的幼兒存在消瘦現象,還有很多幼兒在2歲時的身高體重并不能達到正常的標準,這就需要世界范圍內都對幼兒營養不良的相關問題提起重視并且積極尋找影響幼兒健康和營養狀況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敢于措施來確保幼兒的健康成長,這也是當前提高人口質量的一大重要措施。
二、幼兒營養狀況的影響因素
2.1社會層面因素
社會層面的因素包括政策、文化教育策略等因素,這些因素直接關系到幼兒的影響狀況。文化教育策略就是幼兒父母的文化程度,這直接關系到幼兒的飲食習慣、幼兒的喂養方式等。環境保護政策也是影響幼兒健康的重要因素,關系到幼兒呼吸系統的相關疾病,也關系到幼兒的營養和健康,此外微生政策問題影響到很多家庭的利益,尤其是資源分配以及專業醫生對幼兒的喂養指導這方面,也關系到幼兒的成長健康,需要注重社會資源分配的合理性,確保每個家庭在幼兒喂養的過程中能夠正確、合理的喂養和培育幼兒。
2.2經濟因素
社會經濟水平的高低和社會公共資源、生產生活條件以及教育水平等都息息相關,這些雖然不能直接關系到幼兒的營養狀況和健康問題,但是也是影響幼兒健康和營養狀況的重要因素,調查中顯示較為落后和貧困的地區兒童比較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而在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幼兒則容易出現肥胖的情況。
2.3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指幼兒生長和發展的環境、地域以及周圍的的社會資源等,這些都關系到幼兒的飲食以及日常的一些行為習慣,這也會成為幼兒營養不良或者肥胖發生的誘因。
2.4家庭因素
幼兒的飲食習慣一般都是受到家長的影響,也是由幼兒的家長掌控幼兒合適吃和吃什么,所以家庭因素也直接關系到幼兒的營養狀況以及幼兒的健康,為了能夠使幼兒更加健康的成長,家長首先要保證幼兒的飲食均衡,同時不能過分溺愛幼兒,要及時發現幼兒挑食的現象并糾正,確保幼兒各種營養都能夠得到攝入,對于家庭情況不是很好的家庭來說,要由社會以及相關部門加強援助,確保幼兒能夠健康成長。
2.5家長的文化水平因素
家長的文化水平決定家長對于家長對于幼兒營養狀況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關系到家長如何培育幼兒如何喂養幼兒,所以家長的文化水平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在一般家庭當中母親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角色,所以母親的文化水平至關重要,母親受教育程度高那么幼兒的營養狀況就會相對良好,出現營養不良和肥胖等情況的可能性將會大大降低,另外一些遺傳性的疾病也會關系到幼兒營養的攝入情況,需要父母提起重視。
三、幼兒營養狀況改善的相關對策
3.1建立健全相關的政策
當前不止是我國,世界范圍內對于幼兒的營養狀況都提起了高度重視,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在不斷的健全和完善過程中,力求保證幼兒營養膳食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09年確定的《全國兒童保健工作規范》中給幼兒喂養方式以及幼兒輔食相關工作添加提供了政策指導。
3.2建立兒童影響篩查系統
營養篩查系統能夠通過相應的數字化平臺收集幼兒的成長信息以及健康狀況,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給相關政策制定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
3.3加強幼兒保健知識的宣傳
為了能夠減少幼兒營養不良問題發生的概率,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對幼兒保健相關知識的宣傳,這樣能夠提高家長對幼兒保健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減少家庭因素對幼兒營養狀況的影響。衛生機構一定要給孕婦、幼兒家長多普及幼兒喂養的相關知識、幼兒正確的飲食生活習慣等,當前互聯網技術日漸發達,相關部門可以通過互聯網多呼吁、多宣傳,讓大家能夠對幼兒保健工作提起重視,同時在社區中可以通過廣播、板報、橫幅等形式多加宣傳,提升國民對于幼兒保健工作的重視程度。
3.4幼兒飲食行為習慣監督指導
幼兒飲食行為習慣的監督指導主要是指減少幼兒挑食、多食、少食等這些現象,家長和醫生發現這些現象一定要給予幼兒正確的引導,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行為習慣,同時家長也要了解幼兒膳食平衡相關的知識,確保幼兒攝入營養均衡。
【結束語】綜上所述,幼兒營養狀況是國家、相關衛生部門以及家長都需要提起重視的,當前幼兒營養不良的情況影響范圍比較廣且出現概率比較高,一定要針對此情況展開全方位的干預,首先國家要給予相關的制度保障,同時衛生部門一定要加強宣傳工作,普及幼兒保健方面的知識,讓國民能夠加強對幼兒保健知識的認識,家長在喂養時也要掌握科學合理的方法,才能讓幼兒更加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覃麟. 淺談影響幼兒營養狀況的因素與對策[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 2(11):2.
[2]覃競, 李梅, 馮君. 淺談營養缺乏對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影響及預防對策[J]. 當代醫藥論叢, 2016(20):2.
[3]遆曉婷. 兒童保健對嬰幼兒生長發育及營養性疾病的影響[J]. ?2020.
[4]梁雨玲, 張思媚, 蔣邦琨. 營養素缺乏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及預防對策[J].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 000(005):2793-2793.2FE5FAD9-B452-4F3B-8927-02A1C91AA4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