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全
摘要:教學評估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對提高學生、提高教師的素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語文教學評估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如何切實實施初中語文教學評估,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效能,是初中語文教師一直在探索的課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評價;策略;教學
前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提倡“以過程為本、以發展為本”的評價模式,既要改變評價制度,又要改變評價理念、方法和方法,改變評價的實施方式。新課程注重構建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課程不斷發展的評估體系,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體進步發展。
一、初中語文教學評估概況與功能淺析
初中語文教學評估,是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對教學過程和結果進行價值評判,從而為教學決策提供依據。初中語文教學評估通常包含教師、學生、內容、方法、環境、管理等方面的評估,但主要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評估教師的教學過程。在實踐中,教師的評價主要是通過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成績、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評估,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有效地調節他們的學習進程,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協作精神。
二、教育督導與教育評估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督導工作中存在著一個認識上的問題,即教育督導與教育評價之間的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24條明確指出:“國家實施教育監督體系,學校和其它教育單位的教育評估體系”。
長期以來,由于對兩者之間的關系沒有進行系統的理論研究與分析,往往將兩者混淆起來,不加區別地加以運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與教師的角色與位置是分離的,這就造成了教學督導在實際教學中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質量與效果。被督導、被評估對象往往是消極的、被評估的。過度繁雜的督導評估,勢必會影響到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影響到評估的質量、信譽和效率。
因此,要明確教育督導與教育評價之間的關系,理清兩者之間的權力界限,使其更好地發揮其職能與功能,是提升其效能的關鍵。通過訪談,對教育督導評估與教育評估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討,以期解決以上問題。教育評估是指通過對教育對象的系統信息進行分析、綜合,并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一種活動。教育評估以系統、客觀、可信的信息為前提,以科學的評估標準、測量和評估工具和技術為前提。
它的實質是基于對教育功能與價值的判斷,基于事實的評判。它立足于人與社會發展這一目標,尋求實現教育增值的途徑。主要有評價、評比、選拔和獎懲、激勵改進、發展等作用。教育督導又稱教育督導,是由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機關依法監督、檢查、評估、指導、提出建議和意見的過程。評價作為一種重要的功能,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和工具。教學督導評價又稱評價型督導,是指督導與評價相結合的一種評價。
三、淺析初中語文教學評估中的錯誤
新一輪新課改后,我國初中語文教學評估出現了重大變革,教師的評估理念、評估方法等都有了較大的改變。然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傳統的評估理念與方法已根深蒂固,盡管經過了多次的課程改革,但在實踐中仍有不少問題與缺陷。主要表現在:一、老師仍不能徹底拋棄“分”這一要素來評判學生。目前,許多教師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判標準,對學生進行分級,成績好的同學成為老師眼中的“完人”,而成績差的同學,則會被老師看不起,教學評估也不能真正落實。其次,教師在教學中盲目地運用評估語言,容易誤導學生思考。許多老師不管學生答得好不好,問了多少問題,都會夸獎一句:“你真棒!”……不恰當的評估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還會讓他們產生錯誤的思考。第四,一味地追求新奇,有悖于語言教學的目的。有些老師盲目追求新課改,不顧情境,不顧內容,不顧需要,一味強調自主、合作、探究。所以,在課堂上,大家都是盲目的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不管他們的成績有多好,一節課都是對學生們的成績進行點評,這種形式化的評估,會讓教學偏離初衷,達不到教學的目的。
四、合理運用評估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初中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讓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到評估的目的和目的,積極的學習和研究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方法,積極的改變評價的觀念,正確的使用評價策略,認真落實教學評價,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不斷的去引導學生學習,促使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在初中語文的評價方法上,應該把診斷性、形成性、總結性、相對性、絕對性等幾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進行評估時,要對多層次評估的目標和目標進行全面的界定,以解決定向問題;確定每一次評估的內容,確定評估的具體目標,確定評估的準備條件,客觀、科學地判斷評估數據。在評估對象上,更多地側重于學生自我評估;在評估功能方面,更側重于評估的教育作用;在評估方式上,更多地側重于實施形成性評估;只有在堅持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利用評價策略和手段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對其進行適時的反思,使教師的評價真正落到實處,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高,提高教學效果。
五、初中語文教學評估的若干基本準則
古語有云:“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育評估,不是老師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必須遵守某種評估原則,這樣,才能使教學評估的效果得到充分的體現。在初中語文教學評估的基本原則上,本文提出了一種指導原則:根據評估準則的制訂,評估結果的應用,使被評估對象更接近于規范。其次是科學的原則,即要體現教學規律,體現教學規律和特點,以及當前的教學改革趨勢,強調教學的本質特點。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原則,如:全面、可行性、客觀性、發展性等,這些都要我們在實踐中一一加以貫徹,以促進教學的持續有效。
六、評估對象的多樣性
要想擺脫初中語文教師評價的單一,就必須在新的課程環境下對其進行持續的優化。注重對學生和家長的評估,使教師的評價主體多樣化。因此,在進行語言教學評價時,必須將學生評價、自我評價和老師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做到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學生的評估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評估的最佳化,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評估,使學生掌握主觀的評價,使其在評價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思維和學習能力。
結語:在教學評估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輔以教師的引導,使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評估過程中,要始終關注初中生的語言學習特征,以使其快速、更好地進步。由此,可以看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郭武江.科學實施教學評價提高學生語文素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
[2] 劉智瑜.對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的認識[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