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
摘要: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是他們感知世界、認識世界最重要的方式,而戶外游戲則是游戲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游戲的有效開展也直接關乎于幼兒的身心是否能健康發展,為此老師應該以幼兒為本,以幼兒的視角打造戶外游戲,創新幼兒的戶外游戲活動形式,充分尊重幼兒主體地位,使戶外游戲發揮其最大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戶外游戲自主能力策略研究
對于幼兒來說,他們年齡較小,自我保護意識較弱,很容易在活動過程中發生意外情況,為此老師在給幼兒進行游戲設計過程中,往往都是按照老師預設方案進行游戲活動,但是這樣的戶外游戲設定忽略了幼兒的主體性,沒有培養出幼兒的自主能力。現在老師應該改變這一思路,在游戲的過程中做一名觀察者,使幼兒自主的開展游戲活動,也可以充分融入到幼兒的游戲之中,以此來實現對幼兒素質潛能的發掘。
一、預留自主活動空間,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在戶外活動設計過程中,老師應該多給幼兒進行游戲化的設計,這樣可以使幼兒的參與度更高,積極性更強,老師也是需要充分挖掘戶外游戲中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作用。老師必須要在戶外游戲設計過程扮演好支持者的角色。因為幼兒年齡偏小,如果讓他們自主進行游戲設計不太現實,為此在整體游戲過程之中,老師可以進行整體設計把控引導但不能橫加干預,幼兒老師必須要充分尊重幼兒游戲主體地位,給幼兒留有時間、空間,讓其自主進行探索。老師也需要積極主動融入于幼兒的活動之中,以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例如在踢毽子丟沙包這一類戶外游戲組織過程中,筆者先給幼兒進行示范,幼兒學習了相關的技巧之后,老師就給幼兒進行分組訓練、競賽,老師當做裁判,但是幼兒在自主探索娛樂競賽的過程中,老師都不要橫加干預,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自主的進行技巧的學習,這樣就可以給幼兒創設較為自主的戶外游戲環境,可以讓幼兒心情放松,在游戲過程中既強身健體,又增強了溝通交流能力,收獲了成功與快樂。
二、豐富幼兒游戲素材,滿足多元參與需求
老師在給幼兒進行戶外游戲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準備多種游戲素材,因為幼兒雖然年齡較小,但是其屬于獨立個體,有自主的意識和思維,對于各類活動的喜好程度也存在差異,如果按照一刀切的方式給幼兒進行游戲設計,很有可能無法激發幼兒的參與程度,還會讓一些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得以降低,無法培養幼兒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具體來說幼師在進行戶外游戲設計過程中,需要提前對自己班級的幼兒進行充分了解,研究選擇多樣化的游戲課程,讓幼兒自主進行選擇。尤其是在一些戶外實踐的游戲項目上,老師可以發現男生和女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老師在給幼兒準備材料時,也需要針對幼兒之間的差異性準備多種樣的材料,從而給豐富的游戲空間、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升幼兒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幼兒綜合素質使幼兒充分融入于活動之中時提升其自主探究力。
三、加強游戲過程觀察,實施科學評價管理
在給幼兒開展游戲讓幼兒自行進行整體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發揮幼師的觀察作用和引導作用,對于幼兒在整體活動中的表現都需要及時進行記錄,既要看到每一個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和優勢,又要記錄下幼兒的素質缺陷。在游戲結束之后要及時的予以評價和引導,避免讓幼兒在游戲中放任自由。他們年齡較小不具備規則意識以及責任意識、自我管理意識,為此如果放任自由,很有可能會造成幼兒和幼兒之間形成矛盾。同時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也不能讓僅讓其自主探索,應該充分發揮老師引路人的作用。
例如老師在給幼兒進行戶外游戲開展過程中,經常會做的一項游戲就是戶外角色扮演,這是很多幼兒非常喜聞樂見的一種游戲模式,它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在進行游戲設計過程中,也需要以培養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為教育教學目標進行活動內容設定,老師可以利用看病的游戲和幼兒來扮演醫生病人角色,看看幼兒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是否有表達出應有的素質,愛心、聯想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如果幼兒的綜合能力沒有問題,老師需要及時予以鼓勵和表揚,一旦發現幼兒的素質或者是表現方式存在問題,也需要進行及時的糾正,當然不需要在當時直接就給幼兒進行指出,可以記錄然后在游戲結束后總結時予以提出即可。在進行角色扮演這一活動之中,老師也會給幼兒適當提出一些引導性問題,提升幼兒常識儲備量。例如老師向幼兒提問我現在嗓子很疼,有一點咳嗽,那么你們認為老師還能吃餅干嗎?等等,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還能提升幼兒知識儲備,培養幼兒應對能力。
綜上所述,戶外游戲是給幼兒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也是培養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為此老師應該以培養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為出發點進行戶外游戲的設置,同時需要充分發揮幼師的指導作用、引導作用,真正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促進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郭霞,自主游戲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J],《軟件:電子版》,2019
[2] 孟艷,戶外游戲對大班幼兒社會能力發展的初探[J],《都市家教月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