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廣仁
編者按:周先生離開了我們,但她的精神仍與我們同在。多年后,回看此文,仍能感受先生那顆火熱的赤子之心,她用一生推動了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謹以此文,讓我們共同緬懷周先生!
1980年,我應美國堪薩斯城密蘇里大學埃德加·斯諾紀念基金會(Edgar Snow Memorial Foundation)的邀請去做了一個學期的訪問學者。這是一次很特殊的訪問活動,因為埃德加·斯諾紀念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中美友好。當時據文化部(現文化和旅游部)的同志告訴我說,這個基金會每年邀請一位不同專業的中國學者,第一次1979年請了一位上海的醫學專家,第二次想請一位會講英文的女音樂家,我很榮幸地被選上了。這個基金會每年還會組織一個美國的訪問團來中國參觀。這樣的活動至今為止已持續了30年。他們以這種形式來加強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堪薩斯城密蘇里大學怎么會成立埃德加·斯諾紀念基金會?讓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
埃德加·斯諾是何許人也?埃德加·斯諾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美國記者和作家之一。他于1928年來華,在苦難深重的舊中國生活和工作了13年。他以探索真理、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勇氣,寫出了大量真實、深刻、有遠見卓識的有關中國的報道,為增進中美間的了解做出了獨特的貢獻。1936年,斯諾沖破國民黨的封鎖進入中共陜北根據地,采訪了剛剛經過長征到達延安的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其他領導人,以及紅軍戰士和老百姓。他被紅軍那種不可征服的精神打動,寫下了《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即《西行漫記》一書,在世界范圍內引起轟動。1960年他又一次來到中國,向全世界報道了新中國的巨大變化。他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是把對周恩來總理的兩次有關中國臺灣問題的訪談刊登到美國《展望》雜志上。1970年,他最后一次見到毛主席時,毛主席表示歡迎尼克松總統訪華,他也把這則消息登在美國的《生活》雜志上,促進了1972年尼克松來中國,掀開了中美關系歷史性的新篇章。斯諾的一生為中美友好而努力。1972年他逝世后,他的好友瑪麗·戴蒙夫人就在他的母校密蘇里大學成立了埃德加·斯諾紀念基金會,以此來紀念和實現斯諾的遺愿。
我向大家,特別是向我的年輕讀者介紹斯諾,是想讓大家了解,有一些國際友人長期在中國生活和工作,幫助我們,寫書宣傳中國,就像為中國的革命事業獻出了自己生命的白求恩大夫一樣,斯諾也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
1980年,我去美國的使命是為了促進中美友好,而不是一般的講課和演出。作為鋼琴演奏家和教師,我應該怎樣做呢?我想,我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宣傳中國,讓美國人了解我們。怎么宣傳中國呢?我想,我應該開一場音樂會。但那時,“文革”結束沒有幾年,好久不練琴了,我的手指又在勞動中受了傷,彈琴不聽使喚。但機會難得,意義重大,而且有半年的準備時間,我一定要克服困難練出一套節目來。最后決定彈半場中國作品、半場外國作品。我對中國鋼琴曲的發展作了詳細的介紹。新中國成立時間雖短,但我們的作曲家和鋼琴家還是創作了一些有民族風格的好作品。演出后,反響強烈。許多聽眾說“真沒有想到,中國鋼琴曲那么好聽”“中國作品既有民族風格又鋼琴化”。一些華僑更是為中國的鋼琴作品而感到自豪,我的音樂會實況轉播到全美。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半年內我做了五次巡演,去了東南西北29所大學講學演出,介紹中國鋼琴作品和音樂教育。所到之處都受到熱烈歡迎。同時這也深深地教育了我,使我更加熱愛我們自己的鋼琴音樂。通過這次訪問演出,看到了音樂對促進中美友好所起的作用,在訪問結束時的告別宴會上,音樂學院院長說:“你是最好的‘大使’。”
演奏和宣傳中國作品是我們中國鋼琴家的義務和責任。記得1955年,我剛來中央音樂學院跟蘇聯專家進修的時候,每學期都要開一場音樂會。安排節目時專家說“曲目中應該包括兩首中國作品”,于是我彈了廖勝京的《火把節之夜》和吳祖強的《變奏曲》,后來我經常推廣作曲家們的新作品。有一次我在美國演出時,著名女鋼琴家莉莉·克勞斯(Lili Kraus)來聽了。她祝賀我時說:“你們的作曲家們一定很感謝你,把他們的作品彈得那么精致、優美。”我想,作為中國鋼琴家就應該把中國作品彈好,這是我們的責任。如果作曲家們的作品沒有人彈,他們的作品將永遠留在樂譜里,誰也聽不到它。中國鋼琴藝術的發展首先要有大量中國鋼琴作品,鋼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應多合作。
這個念頭在我的腦子里轉了很長時間了。我看了一些已出版的老作曲家們的專集,改革開放以來,年輕一代的作曲家們也有許多創新,但現在人們彈中國作品卻不那么熱心了。最近我開始有一個規劃:要把我們的鋼琴家們發動起來,錄制“中國鋼琴家演奏中國鋼琴曲”,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現在第一套兩張CD就要出版了,其中有郭志鴻、倪洪進、蔣祖馨、權吉浩、鄒向平、高平、高為杰、陳怡、儲望華、龔曉婷十位作曲家的作品,郭志鴻、倪洪進、鮑蕙蕎、趙聆、龔井、譚小棠、高平、盛原、黃亞蒙、佟博、沈璐十一位鋼琴家演奏。我想以此來推動中國的鋼琴事業,希望同志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