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曉昀

3月1日,西部云基地國家(中衛)數據中心中國聯通數據中心機房解決我國東西部算力供需失衡問題(王鵬/攝)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狀況已然位于世界前列,高科技企業是中國數字經濟的排頭兵。2022年春,華夏大地再遇抗疫艱難,眾多中國高科技企業、平臺經濟業頭部企業紛紛挺身而出,以算力保“雙鏈”暢通、為民生托底,于各地戰疫中各顯神通。
疫情突然反復,讓一些城市“措手不及”。2022年4月初始,主副食品成為民生保供的警戒線。緊急情況下,多地政府加強市場運行動態監測,指導電商平臺與地方批發市場對接,加大主副食品貨源組織供應。
4月4日,上海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上海市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要求,已建立重點批發市場、商場超市、電商平臺等保供企業名單,會同相關部門加快建立省際和市內物流運輸綠色通道,優先保障相關從業人員核酸檢測,確保主副食品市場供應平穩有序。
4月14日,37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物流專家抵達上海參與建倉。此前,已有上百人在疫情最嚴峻的關頭來到,重構了盒馬在上海的物流生命線。由于涉及復雜的規劃及梳理,以往新開一個大倉至少要一個月,現在給他們的時間是——3天。
多家互聯網平臺企業迅速加入上海主副食品保供體系。天貓、聚劃算聯合40余家在上海有配送能力及倉儲的品牌商家,上線“上海專屬”的保供會場。京東第一時間調動集團全部力量,依托集團的供應鏈基礎設施,從全國各大品牌商家、果蔬種植基地、1300多個倉庫組織了充足的貨源,向上海提供超1600萬件米面糧油等民生商品。餓了么則推出了“全能超市”服務,通過“社區集采﹢定點配送”的服務模式滿足社區群眾需求。
讓防疫封控管控地區群眾能吃上新鮮菜,以阿里為代表的數字生鮮產業鏈功不可沒。阿里巴巴集團以“數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從“餐桌”到“土地”的“研產供銷”全鏈路數字化升級,探索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數字化新途徑。八年來,集團已實現以智慧育種為代表的數字化科研,以數字農業基地、盒馬村、阿里云智慧農場為代表的數字化生產,以產地倉、菜鳥鄉村為核心的數字化流通,以淘寶、淘菜菜、淘特、盒馬為代表的數字化銷售。
既然從餐桌到土地的數字化通路已經打通,2022年春天這輪疫情中又是哪一環節造成上海等地民生保障的困境呢?
中心大倉,是生鮮蔬菜物流鏈條上至關重要的中樞節點。在上海,疫情突襲下最后1公里物流運力大幅急降,建大倉成為快速復供的重要手段。
4月14日,37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物流專家抵達上海參與建倉。此前,已有上百人在疫情最嚴峻的關頭來到,重構了盒馬在上海的物流生命線。由于涉及復雜的規劃及梳理,以往新開一個大倉至少要一個月,現在給他們的時間是——3天。
成都盒馬的物流專家大奎,是較早抵達上海參與建倉的外地員工。4月5日,他接到總部命令立即支援上海。18個小時后,大奎來到閔行郊區一個舊倉庫。4月7日上午,大奎團隊已經在閔行倉連續工作了近24小時,這一天,閔行倉發出近8000件貨,是頭一天的兩倍。第二天,大奎趕赴寶山,閔行倉的經驗在上海盒馬迅速被復制。三天后,寶山倉日訂單數已經攀升到4萬單。
截至5月10日,盒馬已經在上海建立起6個臨時大倉,確保商品出貨量;60家門店持續線上線下營業,包括盒馬鮮生、盒馬X會員店、盒馬mini、盒馬生鮮奧萊等,共服務小區6275個。
再看北京,從4月25日起,北京開始設置較大范圍的臨時管控區。截至5月9日,北京一共劃分了180個封控區和176個管控區,區內人員所有物資都依賴配送上門。數據顯示,“五一”假期中,美團和餓了么平臺的餐飲外賣訂單都增長了三成以上,僅美團就有約 2000 家餐廳申請開通“全城送”。
由于疫情程度相異,北京與上海采取了不同的補供方式。
在北京,以往盒馬的運輸鏈路都是外地貨物先進大倉,再配運至門店。此次,盒馬協調供應商,把方便面、罐頭、速凍食品等商品由加工廠直接送達北京盒馬門店,省去大倉中轉環節,既能縮減商品上架時間,也能減輕大倉的壓力。
運力,成為這個春天上海民生保供中最缺乏的力量。上游貨源充足,中游流轉順暢,末端疏通不了,一切前功盡棄。提高運力不僅需要充足的人力,還要合理的算法和高效、高科技的配送方式。
為助力解決上海疫情保供“最后100米”問題,4月7日,拼多多平臺上線“48小時保供套餐”,通過集采集配方式,以有限運力覆蓋盡可能多消費者的基本物資需求。
同時,自疫情發生以來,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快團團”等業務團隊充分發揮互聯網電商平臺快速響應優勢,針對居民疫情期間買菜、“補貨”等需求,積極組織貨源、提升配送效率、提供技術支持,多措并舉做好抗疫保供工作。
“快團團”已成為疫情下滿足居民改善型需求的重要工具。為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多頻多種類團購需求,拼多多專門成立了一支技術保障團隊,負責實時技術支持與功能完善。
為助力保障防疫期間食材供應,餐飲供應鏈服務商美菜平臺通過增供給、加運力、保安全等舉措,發揮智慧供應鏈、數字化倉儲物流配送體系的優勢,加強產地對接,實現商品庫存、配送情況全程可視化,保障高效配送。
為保證北京疫情期間民生供應,美團推出多項新舉措。
4月28日起,美團買菜在管控區內啟動了“內循環”式配送,點對點匹配管控區應急站點,一站一區閉環管理,確保每個應急站點只服務對應的管控區居民。應急站點優先備貨、優先配送,與非管控區嚴格隔離,全閉環實現管控區域的安全保供。同時,美團外賣還在北京啟動實時、靈活的“跨區調度配送”,為各區域配送提供充分的運力支持。C3B2E618-AFB3-4C8F-9A69-326244AE75BE
在北京順義區,美團自動配送車持續支持站點到附近數十個社區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工作。疫情期間,居民對生鮮果蔬的配送需求激增,自動配送車能夠一次性承載近150公斤物資,大大降低了騎手的配送壓力,同時實現無接觸配送,更好保障防疫安全。從2020年疫情暴發初期,自動配送車就開始在北京順義落地支持無接觸配送,截至目前,已常態化運行2年,累計配送生鮮訂單超過35萬單。
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政府需要保障醫療物資的生產、儲運、調度,需要做好醫護人員的動員、協調和安排,需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糧食、蔬菜等生活物資供應;而在疫情防控進入平穩后,政府要第一時間幫助企業科學有序復工復產。要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也要打好經濟發展總體戰,無疑對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針對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政府治理能力升級,華為利用自身長期積累的數字化能力優勢,打破時空壁壘,快速建立高效指揮系統,提升協同工作效率,面向政府部門推出了“1+1+3”的整體解決方案。
第一個“1”指華為的企業通信平臺;第二個“1”指建立統一集中高效的最高指揮系統;“3”是指3個維度的解決方案,包括疫情聯防聯控、復工復產、疫情后方案。
其中,復工復產方案,是通過華為提供的復工疫情管控平臺+園區方案+城市方案,助力企業安全高效復工,助力政府精準治理;疫情后方案,則是通過疫情數據大融合,實現防、控、治結合的事前事中事后一體化方案。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政府數字化需要現代化治理對傳統治理的加速替代,需要大數據分析對傳統統計分析的加速替代。今年以來,數字政府建設再次駛入快車道。“粵省事”“浙里辦”“渝快辦”“秒批秒辦”……數字政府建設正在加快打通政府公共服務的“最后一公里”。隨著數字政府建設的推進,“政府網站”“不見面審批”“一網通辦”等線上服務形式加快演變,政務上云成為各地政府數字化轉型的必選項。
2021年12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了《“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打造協同高效的數字政府服務體系,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打造服務型政府。

4月14日,北京,“無人售賣車—一移動無人超市”開進了酒仙橋管控小區,在網格區內走動售賣,提供蔬菜、果品等生活必需品。居民可直接自助掃碼無接觸購物
正如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眾多互聯網企業積極加入民生物資保供體系并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數字政府建設巨大市場空間的開啟,與智慧政務、智慧城市、數字安全等相關的互聯網企業也在深化布局,為爭取加入數字政府建設相關產品、技術、服務的“保供體系”而蓄勢加力。C3B2E618-AFB3-4C8F-9A69-326244AE75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