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運用已經變得刻不容緩,特別是信息技術在教育事業領域的成就,它給教育行業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契機。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不斷的為學生豐裕教育內容,進而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生動的課堂場景。讓教育深入地走入學生內心。另外,現在很多人將信息技術教育與計算機教育等同,因此,很多人將信息技術教育概念與計算機概念含糊不清。使得很多人對信息技術教育產生了很大的誤念。在以前的傳統的方式下,教師給學生灌入現代信息技術知識,理論占據多,實踐操作很匱乏。而新的課改下,以如何更敏捷、快速的攫取信息、和處置信息技能以及使學生對信息科學的融會、基本常識、信息集收、發布、并能借助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和培育學生的信息素養為關鍵核心。
關鍵詞:信息技術 教育案例 關鍵 實踐 技能 素養 核心
1 引言
很多事情的成功取決于細節。然而,我們很多人在行事時,常常注意不到細節上很多的東西,甚至沒有意識,但細節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真實形象,和內心真實表露。例如,學生的德育就應該從細節抓起,緊抓生活中的細微點滴,從小事著手。日常的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通過言行舉止的反饋,善于發現孩子潛藏在言語舉止后面的真實心理反應和思想素質。從而實時地規整、調節自己的教育模式。以榜樣的行為,從自我做起,以引導、陶冶的方式教導孩子,進而促進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使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價值觀。在日常的教育中,我們也應具備一顆細致入微的心,洞悉底蘊,靜觀默察孩子的一切,以及敏捷的處理問題的能力。“善觀風色、善擇時機”,由此,在日常的復雜瑣碎的小事中,搜捕對孩子教導的機會,并及時補充德育內容,讓德育發展在生活中如影隨形,遍地生化。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和出現,則為德育工作的推進迎來一片全新的生機。借助信息網絡技術可以豐盈德育教育內容,展示豐富、鮮活的教育例子,從而,讓德育教育中的真實細節走入學生心里。從教育教程真正切切的案例出發,來開展基于校園網絡建設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知識范疇,也預視著將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學習革命。
2 案例
近來我帶的班級中發生了這樣的情況:學校開展優秀班集體榮譽。在每天的早讀中,學校規定早讀期間不能有大聲喧嘩,追打嬉鬧現象。這樣的行徑,著重培育和加強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此,學校安置了學校領導和值班老師不定時的追查個班級的秩序情況,如果發現違紀學生,則會給該班級扣分以及取消文明班級的資格。各班級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開展,以云集響應學校的呼吁。與此同時,我還特地借助信息技術,專門為孩子們播放了有關美國孩子的生活日常,以真實、形象的案例,告知孩子們,日常班級中的遵紀守規也是文明的一種象征,一種態度。并且還以某些學生為例,教導孩子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學習,做個遵紀守規的好學生。通過所做的這些努力,我心中暗暗自喜,灌輸教育也有了,楷模也確立了,這下該不會出現問題了吧!果不其然,剛開始的一周中,大家都認認真真的進行早讀,表現非常好。于是,我便沒有之前抓得緊了。始料未及,有一天早上,教導主任給我打電話:他逮到我們班一個男孩子,名叫小偉,在早讀期間,不認真讀書,大聲喧嘩。中午吃過飯,我找他談話,告訴他,因為他的表現,要扣掉班級好幾分,并且取消了文明班級的資格,全班同學對此都很惋惜。沒想到,盡管我費盡口舌,說的言真意切, 他就是歪著脖子,表現得很抗拒,甚至反感??吹剿绱说谋憩F,我覺得自己教育很失敗,開始捫心自問,反躬自?。盒愿癫煌暮⒆樱又畬е滦纬尚愿竦脑颍沂遣皇菓撫槍Σ煌瑢W生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呢,那么,小偉,今天的這樣的表現,是因為什么緣由導致呢?
3 解析
(1)其本身性格上的缺欠。小偉是一個開朗、活泛、外向的孩子,是個外向活潑的孩子,但比較感性,經常容易受情緒所波動,而且小肚雞腸,愛斤斤計較。他不能接受別人對他重言相向,如果哪次哪個學生頂撞了他,他就會心里不平衡,必須狠狠地懟回去,他心里也非常的要強,容不得別人對他評價褒貶,因此和班上很多學生都合不來,對很多學生都是敵視的心態。他經常以針鋒相對的方式對待大家,以體現他的“獨樹一幟”。性格影響人的一生,良好的性格,能使你捷足先登,而扭曲的性格則會在人生的成長道路上,舉步維艱。人所共知,小孩子的個性有非常強的重塑性。而這則要求我們在日常的教育中,針對他們的性格特征,實施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塑造優良的品德。
(2)家庭環境的影響。很多家中在日常的教育中,只覺得,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就是給了孩子最好的,也覺得自己作為家長已經情至意盡,于是便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曾經很多次,我跟小偉的家長推心置腹的深入交談過,才了解到,孩子的父母都離婚了,媽媽為了生計,常年在外打工,幾乎很少回家,等于小偉是一個留守兒童,和姥爺、姥姥一起住,因此,為了工作需要,媽媽便很少估計到小偉,那么理所當然,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經常缺席。其實,每當和小偉姥姥交流溝通,從他們的感嘆中,我能真切的感受到,由于女兒很早就仳離,導致孫子沒有像正常孩子一樣擁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為此,老覺得對不住孫子,基于這樣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很寵慣孩子,什么都由著孩子的性子,加之,感覺孩子年齡還很小,也不想其他孩子,有父母雙重呵護,因此,孩子什么需求,甚至是無禮的一些要求,兩老人竭盡他們所能,來饜足孩子的需求。對于一些缺點也不會及時指正,長此以往,導致孩子非常的任意妄為、放蕩不羈的性格,稍有不順心就使性子、發脾氣甚至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試圖,通過這些方式,滿足自己的隨性所欲。
(3)教育方式的不得當。一般情況下,像我遇到小偉這樣的“問題學生”,有時也會不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很生氣的一番劈頭蓋臉的嚴肅批評,指出他身上的問題和錯誤,企圖用這種“棍棒式”的教育方式,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悔改。就算這種口頭教育,也是單純的絮絮不休,炮轟式的施壓。但是,針對這種比較叛逆的孩子而言,此種方式只會適得其反,愈加速了孩子的反叛心理。縱觀,像特別這種農村父母離異的單親家的孩子,很多家長因為生活所迫,沒有時間照顧和教育孩子,從而把孩子托付給本就教育意識淺薄的老人,并且這些家長,在他們的教育觀念里,還一意孤行的總認為,只要平常滿足了孩子的各種物質需要,就給與了孩子最好的教育和養育責任,從而也幾乎和孩子很少交流溝通,由此。不能及時的了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需求和精神世界的豐足。現在像小偉這樣的倔頭強腦的孩子愈來愈多的在校園里出現。進而也出現了一批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缺席,愧疚不已,并深表悔意:“老師啊,我們這家犟孩子,我可是管不了,一切就麻煩您平時多多管教了!”,這番“牢騷式”言語,可想而知,這種“托付式”的教育,妥妥的是將孩子的一切管教交付給了老師和學校,此舉不負責任的態度,讓我們這些老師無語又無奈,甚至很無力。所以,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采取正確、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反之,這些孩子如果不加以管束教育,很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孩子,該教師的正常的工作進展,帶來負面的作用。所以,作為老師我們要平時引導家長和孩子多交流,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讓孩子從身心上不再孤獨,真心感受到父母的溫暖和關心,給孩子一個積極、快樂的生活環境,從而促使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健全的人格。我們老師也要平常和像小偉這類學生多談心,讓他們覺得不被孤立,進而很快的融入班集體。反觀很多教材案例,其實,像小偉這類學生,加以優良的引導,慢慢的摒除身上的一些惡習,遠離不良風氣,甚至都可以給班級帶來很多正能量的東西,從而為創設一個樂觀、和煦的班集體奠定堅實的根基。905E1A0E-7A0F-42F2-8322-F1FD4411320C
3 方法
針對這件事如何改變小偉呢。
(1)從孩子的“內心”著手。一個良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和孩子面對面的交流,從言談反饋他們的內心真實想法和感受,與孩子心與心的交流。了解清楚孩子的真實想法,鼓勵他們、肯定他們,相信他們,對于孩子好的想法給與鼓舞,夸獎,對于不對的地方,適當的加以指點,但是指點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給孩子用和藹、親切的口氣,盡量眼神一直看著孩子,并灌輸這樣做的后果會帶來什么負面影響,教導他們一定要改正。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學生進行交流,現在的小孩子因為從小就接觸信息網絡,所以很崇尚網絡交流,傳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觀點,不言而喻,信息技術的興起,也為教師的德育工作的推進打下了一個很好地契機。為了深入了解學生們的真實內心,在日常的教學中,嘗試著在班級建立一個BBS,和學生們在BBS上進行日常的交流和傳達。那么,了解了小偉的有關生活實況,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渠道和小偉,還有其他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搜尋、剖析、解決學生的問題頭緒。使信息技術在德育教育領域中的運用發揮的淋漓盡致。近年來,由于微信、QQ的普及,學生們都擅長借助微信或QQ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真實心理活動。因此,信息技術的運用,在德育教育中是一個非常高效的方式,可以迅速捕捉到德育教育的著手點,由此,才能達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2)打動孩子的“心”。在自覺的教育基礎上,教師通過指正批評,使學生自發的改造,進而提高思想意識,才能很快擢升教師的德育教育。那么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從孩子的心靈深處著手,讓他們真真切切地意識到自己的不對。而對于像小偉這樣類似的叛逆犟子,我們更要采用這種方式。我從事教育這些年,特別深有感觸,真心的關切和百般的呵護是開啟孩子德育教育的一把鎖匙。除此以外,為了使得小偉對自己身上的缺陷和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我一直試著借助網絡渠道給他日常觀看一些積極、文明的道德視頻,通過借助真實、直觀的案例使他能深刻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問題。很多時候,旁推側引的方法比面對面的“言語轟擊”效果更好。運用信息技術在德育教育上,可以讓學生切實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教導學生向優秀的模范學習,逐漸的加強自我教育,使得德育教育真正的打動孩子心靈,使得信息技術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3)使孩子“心”融班級。孩子從單一的家庭生活到集體生活,環境的變化也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變革,它可以鍛煉孩子的交際能力,從而塑造孩子的身心發展。集體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孩子受集體教育的耳濡目染,可以使孩子非常迅速的能融入到班集體,而且讓他也可以感到到自己不是一個很被動的受教育者,進而擢升孩子的自覺性和踴躍性。社會的不斷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多媒體形式的教學被在教育行業廣博運用,多媒體課件一般簡練精短,并且方式靈活多變。日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組織起來,開展視頻德育教程,并讓學生一塊進行討論,融入到集體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集思廣益,為德育教育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德育教育方面,平時我們要注意到孩子身上的細節,因為細節可以折射孩子隱藏行為背后的真實想法。日常學生的身上的不良習慣,除過原生家庭的輔助,教師也一定要運用合理、正確的教育模式進行教導?,F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也為德育的教育開展起了促進作用,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多媒體,多給學生播放一些德育方面的視頻案例,豐裕孩子的德育教育內容,引導學生要向一些典范學習,深刻意識自己身上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提高思想意識并改進。從而,加強學生德育教育的效果。
此文章為2021年甘肅省“十四五”教育規劃重點課題成果,課題名稱為:《家校協同視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預防途徑探究》,課題編號為:GS[2021] GHBZ056。
參考文獻:
[1] 符明弘,李鵬.中小學生親子關系現狀及教育建議[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02):91-95.
[2] 胡方.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1.
[3] 王永固,彭立.現代教育技術與中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J].中國電化教育,2001(05):26-28.
[4] 白艷麗.信息技術在小學生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學中的妙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0):49-50.
[5] 孫亞玲.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
[6] 翟博.教育均衡發展:理論、指標及測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03):16-28.
[7] 葉瀾.重建課堂教學過程觀——“新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24-30+50.
[8] 裴娣娜.多元文化與基礎教育課程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02(04):5-8.
[9] 張屹,白清玉,楊莉,范福蘭,周平紅,單頎.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實證測評模型及差異分析——以X省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5,36(03):34-40+95.
[10] 車麗娜,孫寬寧,吉標,張莉,徐繼存.山東省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分析與反思[J].教育研究,2015,36(12):146-153.
[11] 楊文正.基礎教育信息資源優化配置模式與機制研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4.
[12] 王怡靜.論小學音樂課堂中趣味教學的應用[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8(01):170-175.
作者簡介:
王泊舟:(1980.05—),男,漢族,甘肅通渭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互聯網技術。905E1A0E-7A0F-42F2-8322-F1FD44113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