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瑩
摘要:閩南地區的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在漫長的時間歲月演變進程中已經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文化特色。而我們身處閩南,孩子們從小就接受這些文化熏陶,應該充分地挖掘并利用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讓更多的幼兒深刻地去學習這些文化,感受到閩南民族文化的精神魅力,使得這些閩南民族文化精神能夠得以傳承與弘揚。將幼兒園地域性活動與閩南文化有效地結合到一起,對于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我們幼兒園的師資素質。
關鍵詞:融合、閩南文化、班級特色活動
引言:閩南文化博大精深,這些文化在幼兒的生活中無形的影響著幼兒,而幼兒的游戲和活動都來源于生活,那么如何將閩南文化特色滲透于幼兒的活動中,基于此,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我們嘗試將閩南文化與班級的活動進行有效融合,設計出既有閩南特色,又能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活動。
一、將閩南文化融入班級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閩南文化
(一)發揚閩南本土文化,開創特色班本活動
創設主題《晉江,走透透》,幼兒階段對于外界的探知能力正處于一個發展時期,因此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時候,教師要利用各種合理資源,最大限度的去吸引幼兒。
1.晉江,走透透:《咱的厝》
教師可在《晉江,走透透》主題中拓展子主題《咱的厝》主要圍繞:在晉江特色建筑當中,關于古厝的傳統文化及特征這一目標。同時還可利用親子活動指引家長和幼兒一起去參觀傳統古厝,比如五店市的燕尾脊式古厝、梧林古村落的傳統大厝、蔡氏古厝等這些傳統地方,讓幼兒領略晉江建筑的獨特韻味,這些古厝中西合璧的特點,了解這些古厝背后的故事,并且在領域活動中開展語言活動《談談我認識的晉江建筑》(談話)《古厝的故事》,開展結構游戲《咱班五店市》《我創設的梧林古村落》(建構),開展科學活動《古厝的秘密》,將主題與領域活動有效結合。
2.晉江,走透透:《閩南小吃真好甲》
美食對于幼兒是最感興趣也是最喜歡的,晉江美食林林總總,有"菜果""安海土筍凍""潤餅菜""面線糊"等。利用幼兒喜歡的美食,我們可拓展子主題《閩南小吃真好甲》,充分挖掘教育資源和利用家園共育,開展語言活動《說一說我認識的晉江小吃》(談話)《閩南小吃真好吃》(閩南童謠),角色游戲《閩南小吃店》,讓幼兒簡單制作一個繪本,在上面以文字和圖片結合的方式予以介紹。緊接著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多種形式豐富班本活動。同時教師要給幼兒播放一些美食記錄視頻,豐富幼兒的感官體驗,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和美食感受能力,帶領幼兒在班本活動中來一次心靈上的旅行。
3.晉江,走透透:《大家一起說閩南話》
如今這個時代的幼兒更多接觸的是普通話,缺失了學習家鄉話的經驗,對閩南話的了解更是一知半解,針對這點,教師可以結合主題開展《學說閩南話》系列活動,在語言活動中開展《閩南童謠我知道》,學習一些簡單的閩南童謠,如《安童哥》《秀才騎馬弄弄來》等。讓幼兒通過學習演繹童謠,感受童謠中的幽默詼諧,將學習的閩南童謠以多種形式投放于表演區和語言區,引導幼兒進一步演繹。
(二)傳承閩南優秀文化,開發閩南特色區域活動
教師在通過開展《閩南晉江,走透透》這一主題活動中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幼兒會有一些特別感興趣的內容,而且這些內容又都和區域游戲有關,更具有著借鑒的價值,此時教師就可以將這些活動開展的相關資料,設置于區域環境中。
比如結合子主題《咱的厝》在區域環境當中設置美工區“古厝作坊”,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繪畫出古厝設計圖,利用收集來的木板、紙皮以及其他輔助工具制作古厝并上色。在子主題《閩南小吃真好吃》當中,教師可以在操作區域開展“美食制作——潤餅菜”,第一次準備好食材,將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在教師的帶領和幫助下完成閩南特色美食潤餅菜的制作,并且在活動過后帶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品嘗,在滲透閩南文化的同時融入感恩教育。而后續的區域活動則可以由幼兒自己制作步驟圖,看著步驟圖自行制作潤餅菜。此外在美工區還可以結合閩南文化戲曲投放相關制作材料,引導幼兒自行制作木偶和皮影小人,將制作好的木偶和皮影投放到語言區或者表演區讓幼兒進行表演,結構區可以搭建《咱班五店市》《我創設的梧林古村落》,幼兒可以在結構區自己創設環境和場地,并且結合表演區進行游戲,做到區與區之間的融合。
二、運用幼兒創作的作品逐漸豐富閩南文化主題活動的創建
在開展游戲和主題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對于環境的創設,使其能夠全面地表現主題。區域性活動本身就是一個主題性活動的擴展和延伸,幼兒們在進行獨立、自主摸索和參與游戲的同時,會產生出非常多的奇妙想法,進而使他們展示出非常多的創意和作品,而且教師完全能夠可以將這些創意和作品運用到所創設的環境中,全面地激發和表達出了幼兒的積極和主動性。例如,當教師開展《咱的厝》這個主題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家園共育引導家長帶領幼兒實地去參觀和了解古厝,與家長共同制作圖冊《我認識的古厝》,幼兒還可以按照自身的想象結合自己對這一主題活動的認知,來布置出一道主題墻,將自己所能想象到的東西,全都給畫出來,進一步的豐富主題環境[2]。
1.指引幼兒們在區域活動當中進行主題活動
結合本區域性的活動合理地把每一項主題和活動內容進行劃分,發揮出各自的優勢,例如《晉江,走透透》這一區域性的主題和游戲,可以這樣進行布置:主題和游戲墻主要是張貼幼兒和老師們收集得到的有關晉江建筑、晉江小吃和閩南童謠等圖片、閱讀小區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有關于各種相應知識的書籍,以此激發出幼兒的興趣。
2.觀察記錄點滴,在觀察中發現幼兒對閩南文化習得的經驗
幼兒們在各個區域內都需要做好互動的準備,教師們要仔細觀察幼兒們在互動過程中的具體情況,并對此過程進行評價和記錄。以此為依據,逐漸調節自己所在的活動區的環境,其中涵蓋了對于活動區域所設置的范圍遞減,以及互動材料在投放上的變化。另外,教師還要做到積極主動的指引幼兒們去進行整個活動區的探索,對于幼兒所要進行的各種活動給予正確的評估,其中包括幼兒在活動上的興趣、水平、以及發展需求等諸多問題,同時還要在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逐漸為幼兒們提供一些適合他們年齡特征以及興趣特點的活動環境和相關材料。例如在《閩南小吃真好甲》這一主題活動中我們就會發現,雖然幼兒們對于閩南小吃很感興趣,但是本次活動的效果卻沒有那么好,主要原因是照片不能給幼兒們帶來視野上的沖擊,所以老師立即將圖像改成了實物形式并將其呈示在了幼兒面前,并且在操作區內還開展《我會做閩南小吃》,讓每一位幼兒自己學習如何制作一道閩南小吃。如此一來,活動區域的開展才會更加有效地幫助每一位幼兒提高知識水平和技能。
結束語:
總的來說,主題活動與區域活動密不可分,隨著閩南主題活動與區域的結合,讓幼兒以新的視角去認識自己的家鄉,領略家鄉的文化底蘊,體驗家鄉文化帶來的不同視覺沖擊,激發了幼兒的自豪感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參考文獻:
[1]顧銀花,胡建琴.結合主題,有效開展區域游戲活動[J].教育科研論壇,2009(10):56.
[2]黃丹霞. 如何結合主題活動更有效地開展區域活動[A]. 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