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莉
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發展改變了現有教育格局,推動了各階段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的改革,同時也在教育發展和教學應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相比之下,我國偏遠地區以及農村依舊存在信息化建設不足、現代化教育技術應用不充分等問題,尤其是在學前教育階段。對此,各地區教育部門應將農村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發展列入首要改革計劃中,增加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實現優勢教育資源的共享,保障學前教育教學的發展,為孩子之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述
從概念方面來看,信息化就是以信息技術作為核心技術實現對某領域或者系統信息的生成、分析、處理與傳遞的行為,而教育信息化就是指使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與信息技術開展的教學活動以及以信息技術為核心構建的教育學習環境,比如學校自身信息環境、教學資源、文化氛圍等。所謂的教育現代化則可以從教學培養目標、教育發展趨勢、教學方法創新等多個層次進行分析,指的是能夠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趨勢、滿足科技發展需求、培養綜合型創新人才的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內涵較為豐富,信息技術是推動教育教學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關鍵內容,只有落實教學信息化建設才能夠實現教育現代化發展。
二、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方法
(一)完善教育領導組織
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農村教育部門建立完善的教學改革以及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以整個農村學前教育為建設對象,進行學前教育信息化的規劃、組織、協調以及考核。該領導小組將引導落實信息化建設工作,定期舉行幼兒園工作匯報活動,充分掌握當地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際進展,根據實際建設情況部署后續工作任務。在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中應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提升領導小組成員的責任感,對于其中工作努力取得較好成效的成員進行表彰,對于其中工作懈怠、進展緩慢的幼兒園提出警告同時限期整改,促進當地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發展[1]。
(二)提供信息資金保障
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需要大量資金作為支持,當地政府應當廣開投資渠道,爭取政府、企業以及社會等多主體的投資,改善當地學前教育資金問題。比如,當地村政府應根據當地情況投資籌建幼兒園,市政府則可以針對幼兒園信息設備采購給予投資,完善幼兒園的信息設備與網絡系統,改善幼兒園信息化教學環境,作為幼兒園主體則可以抽出部分資金用于幼兒教師的信息化培訓,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發揮信息設備的教學效用。
(三)擴大信息應用場景
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幼兒教師應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不斷擴大信息應用的場景。。
三、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學前教育現代化的策略
(一)優化教師隊伍
教師作為學前教育的主要參與者和教育主體,如果教師自身信息素養不足,就很難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最終出現信息化改革形式化的問題。學前教師應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態,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知識,參與幼兒園組織的信息技術培訓活動,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掌握現代化教學技術的應用技巧,提升自己的教育專業能力,推動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為幼兒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條件。
(二)因地制宜的信息技術環境
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范圍較大,應用環節與應用形式也比較多元化,這就要求農村學前教育單位能夠根據自身教學發展需求優化信息化建設工作,因地制宜地改善幼兒園信息環境,在滿足幼兒園信息化發展的基礎上做到有的放矢,降低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成本。當前學前教育信息環境建設包括信息網絡系統建設、校園網搭建、教育設備管理系統構建以及網絡教育資源開發等工作。不同地區的幼兒園體現出不同的建設需求,工作人員應明確自身建設發展需要,綜合考慮幼兒園當前的信息化建設情況,提高建設資金利用率,滿足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需求。具體的信息化建設工作一方面應重視信息化設備的購置,為信息化教學發展提供硬件保障與功能保障,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實現教育設施之間的通信與互動,實現對學習資源的檢索和共享,使得學習資源突破地域限制,提供學前教育水平。另外,幼兒園還應重視教育軟件的更新與升級,隨時關注教育軟件研制與發展情況,合理利用教育軟件與教學資源,構建數字教學資源庫,為日常教學提供服務,實現教育資源的網絡共享。最后,幼兒園還應重視網絡教學資源的管理工作,為教學資源互動共享平臺設置相應的權限,加強安全管理,防止教育資源的丟失或者損毀,采取集中管理與分散管理結合管理方式,保障數據資源的安全性與完整性。
(三)強化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
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主體,因此兩者都應注重信息素養的培養與提升,這樣才能夠提高自己獲取信息的能力,促進學生今后的發展。信息素養包括應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信息的分辨處理能力以及利用信息實施學習行為的能力等,其中的信息工具應用能力指的是人們使用計算機信息軟件以及網絡軟件的能力,這也是當前社會對于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信息化辦公也已經成為常態。信息技術不僅是學習的工具,同時還應該體現出信息數據的應用價值,因此學前教育中教師還應培養幼兒的信息數據收集、分析以及處理的意識,引導幼兒從信息中獲取知識,能夠主動擯棄其中無用的信息,合理利用有效的信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是非觀。當前的學生已經存在于信息化社會中,其從幼兒階段開始都將接受信息技術以及網絡資訊的洗禮,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辨別信息的能力,能夠在雜亂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并將其進行整理和輸出,這也是學生信息素養的具體體現。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當開發信息技術的自主學習價值,能夠利用網絡教育資源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實現信息能力的遷移,補充知識內容,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4]。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農村學前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創新幼兒教育與內部管理的模式,提升幼兒與教師的信息素養,因此幼兒園與當地教育部門應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促進學前教育的現代化發展。2D84356C-A99D-4B19-A078-A9E78F53F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