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厚銀
近年來,由于社會、家庭、學校等各多方面的原因,我國農村小學生的厭學現象越來越嚴重。如今農村小學生的厭學現象已成為了困擾學校的一大難題。筆者在寒假對我縣部分農村小學生做了調查,在此筆者結合實際調查,從社會、家庭、學校、學生自身等幾方面分析了農村小學生厭學的表現及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表現就是厭學現象,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是一種消極適應環境的學習心理。
一、“厭學”現象的表現
首先,有厭學癥的學生,對學習存在認識偏差,他們認為“讀書無用”,認為學習好壞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和理想實現并無多大聯系。其次,厭學主要表現為學生以消極的態度、情感對待學習活動。第三,厭學的學生在行為上主要表現出一種遠離學習活動的傾向。
二、“厭學”現象的危害
小學生的厭學現象是一個令社會,學校,家長都擔憂和關心的問題。不解決學生存在的這一心理障礙,將給我們國家和民族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厭學的危害首先在于它的普遍性、易流傳性,這對我們國家的教育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其次,厭學將導致教育質量的下降并將對我們的民族素質產生不良的影響。再次,厭學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只有樂學才能優學。不樂學、不愿學又怎能取得優秀的專業成績。所以厭學是阻礙學生發展的絆腳石。
三、小學生“厭學”現象產生的原因分析
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有其原因的,究竟是什么導致厭學現象的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厭學的原因。
(一)學生自身的原因
1.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基礎知識差,成績跟不上。
2.學習方法不當,使他們感到學習是一件十分痛苦、讓人疲倦、厭煩的事情。
3.思想政治素質較差。有相當一部分的厭學學生,在初中甚至小學時,就是思想素質低下,紀律松散,怕吃苦,愛享受。總的來說,他們既自卑又自負,無遠大抱負。
(二)社會原因
1.社會認知的偏差不良。2.受不良的社會文化環境影響。
(三)家庭原因
1.父母的不良榜樣。2.家庭教養方式不良。
(四)學校原因
1.教學體制陳舊,學制固定,教材固定,專業固定,不能很好的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從而讓學生們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
2.教師教學觀念陳舊,課堂教法不當。如重知識傳授、死記硬背、題海戰術,輕思想政治教育、學法指導和能力培養;重學習尖子,輕多數學生的培養;脫離實際,講課枯燥無味等。
3.教學設施不齊全,實驗、實習等設備或儀器配置不全,造成了學生不愿學或不愿勤學,不愿鉆研的客觀條件。
4.學生管理上,“嚴”的多,“寬”的少,課余活動單調死板的多,生動靈活的少,這些都讓學生無法輕松愉快地學習,從而也就不會對學習產生多大的興趣。
5.一些教師不能做到善待每一位學生。一些教師厭惡、歧視后進生,使學生對教師產生逆反心理,學習情緒低落。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討厭學習,甚至公然與老師對抗。
五、解決厭學心理的對策
鑒于以上對厭學原因的分析,我認為在采取對策時,我們應堅持內外結合、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
(一)社會方面
1.各級黨政府要狠抓黨風和廉政作風建設,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精神文明。下大力氣堅決清除社會上那些影響極大的丑惡現象,從而改善廣大中小學生生活的外層空間,減少那些不良風氣對學生們的侵蝕。2.加大整治營業性舞廳、電子游戲室、臺球室及網絡、書刊、音像制品等力度。3.各級黨政府、社會有關人士等在對教育投資的同時,既注重學校的外在形象,更應注重學校的內部結構,從而使學生在校有空間學,有東西看,有條件玩。
(二)家庭方面
1.作為家長,首先要營造和睦的家庭環境,盡量避免或減少孩子心靈上的創傷,因為家庭關系對孩子的影響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強烈的。2.控制孩子的零花錢,讓他們沒有機會去接觸那些成人娛樂設施,多給子女心靈上的關懷教育較之多給兒女們一些物質金錢的關照顯的更為可貴。3.父母及學生的親屬要教給學生以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勤奮好學、助人為樂、團結互助、報效祖國等優良傳統和精神,培養子女自強,自立品質,讓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4.如果發現孩子成績有所下降或是出現違紀現象,不能簡單粗暴的斥責或打罵他們,而應積極主動地與校方聯系,配合學校對孩子進行教育。選擇正確的教育方法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和嚴重后果,使他們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三)學校方面
1.積極爭取上級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等的支持,積極穩妥地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因地制宜地開設學制較短、實用性極強的學科專業,讓學生滿懷需求入學,真真正正學到知識和技能而去,為家鄉經濟的建設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下大力氣加強學校實驗、實習、見習等設備設施的投入,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學校應引進競爭機制,選拔出職業素質較高、知識豐富、教學方法靈活新穎的教師。強大學校的師資力量。
4.組織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第二課堂活動是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作為思想活躍的小學生不滿足于課堂接受,而企望通過課外活動或有參與實踐的機會來獲取其需要,印證所學的知識,這就大大激發其學習動機。? 5.運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方法。得當的教學方法,對解開學生的思想疙瘩,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6.老師對于有厭學情緒的學生不能不聞不問,更不能橫眉冷對,厲聲呵斥,那樣只會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越來越討厭學習。作為人民教師應該多與他們交談,找到他們厭學的根源,幫助他們找回學習的自信和興趣。
綜上所述,當前小學生厭學心理的成因是錯綜復雜的,解決厭學心理問題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相互滲透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合理選擇或綜合運用,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多管齊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幫助學生克服厭學,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共同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對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厭學學生要進行個別心理輔導,以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調整學習心態,使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對待學習。60B71807-F245-4A02-AB3D-7C8CE4A124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