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
一、誦讀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把語文要素和人文內涵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部編語文教材從三年級開始,便增加小古文的教學,從教學中看,教師感覺學生興趣濃厚,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二、誦讀目標
1.興趣
通過誦讀經典,激發學生對經典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積累,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
2.模式
通過經典誦讀的開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簡單可行的誦讀模式,讓經典誦讀成為學校的一種文化,一種課程,讓學生“腹有詩書氣自華”。
3.傳承
通過誦讀經典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經典文化,接受人文熏陶,傳承和發揚經典的精髓。
三、誦讀教材
根據每個年級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列出了《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世說新語》《笠翁對韻》《弟子規》《孝經》《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也包括《四書五經》及諸子學說、中外名著等幾十種經典傳世作品。
四、誦讀實踐
(一)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主要進行了以下工作:
1.形成課程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教材選定之后,為了保證課題的順利開展,在不占用其它課程課時數量,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情況下,學校開設20分鐘的“微閱讀”課。
2.課堂研討
如何上好經典誦讀課呢?語文老師進行了課堂研討,經過初步探索,探索出以下幾種誦讀形式:低年級以老師領讀、音頻領讀、師生對讀、生生對讀、小組接讀等形式為主,來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三四五年級以學生自讀、小組接讀、小組賽讀、教師檢查讀來促進學生讀中悟情,情中感意。為了更好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老師又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配樂吟誦、表演吟誦、配樂吟唱等,一些經典的典故故事,還引導學生編成話劇進行表演。
3.時間保障
為了保障課程有效進行,校長、業務校長親自巡課,記錄上課情況,并把結果納入老師的考核,作為評優樹先的依據。為了鞏固誦讀成果,教師充分利用課前候課的二分鐘、放學路隊等瑣碎時間,進行見縫插針式的誦讀,鞏固誦讀效果。現在,我們的校園里,時時有誦讀聲,處處有誦讀影,誦讀已經成為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二)活動促進
在經典誦讀實踐過程中,從班級和學校兩個層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來推進經典誦讀的落實。
1.學校活動
經典文化節。學校舉辦全校“經典文化節”,全校學生都可參加。“經典文化節”內容豐富多彩,分四周進行,每周一主題,第一周誦經典、第二周畫經典,第三周展經典,第四周創經典。
(1)誦經典就是誦讀經典,可團體參加,也可個人參加,誦讀形式靈活多樣,可配樂誦讀,表演誦讀。
(2)畫經典。進行詩配畫、為名著畫連環畫、給故事畫插圖等活動,學生提交作品,由學校組織專人進行評獎。
(3)展經典就是展示同學們在經典誦讀中成果,展示內容為摘抄、筆記、手抄報、思維導圖等。
(4)創經典:在大量誦讀的基礎上,鼓勵和指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仿寫和改寫。或仿寫五言、七言、長短句,也可仿寫、改寫小古文,名著片段。
(5)經典誦讀大賽。學校每學期舉辦經典誦讀大賽,同學們可以吟經典、誦經典、唱經典、演經典。學校安排專人組織評選校級“誦讀小明星”“誦讀明星班”。
2.班級活動
班級活動以老師檢查落實為主,每月一次集中盤點大誦讀,隨機點讀、菜單式點讀,檢查學生的誦讀情況,并記錄在誦讀檔案里。為了激發誦讀的積極性,班級每天安排一名學生發送自己的誦讀視頻,老師每周從中評選一名誦讀小明星,并把他的誦讀視頻推薦到學校公眾號,讓學生體驗的誦讀的自豪感。
通過學校、班級兩個層面的活動,既檢測學生誦讀效果,又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很好地推動了我們課題的實施。
五、誦讀成效
1.成長學生
(1)學生誦讀興趣、誦讀熱情空前高漲
通過近一年多的經典誦讀活動,和活動前相比,大多數學生的誦讀興趣明顯增強,很多學生以前不讀經典或只讀老師要求背誦的必背古詩,但現在所有學生的誦讀量、背誦的篇目都比以前有了較大的突破,平均每位學生每周都能背誦多篇古詩或小古文,而且已經逐步成為學生的習慣。學生誦讀經典以來,課外閱讀時間多了,低年級學生識字量擴大了,高年級學生知識儲備量明顯提高,閱讀、寫作能力有明顯提高。
(2)誦讀習慣逐步養成
學生逐步養成了每天誦讀、理解的良好習慣。經典誦讀活動也得到了家長們的支持,家長們也意識到了經典誦讀活動對學生身心成長的重要性,很多家長參與并能配合老師指導、督促學生在家的誦讀,促使他們養成每天誦讀經典的好習慣。
(3)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整體提升
通過經典誦讀活動的實踐,學校已經形成了經典誦讀的氛圍,學生誦讀的興趣濃厚。不僅提高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而且欣賞和審美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時,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受到長期熏陶,健全學生人格,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文基礎。
2.成就教師
在研究與實踐中,教師認真的實踐與探索,總結出了經典誦讀的許多好的組織形式和指導方法,獲得了許多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在轉變自己教學觀念的同時,使自己的教學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促進自我閱讀,開闊視野,提升能力。濃濃的書香氣息,使教師們不斷的成長。
3.社會認同
我們開展的經典誦讀實踐活動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同,贏得了廣泛的關心和支持。許多家長更重視孩子的經典誦讀,給孩子購買大量的閱讀書籍,和孩共同閱讀、背誦經典,共同沐浴燦爛的文化。
經典的誦讀不能奢求孩子現學現用、立顯奇效。它應當是個不斷熏染的過程,要通過誦讀把文化的基因傳承下來。讓那些博大精深、睿智宏偉的思想,隨著歲月的流逝和學生閱歷的增加而慢慢釋放出濃醇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