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
摘要:溫家寶總理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出“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肯定了教育在國家發展的重要地位。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明確要求建設高水平、高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注重學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習慣的養成,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的支撐。從教師德高望重表率、關注學生內心成長、教師自我關注等三個方面入手,具體闡述師德建設在國家教育建設過程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推動中職教育“立德樹人”穩健發展。
關鍵詞:教育? 師德? 師德建設
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育人方式,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推動職普融通,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并對各級黨委和政府提出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為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① 近期關于加強師德建設之風在各級各校領導高度重視下,由上至下遍及校園。中國教師隊伍在德育春風沐浴下,如雨后春筍漸入佳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從師德開始,這是教育界重大舉措。讀書看報活動在校園如火如荼般展開,關注教師內心成長,關注教師德育情操的教育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最隆重的活動之一,為加強未來教師隊伍的建設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為中國教育開創了專業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先河!
一、德高望重是教師隊伍的表率
學校教育,教育為先,教師的品德更是撐起學校教育的脊梁。從孔子創辦學堂到現在,教育經歷了私塾到公辦的歷程。“學高為師、行正為范”是師范類院校的座右銘。教師里來被人們冠以“靈魂工程師”“辛勤的園丁”“燃燒的蠟燭”等美譽,更有詩“蠟燭成灰淚始干”來形容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人們從未懷疑過教師的道德標準,甚至因為職業的原因,教師的光環讓人們無法懷疑教師職業道德的高尚必須與生俱來。直到近年來,網絡的飛速發展,媒體的頻頻關注,“教師”這一形象逐漸被搬上臺面,社會的陰暗面和個別教師有損師者形象的事例被曝光,人們才逐漸意識到師德建設是多么重要!
教師也是凡人,必然具有凡人擁有的優缺點,當缺點被放大,優點蕩然無存的時候,師德的約束便不復存在。當今社會,智商高者比比皆是,而情商呢?在經濟建設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的道德底線被扭曲了,一切向錢看的結果,就是社會道德缺失,私欲橫流!德高,指的是思想品德崇高的人,這樣的人沒有私心,一心為公。孫中山、周恩來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們也是從學校走出來的領袖,沒有德高望重的先生引導,高尚情操何在?因此,面對人心浮躁的現實社會,只有品學兼優的人,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社會棟梁,只有德高望重的學者型教師,才是培養創新性教師隊伍的領軍人物。
二、關注學生內心成長是師德建設的具體體現
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校教育實施的對象。學校教育除了智力引導,更要加強學生內心世界成長的輔導。師德建設不能停留在口號上,具體實施過程就是伴隨著學生學業的成長,關注其心理發展進程?,F在的學生大多屬于獨生子女,中國父母“窮自己也不能窮孩子”的心理,使得學生物質欲望的需求日益膨脹。父母無法指導孩子思想成長,簡單待以滿足孩子物質需要,無法適應發展期孩子的心理需要,一旦引導不當,必然產生心理問題。比如亂花錢、不尊重父母、追求物質享受、無心向學等等。輔導問題學生,很能考驗教師的心理承受底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被溺愛下的孩子除了會花錢,學習成績不怎么樣,但聰明、記憶力好,就是不愿意花時間在學習上,自己也無法意識到問題所在。因此,選擇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選擇恰當教育時機,需要教師持之以恒的愛心教育,才能真正體現師德教育滲透的價值所在。
三、教師自我關注師德建設的成長是師德建設最有效的保證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只有堅持不懈的提高教師個人修養才能保證師德建設的持續性和有效性。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僅具有嫻熟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是不夠的。師范院校的畢業生到學校任教,只能說明該生具備了教育人的資格,但并不代表該生的師德建設就不用再提升了。師德建設是繼續教育的范疇,是一名優秀教師的根本。人類的思想是人類行為的起源,從這個角度講,教學的觀念往往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師,思想是教育行為的主導因素。②因此,更要加強師德建設自我關注。專業為教學服務,師德服務于學生,學校教育離不開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教師群體。當教師隊伍師德高尚,何愁培養不出品德合格的學生?當教師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的教學舉止,怎能不感染受教育的學生?社會需要德高望重的師者,更需要品德合格的學生。作為未來師資培訓的我們,更該主動提升自己的師德風尚!
結語:
師德建設是學校教育的一面旗幟,是當今社會改變經濟發展、人心浮躁的關鍵?!皩W為人師,行為世范”。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③我們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的人都來關心師德建設,并不是說師德建設已經到了危險的時候。少數的不正師德之風并不代表廣大熱愛教育事業的我們,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師德威望是每一個為人師者必須的素養。我們該時刻謹記和落實溫家寶總理的教導:“教師不僅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不僅要注重言傳,更要注重身教。必須更加重視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大精神的通知? ?http://www.chinazy.org/info/1014/7149.htm? ?2021:5.19
【2】金鐵霖、鄒愛舒著 .金鐵霖聲樂教學藝術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8: 137
【3】http://www.gov.cn/ldhd/2010-08/31/content_1692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