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仁春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徑。為了構建有效的數學課堂,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作好教育教學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同時,還要必須認真研究數學教學的各種規律,使兩者有機結合,探索形成適應當代學生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互助、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有效課堂。
關鍵詞:課堂教學初中數學有效課堂
一、更新教育觀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與學的過程
新課程背景下,老師的角色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變了,我們對有效課堂關注的重點也要改變。新課程要求學生全員、全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與學活動,學生的情緒狀態要關注,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生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之中,并能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對學習能保持較長的注意力,要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另外,課堂上要善于換位思考、轉變老師與學生的角色。
例如:教學“畫軸對稱”時,讓學生自己閱讀畫圖形軸對稱的方法,然后告訴老師畫圖形軸對稱的步驟,學生一邊說,老師一邊畫,共同完成。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以后在閱讀教材時能夠讀中有思,思中有讀。在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質疑,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二、努力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中,利用富有興趣的故事來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情趣,激發探索的欲望,自然而然就會促使學生帶著問題積極參與學習過程之中,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講授“角平分線性質定理的應用”時,我是這樣導入的,首先提出幾何引言中的:“要在河邊修建水泵站,分別向甲村、乙村送水,水泵站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一樣長?”同學們對這一早已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積極思考,互相商討并嘗試解決。通過這樣引入,使學生對數學有了更深刻地認識。
三、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教師要改變以傳道,授業,解惑為主的教學方式,以開放、寬容的態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導學生投入充滿著探索性和挑戰性的學習活動中去,讓學生自主探究是有效課堂的重要保證。
例如在進行垂徑定理的教學時,我是這樣進行的:
1.讓學生動手
發給學生每人一張白紙,要求學生自己畫一個圓,然后在圓內畫出自己喜歡的弦,然后將弦的兩端對折,將折痕作為弦的對稱軸。
2.思考討論
(1)折痕(直徑或半徑)與弦,弧各有什么特點?
(2)從對折后的圖形中你發現有相等的線段和弧嗎?并把你的發現寫出來。
(3)畫圖時,知道什么條件?你得出的結論又是什么?
3.檢查學生動手討論的結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結果回答問題)
4.讓學生總結出垂徑定理的內容
教師再作簡要的補充。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認真討論,學習積極性很高,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很容易地掌握了垂徑定理。這樣,通過自學讓學生感知教學內容,逐步掌握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從而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強化教學效果
練習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形成熟練的技能和技巧,而且對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提高起著重要作用。鞏固練習要遵循以下幾點:
1.練習要有目的性
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
2.練習要有層次性
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教師要根據教材本身的邏輯性,以及學生的認知的有序性選擇練習題,應該做到由易到難、以簡馭繁,既有坡度又有廣度;二是教師對練習題的設計要有梯度,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優秀生“吃得飽”,而且要有拓展性的問題設計,提供優秀學生的發展空間。
3.練習要有多樣性
針對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針對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選擇題;針對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同時,練習時教師應關注練習中快速反饋,教師要當堂反饋及時給與激勵性的評價,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予以糾正。
五、規范作業書寫,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需要做的是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復、機械、無效的作業。教師精心地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作業,創新作業批改形式,發揮作業批改中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師生心靈交流的激勵性作用,作業及時評價,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發展的作用。我在實踐中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加強教師作業布置和批改情況的檢查和講評,組織作業設計研討,開展優秀班級作業展評等措施,推進作業設計的優化,使教師形成自主設計高質量作業并及時批改評價的良好習慣,不僅要鼓勵學生學業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教師適當地激勵,正是為實現全體學生有效學習,為實現課堂有效教學作準備。
總之,我認為在有效課堂實施過程中,教師作為引領學生進入有效課堂的媒介,激發學生融入智慧與智慧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交融之中;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自己的尊嚴,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長,讓學生在學習的長河里遨游。
參考文獻:
[1]張繼華.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之我見.科學大眾,2009,(03):30.
[2]陳勇勝.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與思考中國校外教2009.S1
[3]夏宗林.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文理導航(中旬)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