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美妃
摘要:學習是一個長年累月的過程,如果需要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中,則需要大量的文學積累。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見寫對于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寫,有利于學生鞏固新知;寫,有利于提高學生文章創作能力;寫,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寫,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見解力。
關鍵詞:寫? 語文教學? 重要性
近年來,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語文教學在不斷地更新換代,一些問題雜然而前陳著。在語文教學中,一些老師只注重聽說,而忽略了“寫”,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中必不可缺少的手段,而“寫”是用筆頭說,把學到的知識記載于紙張上——給他人瀏覽,這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 ]巴金曾說過:只有寫,才會寫。老舍先生也說: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 ]由此可知,寫對語文教學非常重要。
一、寫,有利于學生鞏固新知
學習語文,“寫”要相時而動。一節語文課上完,有些學生或半理解所教授的內容,或一頭霧水,不知其所云。這是為什么呢?一些學生認為自己理解能力強,上課只聽,不寫,這在短期記憶是有用的,但上完一堂課后,難免會有遺漏或者錯誤記憶摻雜其中。所以,及時“寫”對于學生來說是必需的。課堂上,老師講解的內容要條理清晰地記錄下來;課下,做好查漏補缺的工作,加以自己的見解,那么,學習的新知識又得到一次鞏固,有事半功倍的成效。我曾經做過實驗:把當天學過的詞語,設置成一次臨時課堂測驗,同學們通過這種即學完就當堂寫的方式,對于這些詞語的記憶尤為深刻;如果我沒有要求寫,只是讓他們回去記憶,第二天所取得效果極其差。不過如果讓他們回去寫,第二天再考察,結果也只是差強人意,或許也跟“寫”的方法有關,所以“寫”也是講究技巧的完成。
二、寫,有利于提高學生文章創作能力
人們常說,一件事做多了,便會熟能生巧。語文的學習,亦是如此。對于一篇佳作的誕生,首先要確定它的主題,其次把大腦中閱讀過的大量知識學以致用,讓它們在筆中綻放語言之花。華東師范大學張維教授曾說過:“學語言有一個從‘死’到‘活’的過程。死記硬背到一定程度,便會‘死’去‘活’來。所謂‘死’就是原始的語言積累,創建個人的語料庫,語料豐富了,一旦掌握了運用技巧,就能隨意提取,運用自如,‘死’的語言材料便‘活’起來了。”[ ]我曾教過一名學生,他語文基礎不差,不僅能正確拼寫出生字詞,也能口頭流利地表達文章大意,但寫作水平并不高。究其原因,人都是有惰性的,他懶得抄寫課文中的優美語句,亦不想積累四字詞語,更不愿對板書進行整理。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導,他的寫作能力有所提高。在他的作品中,時常能看到讓人眼前一亮的句子。故此,多“寫”對于小學生來說,是較為有效地提升個人創作能力的手段之一。
三、寫,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出“學習通過寫作”的口號,覺得應將寫作看成獲得知識的來源之一,推動對已學知識的使用,從而可知,寫作是提高學習效率卓有成效的途徑。在古代,沒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學生朝夕吟誦后,就開始寫,直至貫穿文章的大意,進而達到無師自通,這不可不謂之笨辦法,但也卻是那個時代特有的、行之有效的最快學習手段。當代小學生鮮少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那么如何將知識從被迫接受到主動接納呢?可以用“寫”來幫助學生記憶。我在上新課前,會讓學生提前預習,瀏覽課文,把生字注上拼音,組好詞語,并且通過閱讀課文,把不理解的內容劃出來,而且在優美詞句旁寫上自己的見解。等到上課時,學生們的積極性高,百分之七八十的學生能把預習過的生字詞正確的書寫出來,而通過解決學生的不明之處,他們對課本內容有更深的理解,進而大大節省了講課時間,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去汲取豐富的知識。
四、寫,有利于提高學生見解力
1987年,文學大師梁實秋先生在接受丘彥明記者采訪中提到,他在學校上國文課時,老師讓他們讀古文,大部分選自《古文觀止》《古文釋義》,講解之后要他們背誦默寫。[ ]這教學方法好像很笨,但不可否認,這種方法讓他認識了中文文法的要義,也獲得濾詞煉句的方法。可見“寫”有助于學生認識語法規律,提高學生的見解力。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完整的語法概念,寫作文時,容易把口語化的文意直接譯成書面語,讓人哭笑不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因此,讀書、抄寫,就成了他們獲得基礎語法的有利法寶。美國作家海明威說,當寫得越多的時候,才越懂得怎樣寫。[ ]比如,背誦的名作名篇多了,注解也寫多了,那么一些素材和妙語也會在心底留痕,等到寫的時候,那就一氣呵成,佳作自是水到渠成。
總之,在教學中,適當地運用“寫”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內容的記憶。“最淡的墨水,也不下于最強的記憶”,可知,寫的作用不可忽視。寫是培養學生自主創作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在寫作中,不僅可以引經據典,還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寫出一篇出色的文章。寫講究技巧,對于學生而言,不僅要多寫,還要有明確意義地寫,不可只做“搬運工”。寫,不但是教學中的一部分,還是它讓學生充分地利用學習時間,提升了理解力和感悟力。習作課作為一門課型,在得到充分地運用后,以創新和感悟為主的課型將得到環節上的深化。葉老說:大凡傳授技能技巧,講說一遍,指點一遍,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受教育人多多練習,硬是要按照規格練習。[ ]可見,寫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因此,學生在學習時,要重視寫,為學習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