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云
四中依山傍海,風景怡人,支教經歷,平淡但也很充實,本人付出著也收獲著快樂。“使人成熟的,并不是歲月,而是你的經歷。”一年支教生活之點點滴滴讓我更加明白自己未來從教生涯的教學方向,也更加明確了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和作為一個老師肩上的責任和義務。下面我就支教經歷作一個總結:
一、服從組織安排,盡職盡責工作
2021年8月1號到縣教育局提交報名表,云霄一中辦公室審核,吳云校長批準,縣教育局安排對口支教學校,本人9月1號開始了為期一年的云霄四中支教之行。
開學一個月后,很多事情終于厘清,想想這樣也好:一是因為學校組織需要,我由原來的學校到現支教的學校工作一事,前后困惑了我半年,終于得到解決,過程雖談不上刻骨銘心,但也令人難以忘懷;二是,我終于結束了從重點中學重點班稍微帶有內卷的工作模式,到新學校接手基礎很薄弱又不怎么喜歡讀書甚至被別人認為貌似得放棄的班級,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三是與之相應的,我終于可以晚一年使用統編高中語文教材。
報到時,學校領導給我安排了高三(2)班、(5)班的語文學科教學工作,每天兩節,同時兼任原單位云霄一中的生管工作,一周負責兩晚的學生查鋪工作和A棟樓道衛生的管理。一中吳云山副書記跟我說,“宿舍管理是一塊時間長任務重的一項工作,會比較辛苦。”有天我感冒了,家中小女摸摸我的額頭,說著要給我按摩,“媽媽你要去幾中啊?”
雖然支教四中,但仍奔波于一中、四中兩所學校,四中離家15公里,要跑幾趟就變很長了,所以后面我就買了一輛代步車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其次是天氣問題,四中由于是在海邊,冬天風很大,嚴冬酷寒,比城里冷很多,每天都要在寒風中來回幾次,如果遇上下雨就更麻煩了;再次是學校學情有變化,鄉村中學自然不比縣重點,首先學生的學習動機就不夠,加之農村中學很多學生家長外出務工,學生疏于家庭教育,文化基礎可能不怎么好。我們經常提及要入鄉隨俗,到什么樣的山頭唱什么樣的歌,但是多年的自律仍在不斷提醒我:與其哀嘆鄉鎮中學高中生文化底子不佳,不如直面現實解決實際問題。
我總是安慰自己,鼓勵自己,“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二、與同事和睦相處,樹立主人翁意識
云霄四中,倚窗見海,推門是山,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原野村居,偶爾動車聲響一嘯而過,抬頭四望,神龍不見首尾,陳副笑談一指,才見動車電線隱現山林小道。下課之余,
見著寫一手好毛字的方進永老師,甚是歡喜。聞道在先術業專攻的他,平易近人,慷慨教習毛筆運筆書寫技巧,“書法之道在于樂趣,在于內心的充盈”,快退休的他讓我重新認識“活到老學到老是硬道理!”
四中領導,給我的感覺就是工作嚴謹認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張福生校長。記得剛到四中那幾天,我七點半趕來學校,遠遠看去,只見一個老師彎腰下去,撿起地上的紙屑,扔進框中,走近一看,才知是學校校長,驚訝之際也由衷感到尊敬。后來我經常在高中樓四樓看到,也是他和值日學生一起為我們創造整潔美好的學習環境。帶班晨讀的時候,發現樓道走廊地上有紙,我下意識低下撿起扔進框中,這個習慣讓我感覺自己就像在我的母校云霄一中一般。12月26日,一中陳光輝副校長帶其他六名支教老師過來,我先他們四個月下來,環境比較熟悉,端茶倒水,原單位同事如若好久未見的家人。四中陳輝宗副書記和一中陳光輝副校長交流這屆高三的教學情況,場面談不上宏大,但氣氛也是頗為熱烈。
我用心參與語文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的講座,聽課、評課,和黃呈祥老師探討如何幫助后進生解決學習興趣問題,平時有空就研讀教學論文,并撰寫部分心得。12月2號那天校級公開課《古詩鑒賞之解題技巧》,當時來聽課的老師多達30人,課后同事方耀新老師和李靜老師給與我實際而中肯的的評課和建議,對我個人的成長幫助很大。
三、踏踏實實教書,全心全意育人
“事實上,這一屆的高三也不容易!”10月2日在四中高三復課準備的會議上,張福生校長如是說,“這一屆的畢業班可以說是命途多舛,歷經兩次疫情停學,到今天,也是復課第8天而已,又停了半個多月。”
第一次疫情從高一上寒假開始,春節武漢封城那一陣全國最揪心的時侯,一直到高一下學期五一放假回來,可以說是史上最長假期。那時候有的有上網課,有的可能沒有,就是老師按時網上授課,學生也未必都很用功。在我們自己原來的學校帶的學生應該說文化基礎都比較扎實,老師吩咐的事情也很配合,接手四中高三(5)班從學初到開學三周,發現他們就是很簡單的語文知識點比如《赤壁賦》、《師說》、《琵琶行》、《勸學》都記不住,甚至一片空白,上課睡覺、玩手機……
以前帶過這些學生的同事提及此事也是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選擇高職班的都是不想讀書或是成績不怎么好的。”我深刻感受到,一個農村中學普通教師的無奈……我困惑之余咨詢縣教育局教研員方淑惠老師和我們原學校的備課組長郭澤華教師,他們給我的建議就是落實基礎,“簡單的事情反復做,不怕做不成。”
為了更好在鄉村中學進行語文教學,本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其一,本人先讓學生寫一份自我介紹,包括家庭成員、興趣、愛好以及自己今后的人生規劃等,基于自己了解到的學情,本人分批找這些不怎么愛理人被人習慣稱之為“問題學生”的同學促膝談心,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闡明未來生活的可期待性與當下高考競爭的嚴峻形勢,讓學生有目標又有憂患意識,并聯系他們的父母,家校形成合力,共同督學促其進步。
其二,接受班主任老師的建議,讓學習比較自覺又有組織能力的幾個女生來擔任值日班長,晨讀領讀,抽查背誦,對改組里成員的默寫作業,出謀劃策,齊抓共管,及時了解學生動態,形成良好的班級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三,勤問學習缺乏自律自覺的同學,加大管理力度,讓學生能每周必讀45分鐘課外書,促成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建立賞罰制度,提高學習積極性。
通過一個多月的磨合和相互適應,我發現平時沉默寡言的單親孩子秀芳臉上漸漸有了笑容,留守娃子窈媛把卷發綁起來了,而且不再涂口紅了,她們的朝氣和活力讓我倍感欣慰。
在我7點半感到班級的時候,到3樓轉臺,遠遠就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那是科代表煒澤在領讀……
四、夯實基礎, 查缺補漏
本人在復習《勸學》這篇課文時,黑板留出5個版塊,請5位同學分別到上面分享自己收集的有關這篇課文的文言知識點,包括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特殊句式。語文課堂中所教學的知識技能方法如何應用到我們學生的考試和日常語言生活中去,學以致用,相信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關注的問題。由于是臨時接受的高三畢業班,面臨的也是馬上得參加考試的要務。復習課是很必需的。學習古代文學作品,能夠翻譯文本,梳理文言知識還遠遠不夠,挖掘學習需要,分析學生想知,分析哪些地方學生是可以自行梳理知識點的,哪些地方是學生不能理解體會不來的,設計教學進行預判,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詩歌鑒賞題,學生由于年紀尚小閱歷較淺無法與作者共情的,不能夠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這種可能出現的“讀不懂”的現象,教師應該要先進行預判,并做出充分的方案來解決問題,也應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我們的支教隊員各有所長,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結合當地的教學條件,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素養。支教的意義是雙向的,一方面是老師傳授知識,陪伴孩子成長;另一方面是孩子反饋給老師的求知進取,感恩上進,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四中同事的熱心幫助讓我覺得暖心,班主任廖敏芳老師熱情大方,酷愛運動,教學之余,我們常常探討健身提高抵抗力的問題,支教之行我結交了很多的朋友。
四中給孩子打造一個愛的天地,感謝支教,讓我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感謝帶隊的學校領導和四中學校領導同事的關心和幫助,一年的支教生活已經過去,,當四中師生目送我們團隊時,我真誠的道聲”謝謝“,帶著這份感恩的心,我們開始了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