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教學內容:
青島版六年制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26~29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理解算理,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利用點子圖,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理解算理,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在相互比較中自主掌握優化的方法.
4.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乘第一個因數的末位得多少個“十”,乘得的數的末位要和因數的十位對齊。
教材與學情分析
“兩位數乘兩位數”是青島版六年制教材三年級下冊的內容,是在兩位數乘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起始,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學生已經學過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經過一定的引導,學生有能力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計算,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材料,利用多種手段啟發學生整合舊知、推出新知,把算理和算法加以提升,到三位數乘兩數的時候就可以將方法遷移過去。
設計理念:
計算教學的核心是處理好算理和算法的關系.
(1)算理和算法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算法主要解決“怎樣計算”的問題,算理主要回答“為什么這樣算”的問題,算理是計算的依據,是算法的基礎,而算法是依據算理提煉出來的計算方法和規則,它是算理的具體體現,算理和算法是計算教案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兩個方面。
(2)要正確處理好算理與算法的關系,就應引導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自主地生成算法,在算法形成與鞏固的過程中進一步明晰算理
算法的形成不能依賴形式上的模仿,而要依靠算理的透徹理解,只有在真正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堂握算法、形成計算技能,才能算是找到了算理與算法的平衡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一)復習:1.23X10和23X2是怎樣口算的?
2.23X2怎樣變成豎式的?
2. (1)請同學們在點子圖中圈出示出9╳4并說說你的想法。
師生交流,教師結合課件展示圈的過程。
(2)圖中圈畫出部分可以用哪個算式來表示呢?
師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這個算式(12×10)用口算算結果。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復習用點子圖解釋乘法算式的意義,既可以讓學生直觀感知點子圖,也可以喚起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為學生用點子圖探究計算方法做鋪墊。)
(二)同學們觀察課本26頁美麗的街心花園圖,根據圖中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
1. “保護環境“花壇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2.”街心噴泉里“一共安了多少個噴頭?
3.”美麗花園“花壇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保護環境“花壇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學生根據課本情景圖列出算式:23×12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情境引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通過梳理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為下面學生自主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方法提供依據。)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一)估算
估算出23×12的得數。
1.小組交流討論,你是如何估算的?
2.班內同學分享23×12的估算方法,讓學生先估一估23x12的得數(學生估算的結果可能是200、230或者240.)
(2)引導學生想一想:23x12的實際得數比估算出來的數大還是小為什么(三年級學生估算能力比較弱,如果不知道怎么估算時,可以引導他們根據情景這樣想:如果每排20盆,那么12排有多少盆?或者每排23盆,如果有10排,那么一共有多少盆?然后問他們結果比實際的多還是少?少算了哪些?)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估算目的是引導學生聯系上節課所學的兩位數乘整十數來分析23乘12的計算方法,為他們探究新算法找到切入點。用估算的方法來確定積的大致范圍,還可以幫助學生驗證計算的結果,培養學生用估算驗證的意識.)
(二)口算
(三)(1)師:根據算式23×12在情景圖中的含義,你算一算它的準確得數是多少?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師巡視指導.(老師對個別不會的學生啟發引導。
(2)師生反饋,交流算法.學生可能會出現的算法:①23x10=230 23x2=46? ?230+46=276 ② :20x12=240? ?3x12=36? 240+36=276
在全班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點子圖圈一圈,算式算的每一步和點子圖中的哪部分對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運用點子圖揭示算理,讓學生直觀感知,明確每個算式對應的數量,用點子圖幫助學生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生長點在于分,分的目的在于轉化,即把舊知識轉化為新知識,從而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
(三)筆算
讓學生把上面三個橫式分別變成三個豎式,然后讓學生們去嘗試將三個豎式再合并成一個綜合的豎式。
(四)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討論總結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回答預設:(1)先用一個因數的個位去乘另一個因數,再用它的十位
去乘這個因數。
(2)乘的時候,相同的數位對齊,個位乘時要和個位對齊,十位相乘時一定要和十位對齊。(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了知識建構過程的梳理,進一步明確算法。)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四、全課總結
請你說一說,這節課上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學生暢談收獲。教師適時指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總結提升兩位數
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本節課收獲,關注知識、方法和學生的感
受:培養了學生梳理知識、概括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