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曉燕,鐘彩紅,楊玉明,蔣 智,賴相存
(賀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廣西賀州 542800)
腦梗死又被稱為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致死率、致殘率都較高,但若在早期通過診斷發現或者病發便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干預,病情往往可以得到較好的控制,可減緩神經功能受損的進度,最大程度地延長患者的生存率[1]。目前在臨床中,可選擇的治療方式較多,但就效果而言,治療兼護理的聯合治療方案最佳,其中,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和全面護理的應用較為廣泛[2]。本研究旨在探究該治療和護理方式在超早期腦梗死中對臨床療效、纖維蛋白原(FIB)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水平的影響,選取80例患者展開分組調研,相關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賀州市人民醫院接受診斷治療護理的80例超早期腦梗死患者為觀察對象,依據病例序號的奇偶數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42~67歲, 平均年齡(51.85±4.47)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42~68歲,平均年齡(52.16±4.42)歲。本次研究已獲賀州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研究批準許可。患者家屬對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簽署研究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超早期腦梗死臨床診斷標準[3]者;②接受治療前1周內未服用任何可能會影響本次治療效果藥物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其他嚴重器官功能障礙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惡性腫瘤)者;②精神狀態異常或存在溝通障礙的患者;③妊娠期或對本研究藥物存在過敏 史者。
1.2 治療和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采取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注冊證號S20160055,規格:50 mg)靜脈溶栓治療,用法用量:靜脈注射,無菌條件下將藥物用注射用水溶解為1 mg/mL或2 mg/mL的濃度,配制好的溶液可用滅菌生理鹽水(0.9%)進一步稀釋至0.2 mg/mL的最小濃度。先注射10 mg,隨后1 h持續靜滴50 mg,之后每30 min靜滴10 mg,總劑量為100 mg,在3 h內注射完成。
觀察組患者均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結合全面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①健康宣講,多給患者及其家屬普及早期腦梗死相關病理知識,告知其此病可控可治,并對其講解治療結合護理的重要性,增強患者對后期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②環境衛生管理,定期打掃病房,做好消毒通風,定期更換床單被套和病服,做好患者的個人衛生;③身體指標監測,嚴格管理患者的身體狀態,密切觀察記錄其心率、血壓、血糖、血脂以及FIB、APTT等凝血指標,一旦發生異常需立即告知醫師并協助其進行緊急處理;④心理護理,對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做詳細評估,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指導,降低患者因疾病所致的心理壓力,緩解其焦躁、恐懼等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和配合度;⑤藥物和飲食指導,指導患者按照正確方式服藥,糾正其不良用藥習慣,在藥物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要密切注意患者用藥后的反應,便于告知醫師及時根據患者的病情調整用藥,確保其用藥的安全性;⑥飲食調理,給予低鹽、低脂、低糖飲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還要注意飲食和藥物的協調,避免兩者之間產生沖突;⑦日常護理,督促患者保持科學的生活起居規律,克服不良嗜好,在日常睡醒時不要急于起床,最好靜臥5~10 min后緩慢起床,以防體位性低血壓致腦血栓形成,平時適度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NIHSS)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4]和肢體功能簡化Fugl-Meyer(FMA)評定量表[5]來判定護理的效果。NIHSS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分值在0~42分,分值越高則神經功能損傷越嚴重;Fugl-Meyer(FMA)總分100分,<50分表示肢體存在重度障礙,50~84分表示肢體存在明顯運動障礙,85~95分表示肢體存在中度障礙,95分以上表示輕度障礙。治愈(治療護理后,NIHSS評分降低90%以上,FMA評分提高90%以上);顯效(治療護理后,NIHSS評分降低46%~90%,FMA評分提高46%~90%);有效(治療護理后,NIHSS評分降低18%~45%,FMA評分提高18%~45%);無效(治療護理后,NIHSS評分降低<18%,FMA評分提高<18%)。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護理前后的FIB及APTT水平,FIB采取全自動凝血儀(華西科創科技有限公司,型號:RAC-2800)進行檢測,APTT采取血液凝固分析儀(南京普朗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PUN-2048B)進行檢測。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作為檢驗樣本,將其按照3 000~3 500 r/min的離心率進行血清分離。FIB正常值參考范圍為2~4 g/L,APTT正常值參考范圍為男性:31.5~43.5 s;女性:32~43 s。
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采用日常生活能量(ADL)評定方法中的Barthel指數評分法進行評分,主要評分項目包括穿衣、洗澡、進食、修飾、控制大小便、如廁、上下樓梯等10項,總分為100分,低于40分:生活不能自理,41~60分:中度依賴,61~99分:輕度依賴,100分:完全自理,無需依賴。評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強,生活質量越好[6]。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計量資料(±s)做描述性統計分析,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計數資料做頻數表、百分率[例(%)]描述性統計分析,用獨立樣本χ2檢驗,檢測標準采用雙向95%有效區間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8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護理前后FIB及APTT水平比較 治療和護理后,兩組患者FIB及APTT指標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且觀察組的FIB水平低于對照組,而APTT水平高于對照組,數據經對比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護理前后FIB及APTT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護理前后FIB及APTT水平比較(±s)
注:*表示與治療護理前相比較,P<0.05。FIB:纖維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組別 例數 FIB(g/L) APTT(s)治療護理前 治療護理后 治療護理前 治療護理后觀察組 40 5.61±1.04 2.21±0.52* 34.83±3.27 49.14±6.03*對照組 40 5.58±0.98 2.69±0.84* 35.11±3.31 45.72±5.14*t值 0.133 3.073 0.381 2.730 P值 0.895 0.003 0.705 0.008
2.3 兩組患者治療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和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數據經對比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分,±s)
注:*表示與治療護理前相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護理前 治療護理后觀察組 40 68.93±7.21 90.15±8.84*對照組 40 70.20±6.94 87.36±9.05*t值 0.803 2.895 P值 0.425 0.005
如今,針對超早期腦梗死患者的治療原則為臨床治療輔以精心的護理干預,由于該病的發病人群年齡較大,身體承受能力較低,很多治療手段都受到一定限制,再加上從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的考慮,藥物便成為多數病人的首選[7]。阿替普酶是當前腦梗死患者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作為一種血栓溶解藥,其主要成分是糖蛋白,含526個氨基酸,可通過其賴氨酸殘基與纖維蛋白的結合,并將與纖維蛋白結合的纖溶酶原轉變為纖溶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標,尤其是可顯著降低患者的FIB水平和延長APTT時間[8-10]。
FIB作為存在于血漿中的一種蛋白質,是導致心腦血管發病的危險因素,它是凝血途徑的重要環節,并通過與血小板膜上受體相結合,最終可導致急性期冠狀動脈血栓的形成[11]。而APTT是在凝血功能檢查中經常被監測的一項指標,能夠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徑及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當患者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時,此項指標可根據凝血因子缺乏的嚴重程度,而呈現不同程度的延長,當此項指標延長超過正常上限2倍以上時,提示凝血因子嚴重缺乏[12-13]。對上述2項指標的監測糾正,能夠有助于臨床醫生隨時掌握腦梗死患者病情的治療進度,最終可起到提高治療效率的作用。依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和護理后,其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更高,FIB及APTT指標改善更優,生活質量評分更高,數據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該研究結論充分表明,在超早期腦梗死的治療過程中,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可以發揮出巨大作用,而通過健康宣講、身體指標監測、心理護理、飲食藥物指導及日常護理等全面護理措施可以對臨床治療起到良好的輔助效果,兩者相結合,治療和護理相輔相成,取長補短,有助于提高治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14-15]。
綜上所述,對超早期腦梗死患者采取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和實施全面護理能夠取得顯著療效,可以幫助患者更快穩定病情、恢復受損的神經功能、預防病情惡化,并且改善后期生活質量。可以考慮將本方法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