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翠玉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目標,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式也越來越關鍵。其中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十分適合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它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使語文教學氛圍更加融洽且生動,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知識,有效提升了語文教學質量。本文將簡要分析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方法措施
引言: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時不僅要考慮教學方式是否高效,還要考慮學生的性格與心理特點,保障所選擇的語文教學方式能夠更好的被學生所接受,進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情境教學法是目前應用的十分廣泛的教學方式,教師所創設的情景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發展非常重要。
一、聯系生活實際,再現現實生活
從小學語文教材所選用的課文不難看出,這些課文都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極大的聯系,而其用意不僅在于使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還在于培養學生日常生活的能力,增長學生的生活經驗。因此,教師在開展情境教學時,應將所創設的教學情境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面對更加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更快接受情境中的信息,同時發散自己的思維,回憶起自己與情境相關的真實經歷或心得,讓學生能夠更快融入情境之中。而在創設生活情境時,教師還可以有意融入一些生活中的事物或現象,以此來保障創設出的情境更加豐滿真實,從而帶給學生更完整豐富的學習體驗,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四季之美》時,為了使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四種季節各自的特點,領略四季之美,教師可以先用幾組圖片來引入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這樣幾張圖片:楊柳依依,柳枝下的水池正在泛起漣漪;烈日當空,蟬正伏在樹葉下乘涼;麥浪滾滾,金色的麥田一望無際;白雪皚皚,雪花在空中快樂的舞蹈。然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圖片分別對應哪個季節嗎?”通過圖片顯而易見的特點,學生可以很快將圖片與季節匹配到一起。然后教師可以繼續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可以代表四季的景色或事物嗎?”讓學生回憶自己的實際經歷,思考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學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觀點:馬路邊金色的落葉多了,這是秋天來了;天空越亮越早,這是夏天來了;穿的衣服越來越多,這是冬天來了.....這些回答可以激發學生彼此之間的共鳴,當學生分享完畢后,教師再讓學生分析各個季節的特點,結合課文總結四季之美究竟表現在哪,學生回答起來就會更加容易。
二、展開游戲教學,提升教學趣味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重,即使沒有教師的引導也能產生較強的探索意識,同時也比較好動活潑。雖然這看似是好事,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積極,但是小學生的自制力也較差,他們的注意力難以長期保持在一件事物上,因此即使他們有較強的探究意識,但也十分容易分散到別處。而為了有效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投其所好的為學生創設一些游戲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充分表達自己或探究知識,讓學生的注意力能夠牢牢的集中在課堂上,在語文課堂上獲得更多快樂與滿足感。游戲教學情境可以使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更加融洽且輕松,更好的實現寓教于樂,讓學生在享受游戲的過程中對語文知識產生更多認識與心得,在理解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充分放松體驗快樂,從而使學生能夠對語文學習保持熱情。
例如在教學《松鼠》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我是小松鼠”的游戲活動,讓學生自由選取課文中的一個片段或是一個段落,模仿其中松鼠的表現,看一看誰模仿的最像松鼠,誰能將松鼠表現的活靈活現。在游戲開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好需要的游戲道具,既可以讓學生自制游戲道具,也可以讓學生準備現成的游戲道具,借助這些游戲道具來更好的演繹松鼠的行為表現。到了正式游戲時,教師就可以讓準備好的學生先進行表演,然后讓其他的學生根據學生的表演判斷這是課文中哪一段的描寫,最后讓同學們一起進行投票,選出最會模仿小松鼠的學生。整個游戲教學活動生動而活躍,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游戲活動結束后再一一總結松鼠的特點,學生就可以信手拈來,保障了課堂教學效果。
三、完善教學設計,創設問題情境
在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習慣于運用提問來推動課堂教學進度,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教師提出的問題大都比較直接,學生并不需要過多的思考就能得出問題的答案,這樣的問題實則很難起到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更加科學、更加具體的問題情境,以此來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要保障問題不能超過學生的認知范圍,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快接受問題情境,在情境中理清解決問題的頭緒,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同時問題不能太過簡單,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到情境細節之中,這樣很難保障問題情境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珍珠鳥》時,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展示一張鳥類品種合集的圖鑒或視頻,其中要包括珍珠鳥,然后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這些鳥之中有你認識的嗎?你可以分辨出哪只是珍珠鳥嗎?為什么?”、“珍珠鳥與其他鳥有什么明顯的不同嗎?”學生在學習課文對珍珠鳥有所了解后可以分辨出珍珠鳥真正的模樣,而在與其他鳥類進行對比的過程中學生對珍珠鳥的特點則有了更深入的把握,同時也有了更多學習興趣,保障了課堂教學效果。
四、開展多媒體教學,提升教學效率
在情境教學中,教師還要利用上目前十分熱門的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更加直觀具體、能夠給學生感官帶來更多刺激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出情境教學的作用。古詩一直以來都是令小學生頗感吃力的學習內容之一,小學生之所以感到學習困難,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學生很難在腦海中還原出寥寥數語古詩所蘊含的意境,在后續理解古詩情感、分析古詩內涵上就顯得更加困難。為了改善這樣的現象,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將古詩蘊含的意境畫面直觀的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將畫面與詩句結合在一起進行理解與分析,這樣的古詩學習就能變得較為輕松,學生還能進一步享受到古詩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楓橋夜泊》時,教師就可以積極利用上多媒體播放視頻與音頻的功能,給予學生視覺、聽覺上的刺激,將古詩的“靜”與“動”直觀的還原出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生也能更深入的領略古詩所蘊含的美與內涵,整個教學過程輕松而生動。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情境教學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改善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還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促進學生身心都得到全面的發展。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靈活的進行情境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與樂趣。
參考文獻:
[1]古德英,牟六洪.情由心生,境在其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8(3)
[2]王九玲.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有效運用策略[J]. 華夏教師,2018(2)
[3]孟淑芹.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淺析情境創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