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卓妮
教育監督是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工作,其最重要的是相關教育部門發揮監督指導作用,盡到自己的工作職責,確保相關的教育規則和制度、相關決策以及工作的有效實施,確保教育質量。它在規范教育、促進教育改革、監控教育過程、提高教師素質、優化教育成效等各方面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高等教育發展的逐步深入和教育水平差異的加劇,高校相繼成立和完善。因此,教育指導在提高教師教育水平、促進學校課程改革、促進高中專業建設、優化高校教育成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對我國人才發展起到積極地作用,教師是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教學水平對學校管理水平、學生學習成果等有著重要影響。所以,在高等教育中確保課堂教學成果高效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高校終身教育可以提高教育質量。高校建立健全素質教育體系,是高校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環節,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教育督導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
一、教學督導運行機制的重要性
(一)教學督導是教育監督的堅實后盾
教學督導最早由教務處進行管理,此后,每所高校都設立了獨立的教育督導部門。教育督導管理機制比較完善,教育總監的職能和內容比較明確。教育督導在課堂評價體系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教育主管得到了教育領導的高度認可和重視。依托長春高校金融經濟,不斷推進學校教育和教育基礎建設,學校在原有督導室的基礎上,設立了由主管教育的校長直接指導的教育質量監督評價部,并設立了監督部、評價部、教育監督部[1]。通過教育形成問題反饋。規范、清晰的教育督導。通過不斷理順和落實二級管理制度,學校建立了高中二級督導制度。校級督導從宏觀角度對教育、學習和管理進行監督,對全體教師的教育質量進行監督和指導,主要考察教育態度、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和基本教育技能。學校主管從微觀層面監督學校教師,從專業角度監督教師的教育內容。
(二)實現教育監督法制化
要實現高效的教學督導作用,有必要對教師進行評估,并制定和完善教育指導文件。與之相關的制度有:“教育教學規范”“教育需求類”“班級課程質量評估、監督與激勵執行方法”“班級質量考核、監督與激勵方法”等,科學合理的課程評價指標體系。該系統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理論部分)、等級評價指標(實踐部分)、軍事體育評價指標體系、思想政治評價指標體系。具體地說,它分為特殊部分和基礎部分、學校監督表、學校監督表、學生表,保證了教育監督的規范。“三位一體”監察班是保障教育質量的一道防線。教務處從教育督導、學習督導、管理等方面對課堂教學質量進行監控[2]。指導者是教師工作過程中,對指導、教育、教育和教育步驟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校長采用隨機抽查、上課備課、檢查教師制度、邏輯、師生對話等方式。在課堂上進行抽樣調查時,將班級的質量更真實地反映在實際中,教育評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得到了保障[3]。伴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變革,教育方式逐漸豐富,課堂教育監督也應涉及廣泛的領域,除傳統的理論課程外,還應實驗課程、實踐訓練課程、學校和校外實習基地,并監督每一名學生參與教育監督。
二、教學督導運行機制在高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的作用
(一)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監管是手段,引導才是目的。在教學指導中,教師能夠正確地指導和引導教師,解決教師的教育問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質量,領導要挖掘教師的能力,總結經驗。教育是教書育人的統一體。教育工作者是老師,學習的任務是學生。所以,學生應成為教師教學與管理的主體。歸根結底,教師教育的直接影響是學生,根據我國現行的教育制度,每學期都要進行一次問卷調查[4]。教師教育專業問卷是學生作為教育督導角色的重要體現。教學監督的實質是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教學反饋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向老師重申學生的觀點并重新考慮,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課后與教師討論相應的解決方案,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針對教師問題的嚴重性,針對問題制定輔導計劃,并通過多種形式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傳遞、幫助和指導”。教師應該明確協作學習的重要性,以冷靜的心態與他們交流,達到“引導”的目的。中學教師將“監督”和“引導”相結合,強調“監督”和“引導”。要明確的教育理念,確立適當的教學手段。注重教師的培養,以講座、研討會、簡報等形式幫助青年教師,尤其是新教師,高校教育質量取決于教師的學歷和自身水平。專題教師的任務尤其繁重。因此,教師應明確自身的奮斗目標。提倡教師自我提高,更新青年教師的教育觀念,掌握現代教育方法,促進教育的發展。
(二)促進教學觀念的創新
評價對教學觀念的更新、提升有著重要作用。而且,評價結果運用得當,可以很好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對教學督導、同行、學生評價等三方數據進行綜合評價,并統計分析各教師的評價結果。該結論被用于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針對教師的表現給予相應的獎勵或是懲罰。綜上所述,教學監督與評價是對教師進行任用、評價、項目確立、教師職稱評定、升職的首要標準[5]。
(三)多渠道反饋機制強化教學成效
這一學期監督成果的整合、分析,對督導工作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所以,關鍵在于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反饋。通過“信息反饋表”,將師生在教學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和建議反饋到相關院校進行匯總,并提出改進辦法,并監督改進辦法的實施。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教書育人是學校的命脈。提升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的根本,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高校教學監督制度是建設百年名校的重要制度。這對推動教育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轉型發展,加強教師能力建設,加強教學秩序體系建設有著重要作用。
(四)規范教學督導與其他督導的關系
規范教學督導與其他督導的關系,主要是通過與學校相關職能部門、教學質量調查人員等的縱向、橫向聯動實現教學督導。所以,要充分發揮教學督導聯動作用,就必須處理好與其他班長的關系。和學校領導的親子關系。教務處是學校領導的良好顧問和參謀。可為學校上級人員進行教學規劃及決策給予參考。其次,學校上級人員應確保教學監督的發言權。作為教學管理部門的最佳輔助,在教學事務上,在教務處、院系層面上與教務處、院系密切合作,解決教學問題。客觀地監督教務處、校級教學管理部門等職能部門的工作流程。同時,學校相關部門應予以教學監督工作相應的幫助。教師質量調查員和教師之間的親子關系。應聯系教學舉報人員對相關的教學信息采取及時高效的反饋。
要對教學監督相關人員進行合理安排,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講授”“指導”“學習”“指導”。營造學校和諧的監督氛圍。教學監督對于建立和樹立教學督導的威信有著重要意義,在教學督導的整個過程中,必須要維護“人”的根本利益,貫徹人本理念。要做好老師的好朋友,要為教師的自我提升給予幫助,使其自身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做好師生關系,關心和了解學生閑暇與學習困難,采取具體行動為學生排除學習上的阻礙,使其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如財務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應及時與管理干部商討,并明確教學督導的重要性,使相關人員了解到教學督導工作并不簡單,減輕教師、學生和相關部門進行督導工作的負面情緒,提升其對教學工作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與此同時,根據不同監管對象和監管內容,分析它們之間的差異,如新老教師之間的差距,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差距,以及明確相應的評價依據。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工作方法,從根本上避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阻礙,才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總結
教學監督涉及到方方面面,教育督導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為此,必須充分考慮教育主管在教育質量監控系統中的作用。教學督導是監督課堂教學,保障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發揮教學督導的作用,是完善高校教學水平監督管理機制的有效途徑。當前,高校已成立了相關的教學督導小組。但在正式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有些地方還有待完善,這就要求相關的教學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發揮自身的價值,以推動相關工作的有效實施。教學監督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深刻把握和對教學形式的適當關注,實現了以內容為主、形式為輔的監控。既為學校決策部門提供教學依據,又為被監控者提供教學建議,對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蔣海燕,高元衡.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督導運行機制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41):187-188.
[2]韓以軒,葉強,胡鵬,等.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高校教學督導機制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4):89-90.
[3]龔輝.對地方開放大學教學督導工作的幾點探索[J].貴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4):1-5.
[4]陳元剛,馮瀟,羅維.我國研究生教學督導工作提升的對策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9(18):62-64.
[5]韓夢迪.學校教學督導實施現狀研究:以C高中為例[D].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延邊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