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祎冉
小學作為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實施美術教學時,需要合理滲透德育教育,確保能夠實現學生道德素養的有效提升,為現代素質教育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本文綜合探究美術教學進行德育滲透的具體策略。
在小學階段具體落實美術課程教學時,德育教育的合理滲透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需要對其教育工作進行合理優化,確保能夠使學生更為高效的參與美術教學,實現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增強,使學生對美有更為深刻的認知,提升美術教學效果,為了進一步明確小學美術教學如何更為有效的滲透德育教育,特此實施本次教育研究。
一、豐富教學內容
美術教師在實施教育工作時,教材文本是有效落實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礎,美術教材中的德育內容極其豐富,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傳統藝術國畫時,需要合理滲透民族情感,強化課堂教學的德育熏陶。所以,美術教師在具體實施教育工作,需要深入挖掘德育因素,同時,還需要合理優化教學手段,確保學生能夠深入體會教材內容,進而保障學生可以對美術繪畫基礎進行更為有效的學習,強化德育熏陶。如在彩墨世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齊白石先生的作品《蝦》,確保學生能夠充分感受作品的蓬勃生命力,并對學生講述齊白石先生的勵志故事。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鑒賞各類水墨作品,使學生對水墨畫的魅力具有充分的感受,進而保障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學習傳統文化藝術,提升整體教育效果。學生成長與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能夠汲取各類養料,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所以教師需要對生活資源進行合理應用,確保二者可以相互滲透和有效融合,使學生對美具有更大的追求,從而實現良好品德的有效形成[1]。
二、設置情境教學
小學美術教師在實施教育工作時,需要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科學轉變,對教學活動進行合理應用,合理設置情境教學,確保能夠實現課堂氛圍的合理優化,進而保證能夠更為高效的培養學生道德素質,如在具體實施教學工作時,教師可以以生態保護為主題開展教學活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情境的合理創設,引導學生對與生態相關的圖片進行深入觀察,如海洋中的垃圾,大片的樹樁,使學生對環境保護的緊迫性具有充分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提問:大家希望在未來見證怎樣的世界?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綜合討論,然后組織學生利用畫比較未來美好的世界畫出來,此時,學生需要對個人想象力充分發揮,合理構建事件景象,進而使其在未來生活中可以時刻注意個人言行,進行環保意識的科學樹立,從而實現學生思想素質的有效提升。
三、改進教學評價
在小學階段實施美術課程教學時,教師會對學生思想造成很大影響,因此,美術教師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需要對自身評價行為進行自省,確保能夠客觀對待學生作品,及時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只有確保教師在教學評價中保持公正公平的態度,才能對學生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在教學評價中合理融入生生評價和學生互評,確保學生可以客觀公正的評價他人,幫助學生進行正確評價觀念的科學樹立。如教師在進行節奏的美感教學時,需要對學生進行公正評價觀念的科學培養,此時,教師可以通過聯系生活,作品欣賞和音樂調動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受節奏在美術中的體現。隨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創作,確保能夠使美術的節奏得到充分體現。在完成作品展示之后,教師還需要及時肯定學生的作品,同時,還需要基于公平公正的態度點評學生作品,對學生的創意進行及時表揚。最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生生互評,在班級中選出最佳作品,確保學生能夠客觀對待其他同學的作品,從而對其進行客觀評價觀念的科學樹立[2]。
四、總結
美術教師通過豐富教學內容,設置情境教學,改進教學評價,能夠確保合理滲透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正確道德觀和價值觀的科學培養,確保學生可以更為高效的學習美術知識,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各種美術技巧,為現代素質教育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希望能夠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隋廣全.讓“德育之花”在小學美術課堂綻放[J].東西南北:教育,2020(6):218.
[2]殷叢叢,李倩.小學美術課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