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個結論再一次被新時代國家領導人、道路領航人習近平總書記堅定的肯定,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學習、掌握、引用馬列思想以來,最廣泛運用于國家各執政實際工作中的實踐理論。它經受住了時代的考驗,在歷史過程中見證了它的運用對國家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本文結合實際工作,從宏觀到微觀、從大事到小情,利用辯證唯物主理論原理分析,為日后實踐工作尋求更加客觀、準確的方法,以供參考。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文化,為整個人類文明的興盛發展做過重大貢獻。中國的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的著作中早有記載著許多樸素的唯物論觀點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以及二者相結合的辯證唯物主義。從辯證唯物主義的當代價值看,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在整個認識發展過程中的科學總結,它以豐富的科學思想和具體實踐為基礎,并隨著人類科學的不斷探索發展和社會實踐的不斷深化而日益豐富。十月革命開始,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并指導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在社會主義新時期,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對我國的發展仍然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從目前我國的現狀來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完成“五位一體”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辯證唯物主義為理論武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記得讀過的一本書《馬克思靠譜》,此書用詼諧幽默的方式敘述著馬克思的一生,這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怎么個“靠譜法”,能夠使人類歷史向著他規劃的軌跡發展和壯大?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這本書對于他提出的偉大言論給予了平易近人的解讀,同時聯系到當今社會的現象進行分析,尤其在書中每個章節最后都有一個板塊叫“馬上學習”,結合中國國情與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和指示,讓讀者本身對枯燥的政治理論知識不反感的同時能夠有一些深入的思考。好像歷史的經典總是在現實社會發展中得以驗證,而我們正在經歷著這偉大的變革。面對新的時代特點和時代要求,馬克思主義也面臨著進一步時代化、中國化、大眾化的問題,如何更好地運用其提出的偉大理論及唯物主義方法論,是我們80后、90后的青年人值得思考的現實問題。
一、辯證唯物主義內涵的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辯證唯物主義是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特別寫到這樣一段話: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和方法論,更好在實際工作中把握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現實、內因和外因、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習總書記深刻精細的闡釋,告訴了我們每一位共產黨人,現在正處在一個非常時期,在實際工作中找準這些關鍵因素運用好辯證唯物主義,要自覺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做好各項工作。
(一)增強思維辯證能力,是實現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本保證
如何更好地學習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項課題。我認為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就是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以更高站位,提升思想認知,做到“三要”。首先,要客觀分析,辯證看待。要善于分析利弊,善于把控形勢,分清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全面看待問題,學會化解危機,將危機轉化為契機。分析當前形勢及工作實際,有機遇也有挑戰,如何將挑戰變成促進發展進步的階梯就需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分析局勢,探尋方法。其次,要分清主次,抓住重點。基層工作常常是急難險重、紛繁復雜,如果干工作沒有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指導,很有可能毫無頭緒、舍本逐末,最后積重難返,工作推動不力。靈活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在實踐中就體現為抓得住重點,心中有計劃,分得清輕重緩急,干起工作來才能有的放矢、有條不紊。抓主要矛盾,通常也是看清問題的本質,雖然很多時候不容易發現,但我們要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從現象中尋找思路,從無序中找到主線。再次,要統一思想,實事求是。世界統一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干工作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決策者、施政者制定計劃前一定要充分分析研判,深入實際調研,絕不能隨意做決定,不僅不能起到實效,反而造成勞民傷財的局面。一定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才是解決問題的立足之基,這樣才能保障實踐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二)提高思想政治意識,是實現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本途徑
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會使人做出正確的行動,從而促進客觀事物積極發展。提高思想政治意識,發揮黨的思想引領作用,是促進我們黨和國家長遠發展的“根”和“魂”。
須將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增強政治定力。國家要實現創新、可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強“根”鑄“魂”,要強化“四個意識”,切實把學習成果不斷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硬本領和實際措施。用意識形態的最正確的形式指引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牢固樹立機遇意識和進取意識,堅定擔當實干、沖鋒沖刺的信心和決心,始終把黨的事業作為終極目標,把落實好具體工作作為實現價值的有效途徑,在新時期新時代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努力奔跑,跑出“加速度”,跑出新業績。
須為靈活掌握并運用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的方法論,通過學習,不斷改造自我認知與意識,在新思想“大學習”熱潮中增強對黨、國家以及自我價值的信念認同、情感認同和實踐認同,才能真正做到與黨站在一起,與國家利益站在一起,才能在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與非重點的關系中做到充分考慮、權衡利弊,做出最有利的戰略抉擇。
(三)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實現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本遵循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學習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還有就是必須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物質決定意識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制定政策、推動工作。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善于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的道理,要有迎難而上、因勢利導、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決心與氣勢,以此來體現青年干部的責任與擔當。
隨著國家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復雜多樣的形勢,在不斷實踐、探索、創新循序改造的一個長期過程,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和動力,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實踐中才能明白真理,才能在真理中更好實踐。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沒有止境,和人民事業不停頓,理論上不停頓,廣大黨員干部要根據當今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發展中,充分應用政治武裝頭腦,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思想,深化自我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堅持在工作中運用好辯證唯物主義,既是客觀現實的要求,更是必須學好的“必修課”。
關于辯證唯物主義,習總書記做出重要論斷,他指出“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基本問題的本領”。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來解決難題、化解危機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辯證唯物主義于當今社會現實的思考
針對以上辯證唯物主義內涵的思考,在現代社會中,能夠將辯證唯物主義合理有效運用起來,就有著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而如何運用好是一個較為深刻的課題,下面想通過2019年新冠疫情的發現與處置,后疫情時代的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討論思考。
(一)新冠疫情初期辯證唯物主義思考
在2019年12月的最后五天是發現新冠病毒的最初時間,1月中旬是疫情全面爆發的初始時期,可以看到疫情的迅猛發展。我們也可以看到黨和國家對疫情的高度重視,以及與世衛生組織的合作,在1月下旬,根據疫情的實際情況采取了封城措施。2月上旬是疫情高爆發期,這段時期全國總動員全力投入到抗疫防疫的戰斗中,也充分體現了我國的動員力和基建狂魔的戰斗力。二月中旬,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疫情得到明顯遏制,抗擊疫情取得了初步勝利。4月初期,解除管控措施,陸續有序恢復對外交通。
通過回顧2019年新冠疫情的管控措施,我們可以回想到一個國際焦點問題:疫情管控時是否應該采用封城措施。國外媒體對其頗多負面評價。這些觀點認為,盡管這些措施能起到一定程度上限制病毒傳播速度的作用,但造成社會和經濟成本是巨大的,尤其是會造成民眾恐慌和醫療資源擠兌。病毒學家批評稱,“封城”相當于把地方變成一個巨大的細胞培養皿,所有人互相傳染,將制造出更多病例。
回頭再看,面對當時如此復雜而嚴峻的疫情形勢,能夠堅決地采取封城的措施,是多么沉重而責任重大的決定。通過封城這項措施,通過加強病例隔離和密切接觸者管理、減少人員流動,增加人際距離和促進公眾個人預防等一系列措施,這樣有效降低了持續傳播的風險,延緩了流行高峰到來時間,緩解了醫療資源的壓力,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嚴重流行爭取了寶貴時間。
反過來思考,如果沒有國家強有力的措施,沒有全國全社會的通力合作,疫情會發展到什么程度?可能是疫情在全國蔓延,造成醫療資源極度緊張,人民心里極度恐慌,直到疫苗研制成功,或者到5-6月份,由于天氣原因疫情突然間消失。還有可能就是這種疫情完全失去控制,經過2-3年期間,經濟衰退,全民生活水平下降,夸張點可以說是變成了威脅到不僅僅是中國而且是全世界性的疫情。辯證唯物指導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矛盾的觀點分析差異,聯系的方法解決問題。在對立統一規律中指導生活實踐,小到個人,大到國家,我們都需要從辯證的角度出發,定位自己的角色,發揮自己的作用,解決矛盾問題。
(二)后疫情時代辯證唯物主義思考
后疫情時代,并不是我們原來想象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復如前的狀況,而是疫情時起時伏,隨時都可能小規模爆發,從外國外地回流以及季節性的發作,而且遷延較長時間,對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的時代。我們從多方媒體可以看到,部分國家采取了“群體免疫”,甚至是相繼放寬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復工復產的腳步。群體免疫大致可以理解為越來越多人被新冠病毒感染,也會有越來越多人患病后痊愈,痊愈后會獲得免疫力。獲得免疫力的人越多,病毒越不容易傳播。當人口中約70%的人被感染并康復,疾病暴發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這就是所謂的群體免疫。
回頭再看國內疫情防控,依舊采取收縮策略,應收盡收,積極測試與治療,對疫區實施封鎖或半封鎖,必要時停工及停止社會活動。且不討論對于錯,畢竟疫情之下,只有通力合作才能群防群控,在國際大環境下很難獨善其身。從發展與聯系的角度來思考,國內疫情防控正是基于病毒的變異、疫苗的接種以及平時防疫措施的布置等各方面做出的安排,既要保障安全又要保障發展,而從國際形勢以及國內形勢看,向好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通過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對分析疫情管控措施,不難發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正是針對疫情采取的有效措施,也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產物。理論聯系實際是意識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辯證關系原理的現實體現,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直接表達。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勝利的重要保證。既要大力提高理論水平,更要大力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實踐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根本不能變。對于廣大共產黨員來說,能不能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是檢驗馬克思主義立場是否堅定的重要尺度。
黨的十九大畫就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偉大藍圖——“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為其中的一員,一份子,我們要努力奔跑,作為追夢人,堅持把辯證唯物主義貫穿到實踐工作來,會讓我們在追夢的道路上跑得更快、更穩、更遠。
三、辯證唯物主義學習和應用思考
(一)以理論作為基礎
在學習和應用辯證唯物主義的過程之中,首先需要依靠完善的理論基礎,需要不斷學習思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相關原理、觀點的基礎之上,最終形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體系或框架后,思考辯證唯物主義當中的內容,再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初步形成以辯證唯物主義看待事物、問題的思維方法。
(二)以實踐為目的
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目的在于用其分析和解決生活實踐中的問題,基于此,應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并總結經驗教訓,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從哲學世界觀、方法論的高度,反思哪些事情辦錯了,錯在何處,克服主觀主義、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通過不斷思考以及實踐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觀點等會逐步扎根于腦海當中,直到最終形成自己的思想、品格和作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辯證唯物主義在理論和現實中都有及其重要的意義,既能幫助明確思想認識、辨識矛盾規律,又能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找到正確處理事故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要在辯證的思想中充分將理論和方法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提高能力,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