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維偉
摘要:現代教育理論認為,體育和德育教育是互相聯系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保障。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適時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堅強的意志力,同時能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這就需要教師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充分利用體育學科的優勢,適時滲透德育教育內容,以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進而達到增強體能、形成良好心理素質為目的,最終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素質教育;滲透分析;
引言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小學體育教學方法也相應地發生了改變,提高教學效率也成為眾多教育教學工作者長期以來的追求。身體素質對學生發展來說能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對于每名學生來說,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學習的本錢,能保證學生學習更多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樣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手段。同時無論從事哪一種工作,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確保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提升工作效率。良好的身體素質需要從小打下基礎,因此小學階段的體育訓練顯得十分關鍵,這不僅對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發育有重大影響,而且對未來幸福生活更是必不可少的。
一、結合體育教學方法,進行相應道德教育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可以結合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方式,來進行相應的道德教學。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應該對學生進行比較嚴格的體育訓練,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該任務。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反應力以及動作的協調性、準確性,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推動學生自覺地遵守課堂紀律,讓學生學會和他人和平相處,進而培養出良好的思想道德。與此同時,教師增加體育教學的難度,也可以推動學生努力地完成相應的任務,勇敢地面對困難,提高學生自身的抗壓能力,進而增強學生自身的道德素質。而教師增設困難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適當的體能訓練,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推動學生積極地面對困難,提高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前后滾翻這一技能時,教師首先應向學生進行示范,將相應的動作技巧講述給學生,鼓勵學生克服內心恐懼,完成相應練習。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廣播體操、球類運動等項目時,還需對學生的畏懼心理進行一定分析,看是身體或技術上的問題,還是怕苦、怕累、膽怯的心理問題,找出這些問題之后,教師才會有更多的精力、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培養學生的體育審美觀
體育也是一門具有很高觀賞性的行為藝術,培養學生的體育審美能力有利于學生在熱愛體育的同時,形成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品格,可以幫助學生增進對美的理解,提高藝術修養。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觀看體操、跳水、花樣游泳等具有觀賞性的體育項目,引導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塑造恰當的審美觀,讓學生自發產生對真善美的追求。
三、樹立體育典型案例
樹立教育典型一直是德育課程教學中的主流教學手段,樹立教育典型,能讓學生從感性上認知與感悟有關精神。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尚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因此過于抽象的理論化德育知識,無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有深刻的理解,但若樹立典型案例可以讓學生感性理解德育,那么小學生對德育知識的感觸將會更深刻。因此在小學德育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妨嘗試樹立典型案例的方法,通過體育典型案例讓學生深刻感知體育拼搏精神和奮斗精神。教師可以嘗試在課堂中播放國際體育經典賽事案例,讓學生通過觀看經典賽事深刻體會乒乓球精神、女排精神和跳水精神等,這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相應的德育知識,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四、激發合作熱情,將訓練變成習慣
當學生熱愛體能訓練,才能長久地堅持參加體能訓練。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對于體育課程就有莫大的熱情,讓學生在合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就能很輕松地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適當增加學生的勝負欲,是激發學生熱情的一個好方法。例如,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隨機分組,在進行一些適量的團隊性訓練后,可以給學生安排一些體育比賽,充分激發學生的勝負欲。如跑步接力賽、蛙跳接力賽、“兩人三足”比賽、跳繩比賽等,以團隊形式進行比賽,再設置一些小獎勵。通過這些小比賽,持續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體能訓練變成一種習慣,將鍛煉身體變成一種日?;顒印T谶@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訓練,提高自己的體育技能,為強化自身的身體素質做足充分準備,是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
五、提高訓練要求,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
體育測評是每一個小學生需要通過的項目,隨著國家對體育教育的更加重視,體育考評也日趨嚴格,但是在達標測評考核中,有相當比例的學生不能達到及格標準,優秀率整體偏低。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圍繞各個年級的體育測試項目進行強化訓練,在肺活量、50米跑、一分鐘跳繩、仰臥起坐、立位體前屈等測試項目方面強化日常的達標訓練,要求每一位學生都達到及格及以上成績,追求自我突破。同時對薄弱學生及其薄弱項加強達標訓練,在訓練中磨練堅強的體育意志,克服訓練中的困難與挫折,不斷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在達標訓練的同時強化體能訓練,如通過耐力跑來提升學生的肺活量和耐力,通過俯臥撐訓練來增強學生手臂和腰腹力量,通過跳遠來提升學生的肌肉爆發力等等。在訓練中學生的體育意志品質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變得不怕苦不怕累,意志堅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會對自身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小學體育教師應深入貫徹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體育教學與道德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義和利、群和己、成和敗,培育學生自尊自信、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提高小學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推動學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積強,陳雪飛.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體育活動中滲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21(35):43.
[2]張穎.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提升德育品質探析[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16):95-96.
[3]周銀霞.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江西教育,2021(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