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愷 邵斌
吳門畫派因其雅俗共賞的特點和絕妙的筆墨運用,成為了明清時期的主要畫風傾向,至今仍是繪畫藝術中重要的研究對象。本文對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進行了簡要分析,并著重探討了近現代吳門畫派的藝術特征,通過對唐寅、文徵明的經典畫作分析了其畫風特點、主要手法及其意境內涵,發現吳門畫派多通過寫實渲染畫作意境,并且其詩書畫印的完美統一,以及豐富多樣的墨色變化的藝術特征沿用至今。
一、吳門畫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特色
(一)唐寅
唐寅擅長山水人物畫,早期拜師吳門畫派開宗大師沈周為師,又師承周臣、李唐、劉松年等人。唐寅在山水畫中融入了文人畫技法,因此整體畫風筆法挺健、細潤秀麗,尤其是山水畫中墨色不僅淋漓酣暢,又使景色相互融合猶如一體。唐寅在《山路松聲圖》中以淡墨暈染整體、濃墨強調細節,景色枯濕明顯,形成了生動的墨韻,色澤豐富又恰到好處,既寫實又寫意,背景又給人空曠寂寥之感,嚴謹、清逸的個人藝術特征較明顯。
(二)文徵明
文徵明同樣師承多人,在詩畫、書法等多個藝術領域均有造詣,是繼沈周而起的領袖人物。文徵明一生追求藝術活動,生活平靜優裕,作品也大多表現出文人墨客的風雅,寧靜以致遠的情境。而其畫法特點可大致分為兩種:一是細筆,這類畫作筆墨秀麗柔密,二是粗筆,多見于山水畫,下筆盡顯蒼潤勁健、樸茂多姿[1]。《春深高樹圖》是文徵明傳世經意之作,此圖中刻畫深山高樹的工筆雖然不顯精細,但整體畫作體現當代文人墨客追求典雅寧靜、平淡質樸的情趣。
二、近現代吳門畫派的主要藝術特征
(一)詩書畫印完美統一
吳門畫派在中國的國畫歷史中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是對中國繪畫開創了將詩、書、畫、印集于一體的先河。吳門畫派注重畫作元素的開發、創新,強調通過景色寫實營造幽遠意境。而近現代的大部分畫作中沿用此藝術特征,如王錫麒的畫作常運用豐富的畫面內容體現畫作具體意境,賦予畫作較強的層次感[2]。而近現代吳門畫派尤其注重繪畫題款、畫面和印章之間的位置關系,以及三者在畫作中的形式選擇要求較高,對國畫創造和融入了一種全新的形式美感,例如顧若波的山水扇畫,重點表現在排版布局上,需要幾種藝術融為一體,相互輝映,以此擴大畫面意境。尤其經過部分學究對布局取勢進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深層認識,因此強調國畫需要畫家做到對文化、品格和審美的全面認知和掌握其含蘊,要作出有高品格的畫作。
(二)墨色變化豐富多樣
張辛稼先生是近現代吳門畫派領袖人物之一,工筆、寫意等手法精湛,是在全國都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花鳥畫大家。張繼馨先生擅長淡彩工筆,并常用重墨重彩進行畫作寫意,借不同花鳥傳達不同的思想感情,縱使是梅花等常見題材也能創作出不同圖樣和獨樹一幟的審美風格。如先生的一副梅花圖中,將多條枝干擁簇一株老干,呈現對角線的工墨畫面,梅花枝條的線描流暢,支上梅花疏密有致,整體呈欣樂向上之勢,可見先生對傳統筆墨中“以書法入畫法”的繼承,巧妙運用書法筆墨設色。近現代吳門畫派中的墨色手法受傳統畫派影響,多講究以書法運筆調和畫作的精工線描與著色,但也常見以粗放的工筆色彩寫意,例如張辛稼先生的花卉圖,看似隨意的工筆卻能讓盛開的花朵顯現出一種自然之態,極富生機。
三、總結
吳門畫派不僅繼承了宋元時期的藝術特征,還開辟了新的流派風格,對國畫風格設定、畫派演變等方面有著卓越貢獻。吳門畫派對后世的繪畫藝術影響范圍較廣、涉及的藝術層次較深,尤其是進一步推動紀實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拓展了繪畫藝術的領域影響。并且吳門畫派中多趣的墨色變化、精熟的用筆技巧等一直沿用至今,在近現代的藝術碰撞中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應用,對當代藝術領域及有關人士的思想狀態、審美情趣、文化素養和社會生活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徐婉迪.吳門畫派的文人畫風格:以沈周為例[J].參花(上),2020(5):96.
[2]朱蕾.淺談明代吳門畫派對后世美術教育的影響[J].美術教育研究,2019(22):50-51.
作者簡介:韓愷,男,漢族,江蘇省揚州市人,本科,工藝美術師。邵斌,男,漢族,江西省南昌市人,研究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