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樂燕
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都是青少年,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心智雖然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其心智與觀念等正在逐步形成。這時,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進行正確引導,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與心理,因此,在中學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通過對日常生活、行為習慣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解,讓學生在自身的引導下形成積極、樂觀、向上的心理,對學生心理品質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對中學心理健康活動課開展方式進行的研究。
一、現階段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相關人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各個地區中學生心理問題進行了測試,并且根據測試結果對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了總結,對中學生主要心理問題進行了確定。
第一,大部分學生心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問題。隨著受教育時間的增加,學生年紀的增長,學生心理成熟度與小學階段相比較,已經有明顯提高,但是卻又存在許多不穩定因素[1]。學生在進入中學學習生活之后,學生的學習難度會有所增加,學習壓力會變大,再加上大部分家長為了能夠讓學生擁有一個好的學業成績,會放學后或者是學生休息日為學生準備各種輔導班讓學生參加,這樣不僅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業壓力,也使得學生失去了屬于自己的空間。長期以往,學生心理會產生無力感,會抱怨生活與社會,從而形成不正確的心理。
第二,大部分中學生隨著心理成熟度的提升,對于許多事情都會產生自己的想法,部分學生會將自己的這一心理想法表現出來,但是,也有一部分中學生不會將自己的這些心理變化進行外漏,而是將這些想法都放在自己心中,長此以往,學生由于心理積壓的想法無處釋放,不懂的如何釋放,會導致自己出現封閉與不愛與人溝通交流等問題[2]。如果相關人員在發現學生出現這一問題后,不對其進行心理健康引導,不僅會讓學生與家長或者是其他人員之間產生矛盾,也會對學生正常生活產生影響。
二、初中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方式
(一)體驗式教學
體驗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沒有接觸過程的事物提前進行了解,也是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了解與引導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學教師通過對教學環境與內容的設定,根據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需要科學的選擇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主動加入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知識學習有一個不一樣的感知,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從而使學生心理得到健康發展。如在教師為學生講解“生命與健康”知識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生命誕生與消失的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激發學生情感[3]。在視頻播放完成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們怎樣看待一個生命的誕生、怎么看待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進入主動思考階段,也可以對其心理進行沖擊。最后,在學生回答教師問題后,教師可以對學生心理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其進一步樹立正確的觀念。
(二)辯論、教學
在初中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活動教育時,教師可以通過辯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明確對與錯、是與非,讓學生懂得用辯證的眼光觀看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升學生心理健康品質[4]。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信息技術在進行文化傳播時,我們是否要有選擇的去接受進行辯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正方與反方,這樣既可以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也可以幫助其正確看待文化傳播問題。
總而言之,中學作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主要階段,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對學生未來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中學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引導時,教師通過不同教學活動的設計,從不同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對學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唐延生.如何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20(11):28-29.
[2]趙霞.建設層級管理體系,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20(9):40-41.
[3]張平.探析體育活動中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21(5):35.
[4]陳玉婷.心理健康教育在七年級少先隊活動中的育人策略[J].科學咨詢,2020(43):119.
作者簡介:鐘樂燕(2000-),女,黎族,海南省儋州市人,本科,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17F5C7C4-E5BB-40FE-9927-32BC637A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