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鈺倫、金佳
上映兩周多的《愛情神話》,引發的討論不少。
作為一部滬語片,它拍攝于上海,講述了上海男人老白和三個不同上海女人的故事,主演均是上海籍。影片取景于巨富長(指巨鹿路、富民路、長樂路三條馬路連在一起形成的“生活街區”)地段,處處充滿生活氣息的上海話對話。
片中大量的上海元素細節,引發了大量的熱議,比如 “影片中的上海不是真實的上?!?,評論中也有一些聲音考據影片中上海方言的準確使用。而在電影之外,甚至引發了對上海本地小吃上海苔條、蝴蝶酥和鯽魚湯的討論。
這基本印證了本片出品方之一上影集團一開始對于《愛情神話》“破圈”潛力的判斷。
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在此前2021 年金雞獎開幕論壇上表示,中國觀眾對各類“小精品”影片都有觀影需求,而《愛情神話》正是海派“小精品”的代表作。
近日,在《愛情神話》引發海派文化討論現象之時,以“新時代電影的破圈密碼”為主題,上影集團牽頭組織《愛情神話》主創團隊與滬上文化圈人士一起,在永福路52 號,有了一場研討會。
研討會所在的永福路52 號在《愛情神話》主要場地的拍攝點附近,是上影廠文學部舊址,也是現上影廠創作中心和上海國際電影人俱樂部的所在地,與上海電影創作淵源深厚。歷史上,上海電影是中國電影的起源地,見證過中國電影的輝煌。研討會將地點選在永福路52 號,本身就承載著復興上海電影的期待。而研討會也將探尋新時代地域文化特色電影的啟示列入了議程。
“破圈”是有例證的,影片的監制兼主演徐崢在討論會上表示,這是從業以來影評最多的電影。從數據層面看,上海貢獻了總票房的約40%,是影片的最大票倉。在電影故事的發生地,2022年元旦檔,上影集團宣布給該電影高達40% 的排片率,官方當時表示,這部由上影出品的佳作會是振興上海電影、傳播海派文化的一個好機會。
在這次研討會上,王健兒透露,《愛情神話》讓我們看到海派文化很好的活著,而且賦予了時代的含義。接下來上影將繼續扶持新人導演,同時需要電影人前輩“導師帶徒”方式幫助青年電影人成長。目前電影總票房已經破2 億,會上提到,上影將進一步延長密鑰,考慮將影片放在上影影城下的某一家影院,滿足觀眾的觀影要求。
《愛情神話》此時的出現,也或成為探討地域文化濃郁的本土電影發展的新契機,從而在新的時代重塑上海電影的特色和影響力。以下是來自永福路52號的研討現場。
從電影開頭起,鏡頭途經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烏中路菜場、五原路洋房等……滬語的對白夾雜其中,上海元素在《愛情神話》中自然流淌。
如今看到的《愛情神話》,劇本最初出現在FIRST 電影節的創投項目之中,麥特文化CEO 陳礪志看到了項目的閃光點,他找到徐崢執導這部作品。而當時擔任FIRST 評委的馬伊琍則是這部片子的另一位引薦人。
馬伊琍看到后將作品推薦給上影集團,她最初被吸引是因為很少有人把眼光放到這個年齡段的作品,去談論他們的欲望和感受。
關于一個滬語電影可能帶給不懂方言的觀眾的“勸退”,在這次研討會上,麥特影業CEO 岳洋現場表示,為了“讓中國電影回到它開始的地方”,主創團隊堅持用滬語完成影片創作。
作為一部描述上海都市生活的滬語片,影片中體現的海派文化是觀眾熱議的重點,也是此次討論的話題。
電影《愛情神話》監制兼主演徐崢從一開始就認為這部電影是一顆“小而美”的鉆石,他一開始驚訝于導演的非上海背景,后來認為這種包容的創作恰恰來自非上海人的目光,正是導演平視的創作態度,創作出了她所理解的上海。
徐崢認為海派文化是對個性和差異化的包容,體現了對人和電影的尊重,這也是電影受到觀眾認可的原因,故事即使脫離上海話依舊成立。“上海細致、包容的人文精神,應該有更多的作品去表現,而以這樣一個態度,平和、尊重的來進行創作,這個方向是對的,也是有潛力的、有空間的?!?/p>
導演邵藝輝表示,上海這座城市給了她創作的靈感。她筆下的上海生活一方面是她對市井生活的觀察,一方面來自她對身邊朋友生活的體察。
對她來說,她最初只是想要寫個好玩的人和事,如今回過頭看,她認為海派精神就是包容,真正尊重人本身。她筆下的人物不會是徹底的反派,而是優缺點并存的小人物,刻意去創作海派文化的故事反而可能失敗,由于她塑造的不完美的人物被這座城市的海派文化所接納,也暗合了以人為本和包容的海派精神。
主演馬伊琍認為,自己很像在影片中飾演的李小姐,因此這個角色讓她覺得演得毫不費力。在這個故事創作的過程當中,她感受到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一部分”,“李小姐是一個不爭不搶的人,你就好你那一份工作就好,其實這是上海人的一個特點……海派文化是不緊不慢的,是貫穿在生活當中的,也是體面的、有距離感的、有張有弛的?!?/p>
主演周野芒把電影比作一首流暢的詩歌,而導演的不刻意將這種自由的詩意呈現。對于這類生活流的電影,他提到了電影創作中作為演員把握的輕重與分寸。與舞臺不同,他在影片中飾演老烏不能使勁,反而要輕松地表演,把節奏放緩。
作為上影廠員工的主演張芝華,欣喜于角色的有分寸,而不是戲劇化的歇斯底里。在影片中張芝華出演徐崢的母親,她以拍攝的離開的背影為例,“當時我走的時候,幾步路帶著我的情緒,然后他說媽你吃飯嗎,我手一揮,頭也不回,這幾步路就是這個媽媽的分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