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霞,曹 峰,宋 丹,郭宇弘
(1.貴州中醫藥大學 中醫養生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2.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預防保健科,貴州 貴陽 550025)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老年人的醫療和養老需求日益增長。“醫養結合”方案的提出可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醫養結合是指根據老年人多樣化需求,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診治、健康管理等專業服務[1],中醫藥融入醫療養老服務是我國健康養老的創新舉措。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選擇貴陽市延中社區衛生服務站中2020年1月—2020年12月已參與體檢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906人,并對其中醫體質分布進行統計分析,分析體質分布及影響因素,以方便為老年群體實施有針對性的養老指導與慢性病調理方案。
延中社區中2020年1月—2020年12月已參與體檢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906人作為研究對象,滿足納入標準者660人。其中男性270人,占比40.91%,平均年齡(73.25±6.77)歲;女性390人,占比50.09%,平均年齡(73.74±6.57)歲。
①延中社區中65歲及以上的老年常住人口;②2020年1月—2020年12月已參與體檢者;③意識清楚,同意進行中醫體質分析;④患有慢性病但控制較穩定者。
①65歲以下老年人;②檔案資料不完整者;③患有行為障礙或精神疾病等影響溝通交流者。
由延中社區衛生服務站醫務人員根據基層公共衛生系統中《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標準,對老年人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問卷調查。采用 Excel 軟件對問卷結果建立一般資料和中醫體質辨識數據庫,體質結果分為“是”和“傾向是”。

本研究中對合并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中醫體質的老年人計入各體質總數中進行分析,對“傾向是”的體質不進行統計與分析。結果表明,中醫體質總數有657例,痰濕質、平和質和血瘀質是最多見的中醫體質類型,具體見表1。
老年人年齡范圍在65~100歲;年齡分為6組,見表2,結果顯示平和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和血瘀質的各組年齡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年齡組中痰濕質和血瘀質占比相對較高。

表2 不同年齡組人群中醫體質分布情況 [n(%)]
從性別分組來看,老年女性的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血瘀質、氣郁質比例明顯高于老年男性,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研究結果顯示,660名老年人中患高血壓的有356人,占比53.94%,患糖尿病的有146人,占比22.12%,延中社區老年人中最常見的慢性病是高血壓和糖尿病。本研究將老年人分為單純高血壓組、單純糖尿病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組和無高血壓/糖尿病組,在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老年人中,痰濕質的比例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不同性別人群中醫體質分布情況 [n(%)]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羅津[2]認為未來95%以上的老人將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但現有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亟待提升。結合中醫理論中的體質學說和防治原則可以為養老服務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素問·厥論》云:“是人者質壯,秋冬奪于所用”,指出人的體質具有差異性,分析社區老年人的中醫體質分布,有助于醫護人針對性實施健康管理措施,實現個體化診療[3]。

表4 不同慢性病人群中醫體質分布情況 [n(%)]
本研究中,延中社區老年人主要的體質類型為痰濕質與血瘀質。體質的形成主要有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素問·異法方宜論》曾記載:“中央者,其地平以濕”,貴陽的氣候降雨較多,長期居住于這種環境中易損害人體陽氣,這是主要的外因。隨著年齡增大,老年人臟腑機能下降,陰陽兩虛,代謝和推動血液在脈中運行的功能不足,容易造成痰濕質和血瘀質的形成。余婷婷等[4]調查研究發現云巖區18~60歲慢性病高風險人群的吸煙率較高,易導致肺及脾胃的功能失調,影響水液代謝,這是內因之一。中醫體質不僅和年齡有關,也與性別相關。中醫陰陽學說認為,男子屬陽,女子屬陰,《婦科玉尺·婦女雜病》記載:“男子之為道也以精,婦女之為道也以血。精為陽,此其所以成男子也。血為陰,此其所以為婦女也。……蓋以男子之病,多由傷精。婦女之病,多由傷血。”女性陽氣較男性不足,發病常涉及氣虛、血瘀、氣郁等因素,故女性氣虛質、陽虛質、血瘀質、氣郁質比例高于老年男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延中社區中老年人最常見的慢性病是高血壓和糖尿病,且痰濕質與老年人慢性病有一定相關性。有相關研究的成果表明痰濕質是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的可能危險要素[5],本研究結果與之相符。中醫學認為百病皆由痰作祟,體質反映人體的發病趨勢和對疾病的易感性,體質的變化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中醫的保健功能更適合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后期護理,或者預防痰濕質的易患病癥從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MAKENZIE等[6]研究發現每周步行活動有助于減輕社區老年人高血壓介導的器官損害,李偉勇[7]發現老年人對中醫藥的治療需求較高。因此,今后社區在中醫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中可以綜合考慮老年人的外在環境以及內在心理、生理因素,根據不同體質的個體進行中醫健康指導,注重傳統運動的開展,比如保健功、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以及心理健康、藥食調養、針灸按摩等保健方法[8]。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各地的地理環境及生活習慣等因素的不同,在利用中醫理論進行體質調養時,要因人而異選用相應的方法。在貴陽市延中社區中醫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中要側重痰濕質和血瘀質調養方案的設計,推動形成個性化養老服務體系,為后期社區開展中醫醫養結合服務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