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在24日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商務部將會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落實好前期政策基礎上,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風險保障和融資增信作用,結合各地實際研究出臺有針對性的支持舉措。
具體來看,有以下幾方面重點內容:一是加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支持力度,擴大中小微外貿企業覆蓋面,針對性降低中小微企業投保成本,優化理賠追償服務措施。二是加大對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的承保支持,強化產品模式創新,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方案。三是加大產業鏈承保規模,深化對產業鏈細分領域的精準服務,充分發揮國內貿易險對擴大內需的積極作用,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四是繼續加大短期險保單融資力度,通過“政府+銀行+保險”、“再貸款+保單融資”等方式,精準扶持中小微外貿企業,充分發揮保單增信作用,緩解企業融資困難。
本刊訊 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通知自2022年5月1日起執行,進口煤炭價格不適用通知規定。通知設定了重點地區煤炭出礦環節中長期交易價格合理區間,其中山西地區熱值5500千卡的煤炭價格合理區間為370-570元/噸,陜西為320-520元/噸。
煤炭價格由市場形成。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綜合采取供需銜接、儲備吞吐、進出口調節、運輸協調等措施,促進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當煤炭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時,將根據《價格法》第三十條等規定,按程序及時啟動價格干預措施,引導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當煤炭價格出現過度下跌時,綜合采取適當措施,引導煤炭價格合理回升。
本刊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財政如何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財政政策將如何靠前發力?2月22日,國新辦舉行財政改革與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財政部有關負責人給出了答案。
今年財政部將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讓市場主體有更多獲得感;二是保持適當支出強度,重點支持科技攻關、生態環保、基本民生、區域重大戰略、現代農業和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提高支出精準度,不撒“胡椒面”;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四是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繼續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兜牢基層“三保”底線;五是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中央財政帶頭,繼續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地方財政也要從嚴從緊,節儉辦一切事業;六是嚴肅財經紀律,加強和改進地方財經秩序,讓財經紀律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本刊訊 中國西部地區資源豐富,但數據中心需求不高,供給過剩;東部地區數據中心需求旺盛,但供給受資源和能源限制,供不應求。中國近日啟動的“東數西算”工程,將給中國科技產業帶來新發展機遇。
據官方消息,“東數西算”工程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與傳統數據中心不同,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是將數據中心、通信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安全等融為一體,從而構建新型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
本刊訊 東盟是全球汽車銷量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預測,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東南亞地區的銷量將增至1000萬輛。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新能源車企進入東南亞市場,與當地伙伴加強合作,進一步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產業優勢互補,助力東盟國家綠色發展。
泰國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汽車生產國,泰國汽車協會數據顯示,中國品牌汽車約占泰國純電動汽車總銷量的90%以上。目前,在東盟地區,長城汽車已經在泰國、文萊、老撾、緬甸4個市場運營,今年還將正式啟動在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新加坡等市場的常態化運營。
近年來,東盟各國出臺一系列新能源汽車發展配套措施和戰略規劃,為中企等外國企業開拓當地市場創造了條件。泰國政府制定了到2030年電動汽車產量占全國汽車產量至少30%的目標;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從2022財年起給予電動汽車稅務優惠;菲律賓政府已取消電動汽車所有部件進口關稅;新加坡政府宣布到2030年把電動汽車充電點從原本設定的2.8萬個增至6萬個。
本刊訊 針對近期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的異常情況,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聯合組織港口協會及部分港口企業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大幅縮短貿易企業鐵礦石免費堆存期、提高港口囤積成本,防范過度囤積等相關工作,指導港口企業敦促鐵礦石貿易企業釋放過高庫存,盡快恢復至合理水平。
國家發改委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堅決嚴厲懲處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市場正常秩序,保障鐵礦石價格平穩運行。記者梳理,自今年1月28日以來,針對近期鐵礦石價格出現異動,國家發改委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連續6次發聲,并與市場監督總局等有關部門加大市場監管力度,保障鐵礦石價格平穩運行。
本刊訊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近日公布我國中小企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4,按可比口徑環比上升0.2點,連續3個月上升。分行業來看,工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信息傳輸計算機軟件業和住宿餐飲業指數分別比上月上升0.4、0.3、0.6和0.4點,連續兩個月回升或持平。
企業效益提升。大宗商品價格高位回調,上下游行業和企業經營效益略有改善。1月效益指數為74.9,比上月回升0.4點。企業投資意愿改善。隨著能源、電力供應恢復以及大宗原材料價格回調,企業擴大生產積極性有所回升。1月投入指數為83.8,比上月上升0.3點。企業信心持續恢復。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陸續落地見效,反映企業信心的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為98.6,比上月上升0.5點。
本刊訊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22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去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達1.1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減稅降費力度更大,涉及科技、就業創業、醫療、教育等11項稅費優惠政策將延續實施,擴大部分已有政策的優惠力度,并及早推出新的政策舉措。財政部門將認真實施好組合式減稅降費,助力市場主體迸發出更大發展活力。
本刊訊 2月24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辦公廳獲悉,為積極培育經濟轉型新動能,寧夏制定了《關于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的實施意見》(后簡稱《實施意見》),拿出“真金白銀”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和大數據產業新高地。
《實施意見》明確,要促進產業集聚發展。要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按照“因地制宜、錯位發展、產業集聚”的原則,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寧夏樞紐建設,高標準建設中衛數據中心集群,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構建集聚發展生態,鼓勵企業加強技術合作與信息共享,構建多方協作、互利共贏的產業生態。保障項目建設用地,降低生產用電成本,大數據、云計算等企業享受自治區降低優勢產業用電成本政策。《實施意見》強調,要強化培育引進力度。要引進優勢企業落地,對落戶寧夏的大數據、云計算等優勢企業,3年內可按照實際投入的20%至30%,給予最高200萬元至300萬元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