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叢
在全新的社會背景下,提高基層統計數據的質量不僅可以鞏固統計工作的基礎,而且能夠為相關決策提供充分且必要的支持。相關工作人員更可以通過分析和統計,對目前制約行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進行評估和識別,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但是,就實際基層統計工作來看,其普遍存在著統計手段比較單一、統計執行存在較高難度、統計隊伍不夠穩定、統計數據有失偏頗,真實性、準確性有待商榷等現實問題,直接影響到基層統計作用的實現。基于此,本文以“基層統計數據質量的提升”為研究內容,首先分析了基層統計數據質量提升的關鍵性意義,然后探討了基層統計數據質量提升的難點和原因,最后從多個角度論述了具體的質量提升路徑,以期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參考和啟示。
數據是統計工作的基礎,因此統計數據的是否準確直接關系到后續工作開展的合理性,相關結論生成的科學性。基于此,就基層建設角度來說,必須提高對統計數據質量的重視力度,通過生成相應的決策來達到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目的和效果。
基層統計數據質量提升的影響因素分析
1.基層統計工作的經費是否充足
近年來,隨著基層社會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類經濟體的規模以及數量都在不斷發展、變化,如此自然也對統計工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此時面對人員培訓、信息系統及軟硬件建設方面提出了一定的條件,基層統計工作也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因此在基層統計經費不足的情況下,統計工作的進一步落地和執行往往會面臨困境以及阻力,最終影響到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啟以及有效實施。
2.基層統計工作的執法力度以及能力是否足夠
統計工作瑣碎、復雜,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綜合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其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統計法律法規,而且需要掌握行政層面的法律規定,不僅需要精通有關統計的執法流程,還要通曉有關統計、財務、稅務方面的知識。但是這些需要反映在當下基層統計工作當中,表現為執法型人員的缺失,再加上其缺少實踐應用的過程,以至于基層統計工作的質量受到波及以及影響。
3.基層統計力量是否扎實
基層統計工作歸根到底需要靠人的力量來有所實現,離不開高密度的、專業性的基礎數據普查、核實以及匯總,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基層統計人力和任務之間的矛盾相對突出,復合型人才明顯缺失。
4.基層統計的制度是否完善
為了確保基層統計調查數據的實時性,統計人員往往會采取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的辦法,但是其在各自使用的過程中,都會在制度方面表現出些許的局限性。
首先,在實施全面調查的過程中,基層統計人員往往需要對相關資料進行必要的收集和整理,但是這一過程中統計人員很容易為主觀因素所影響,進而波及統計資料的全面性,再加上沒有相關制度進行管理和約束,實施效果就頗受影響。
其次,在實施抽樣調查的過程中,因為相關人員缺乏專業性,導致抽樣調查在內容以及結果呈現方面存在偏差,數據準確性在無形中受到影響以及波及,后續誤差會逐步擴大,進而影響統計結果。
新時期基層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1.現有基層統計工作的規章制度明顯不夠完整
步入新時期,基層統計工作必然需要更多的部門和人員參與其中,如果此時缺乏完整的制度管理體系作為支撐,必然會對統計產生頗為不利的影響。特別是在工作要求、統計內容以及管理監督層面,需要將其與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關聯,促使其能夠更加科學與規范的開展,這也意味著其當前存在較大的優化以及改進空間。
2.統計方法相對單一,信息技術應用明顯不足
針對數量日漸龐大的基層統計數據,實際很多負責統計工作的人員依然選擇傳統的方法、落后的模式來執行統計工作,這樣不僅導致相關工作的壓力和任務量急速增加,而且其最終的統計質量還很難得到真正意義上的保證。
3.基層統計工作的執法難度明顯加大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一些新興行業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由此也加速了各類信息的誕生。此時基層統計工作面臨的任務量以及壓力都在顯著提升,稍有不慎就會出現數據真實性缺失、信息情報錯漏等情況,直接影響了基層統計的數據質量以及有效性。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歸根到底在于統計執法的不到位、不嚴謹,而且相關人員也沒有對統計的執法進度以及數據分析進行必要的把關,以至于出現篡改數據、偷改報表等行為,最終影響到基層統計數據價值的實現。
4.基層統計人員隊伍不夠穩定
為專業素養、職業道德以及工作認識程度等多重因素影響,很多部門對于基層統計工作無法予以高度配合,再加上新時期本身對基層統計工作的數據質量就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進而工作人員本身承受的壓力也在無形中增大。另一方面,要想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基層統計工作,需要組建一支具備扎實專業知識和良好職業素養的團隊,但是當下實際負責基層統計工作的隊伍其穩定性不佳,后續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全面落實基層數據統計的基礎工作
這些基礎性的工作是鞏固和提升基層統計數據質量的保障,具體包括人力基礎、組織基礎等。
首先,需要提高對于基層統計工作人員專業性方面的要求,要基于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跟一切有悖統計原則的行為進行“斗爭”。其次,需要基于基層統計部門的信息化實施力度,有針對性地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最后,在統計單位內部需要構建相應的統計管理機構,并不斷對其進行必要的優化和完善,確保其能夠成為基層統計工作的組織保障。
提升基層統計的執法宣傳與監督管理力度
結合近年來基層統計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在嚴格進行統計執法這一客觀要求之下,相關工作的確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從長遠來看,基層統計工作的基礎建設需要被納入法制化進程當中。
首先,加大各項規章制度的建設和落地力度,確保后續基層統計工作的各項細節能夠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其次,在推進基層統計單位相關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在加大統計執法檢查力度的基礎上,最終確保提供基層統計數據的質量。最后,相關執法人員在針對統計工作進行執法經驗的總結時,也需要持續加大統計執法力度,并確保實施和貫徹的過程中能夠嚴格做到依法辦事。
持續加大基層統計隊伍的建設力度
針對實際負責基層統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對其實施責任考核制,要定期對其進行數據信息統計的培訓和提升,促使其不僅在專業技能方面不斷得到鞏固和提升,也在思想道德建設方面有所加強。首先,基層統計工作的管理部門,需要針對統計工作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或崗位予以表彰,促使其能夠快速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確保其能夠秉承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在搜集和整理相關數據的過程中,讓相關環節的呈現更加具有時效性。其次,相關統計部門需要加大獎懲力度,確保每一個崗位、每一個部門都能嚴格恪守并履行責任,如此如果這一過程中相關數據出現問題,就可以將問題及時落地到個人,倘若統計環節出現弄虛作假的情況,必須對相關人員從嚴處理、加大處罰力度。
完善并且持續優化基層統計工作的相關制度
當下基層統計工作所采用的管理制度大多是垂直型的管理制度,通常是各個級別的統計部門直接對接國家統計部門,為其直接領導與管轄,而且并不會因為各個地方政府所統籌。在這樣一種制度之下,行政部門就不會利用權責上的便利對統計工作作出影響和干預,如果從可持續發展以及戰略管理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這種管理形式不僅是一種非常有利且明智的選擇,更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
首先,基層統計部門為了確保數據統計管理體制的有效性、全面性,需要設立相應的數據監控以及評估中心,生成更加具有權威性和現實意義的監督管理體系,提高數據統計的質量;
其次,基層統計部門必須保證數據質量評估系統的有效性,如果其缺乏這樣的系統,則要盡快完成建立,因為其對基層統計數據質量的提升具有長遠的意義、影響以及價值。
作為基層統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基層統計數據的質量對于社會穩定且持續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相關從業者,需要不斷總結經驗、采取契合的辦法,確保其能夠更好地為基層管理提供服務,通過數據為各項決策提供科學且有效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有的先進方法在未來也必然會呈現出落后的、不契合時代的情況,因此作為工作人員必須與時俱進,隨時保持動態的視角和思維,來提高統計的質量以及有效性。
(昭通市統計局)
參考文獻:
[1]劉婧.影響基層統計數據質量的因素與應對策略[J].內蒙古統計,2021(3):2.
[2]谷學英.淺談統計基層設施建設對提高源頭數據質量的影響[J].商業2.0(經濟管理),2021(13):1.
[3]黃禮旭.夯實統計基礎,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路徑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1(2):2.
[4]趙利平.如何提高基層統計數據質量[J].科技風,2020(13):1.
[5]樊珉慧,王安明,詹先萍.影響基層統計數據質量的因素分析及其對策[J].環球市場,2020(0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