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紀陽

中國車企國際化征途中,企業(yè)家也必然產生全球影響力,“賭徒”、“技術控”、“大獨裁者”三標男人魏建軍這次走在了前列。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長城汽車新車銷售超128萬輛,同比增長15.2%,營業(yè)總收入1363億元,同比增長32%,終端市場熱度與品牌價值持續(xù)增長。
近兩年來,在魏建軍的主導下,長城汽車在組織機制、人才體系、文化煥新、科技創(chuàng)新等維度展開了關乎“生死”的變革。比如打造了“強后臺、大中臺、小前臺”的3.0版本組織架構,建立“產品+軟件+服務”的全新商業(yè)模式;堅持“不拘一格,各盡其才”的用人策略,通過廣覆蓋的股權激勵模式,鼓勵員工向“合伙人”角色轉變;倡導開放、包容的企業(yè)氛圍,實現(xiàn)從“職位”到“角色”的轉變。作為一線自主汽車品牌,長城汽車發(fā)展始終與掌舵人魏建軍的決策息息相關,多年來,魏建軍身上被媒體貼了至少三個標簽。
有人說魏建軍是中國汽車界的賭徒,為做“中國豪華SUV開創(chuàng)者”,連自己的姓氏都賭上了。這讓魏建軍本人有了“賭徒”的稱號,從梭哈皮卡到“SUV做不到世界第一長城不做轎車”的豪言,再到堵上姓氏的中國首個豪華SUV品牌WEY。
2016年11月,WEY品牌誕生 。作為中國豪華SUV品牌,WEY從誕生那天起,便注定成為開創(chuàng)者,揭開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突破的序幕,開啟中國豪華WEY時代 。WEY獨特的豎型標識,源自于長城汽車發(fā)源地、創(chuàng)始人魏建軍(Jack Wey)的故鄉(xiāng)——中國保定的標志性建筑"保定直隸總督府大旗桿" ;鐫刻了WEY品牌的追求與承諾:成為全球豪華SUV品牌領者,引領中國品牌向上。
在上市短短數(shù)月之間,相繼上市的兩款車型,年底實現(xiàn)了雙雙月銷破萬,市場的初戰(zhàn)告捷正好印證了其秉持了“安全是最大的豪華”的理念已經深得人心。2017年是中國品牌豪華SUV的元年,6月10日,WEY品牌全球首家4S店北京開業(yè)。對于WEY這樣的新創(chuàng)品牌來說,若要改天換地,顯然不能跟著別人過去的腳印亦步亦趨地前進。以新能源作為全新的發(fā)力點,魏建軍在廣州車展前夕便立下了2018年銷量沖擊25萬輛的豪言,除開現(xiàn)有車型VV5和VV7,WEY品牌還將以Pi4新能源平臺架構為依托,于第一季度推出首款插電混動SUV P8全面開啟WEY的新能源時代和戰(zhàn)略2.0時代。
然而汽車行業(yè)更像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WEY很顯然并不愿意做一個孤獨的前行者,借用黃金時代中蕭紅那句經典的臺詞“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時此刻,無所謂去哪,無所謂見誰,那些我將要去的地方,都是我從未謀面的故鄉(xiāng);那些我將要見的人,都會成為我的朋友。”WEY的成功破局,對于自主品牌是一個集體的振奮,我們共同期待其他自主品牌一道加入引領消費升級的潮流并順勢而上,我們相信,中國豪華汽車市場必將迎來一次重新的洗牌。
九十年代,魏建軍二十幾歲,“富二代”是比企業(yè)家更顯著的身份標簽,當自行車對普通人來說還是奢侈品的時候,魏建軍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輛進口汽車,就是蘇聯(lián)拉達。但魏建軍從父親那獲得的,除了優(yōu)渥的家庭條件,更多的是自我選擇的篤定以及不被他人牽制的先見之明,這也成為后來魏建軍以及長城崛起的核心要義。
1989年,魏建軍的父親魏德義購買帶獨立前橋的進口汽車,通過拆解、研究,造出了中國第一個國產獨立前橋,這一逆向研究的方法也幾乎成為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初期發(fā)展的圣經寶典。也許從那時起,在父親身旁默默圍觀的魏建軍還不知道,他也將遵循父親的腳步踏上自主品牌的道路,只是更為艱難也更具挑戰(zhàn)。
在中國汽車還是“拼拼湊湊”的年代,魏建軍像所有汽車人一樣,照著進口車的樣子造出了早期的長城牌汽車,更是以豐田Hilux作為藍本,開始了皮卡車型的生產,技術人員是從專注皮卡制造的田野汽車挖來的,發(fā)動機是綿陽新晨的,變速箱也是唐山齒輪廠的,一切準備妥當,魏建軍的重點也就放在了挖掘國內市場方面,直到田野汽車與華晨汽車聯(lián)姻組建中興汽車,打破了這種平衡。
長城皮卡發(fā)動機的供貨商綿陽新晨原本就由華晨控股,中興汽車的主營業(yè)務也是皮卡,華晨從合作伙伴一下子變成了競爭對手,這可讓魏建軍慌了神,只要華晨拒絕為長城提供發(fā)動機,那么長城皮卡全國第一的業(yè)績也將瞬間化為烏有。
為了盡早結束發(fā)動機受制于人的困局,魏建軍開始謀求技術自主的道路,這件事他一干就是二十幾年。2000年,魏建軍與他人合資成立長城內燃機公司,自己占股51%,就是這多出百分之一的股份占比,足可以看出魏建軍對牢牢掌握核心技術的執(zhí)著。
2010年-2015年,長城汽車投資50億在保定建了一座世界級的技術中心,涵蓋造型中心、試制中心、試驗中心和工程中心,以及四個產品開發(fā)中心,支持皮卡、轎車、SUV、新能源汽車等產品系列的技術研發(fā)、概念設計、試制試驗、制造支持、售后支持等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技術管理與數(shù)據運營,海內外專家1000余人,無論是研發(fā)設備與體系,還是技術人才都保持國際一流水平,被國家發(fā)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聯(lián)合認定為“國家認定企業(yè)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設站單位”,后期市場上賣好賣座的長城汽車也均出自保定研發(fā)總部。
不僅是國內打造最先進的技術中心,為了讓世界人才都為己所用,魏建軍將技術研發(fā)基地建在世界各地。

2016年,在日本成立第一個海外研發(fā)中心—長城日本技研株式會社,主攻汽車可靠性、燃油經濟性,整車造型與內飾設計等領域。日本研發(fā)中心之后,海外研發(fā)中心建設的腳步大幅加快,到了2018年,前后在美國、德國、印度、奧地利、韓國五國設立了研發(fā)中心,分別主攻自動駕駛與傳統(tǒng)技術模塊工程、新能源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和人工智能編程、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驅動電機)和汽車零部件(控制器產品)、新能源前沿電池材料技術研發(fā),可以看出魏建軍在技術上的野心,如果世界級技術不能來到中國,那么走出去學到手,依舊可以打造世界級水平的長城汽車。
魏建軍是長城的靈魂人物,是能夠左右長城核心發(fā)展戰(zhàn)略的頭腦中樞。
綠色、智能、潮玩、走向世界是長城的使命愿景。廉潔、信用、創(chuàng)新、變通是長城的核心價值觀。每天進步一點點,則是長城的企業(yè)精神。
今天的長城,需要有全球化戰(zhàn)略布局,更需要全球化生產理念,而貫穿幾十年的,仍然是廉潔、奮發(fā)的企業(yè)價值觀以及企業(yè)精神。這種企業(yè)精神,是魏建軍通過早期“大獨裁者”式的鐵腕手段貫穿在每個員工生活軌跡中的功勞。鐵腕手段魏建軍,雷厲風行頗有豐田章男颯爽之態(tài)。
魏建軍在自己46歲的時候,曾經公開提及自己領導思維,“中國企業(yè)不能只有制造業(yè),還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把核心技術拿捏在自己手中,才能讓企業(yè)擁有更持久的戰(zhàn)斗力”。
16年前,長城研究中心落地,每一年都會如期舉辦的“長城科技節(jié)”,魏建軍已經辦了10年之久。不是所有的中國企業(yè)都有這種能夠沉得下去的耐力,精神吃苦遠遠要比吃體力的苦更難,過去十年既是中國乘用車瘋狂發(fā)展的十年,也是房地產企業(yè)瘋狂發(fā)展的十年。不少企業(yè)選擇了效益更快的房地產板塊,海馬、眾泰、華泰等企業(yè)通過資本方式謀取短期的利益結構體,放棄了更能造福用戶的乘用車板塊,但是魏建軍沒有,依然獨守在汽車領域。他以一己之力抵御著外界巨大財富的誘惑。
魏建軍曾經在論壇上表示長城未來會以單位作戰(zhàn),每個車型是一個小團體,每個團體都有“魏式”靈魂人物主導。很顯然,這種破局式的新管理體系,既會讓長城“去魏建軍化”,也會讓“魏式”風格更好的嵌入到每一個執(zhí)行者的頭腦中。中國自主品牌想要成功,難度比想象中的大很多,不僅僅要保證企業(yè)本身擁有端正的價值觀以及精神,同時還要有鐵腕貫穿手段。之所以看好長城,從根本上來說,是看好魏建軍的“魏式”理念和他的“獨裁”式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