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持續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成就。金塔縣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按照“鞏固防返貧,拓展促振興”的思路,緊盯“監測、鞏固、扶持、提升、拓展、銜接”六個關鍵,認真謀劃、聚力落實,各項工作平穩起步、扎實推進,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組織建設為“核心”,凝聚發展強大合力
金塔縣調整充實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金塔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8大工作專班,并成立綜合協調、資金保障和基礎設施建設等12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責工作組。抽調8名精干力量充實到鄉村振興工作一線,確保事事有人干,件件有著落。同時,組織開展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相關部門協同參與的全縣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專題調研,總結成效、查找差距、彌補短板,加大工作落實力度,確保了銜接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以機制體系為“保障”,有序開展防返貧監測
金塔縣堅持事前預防和事后幫扶相結合的原則,工作機制日趨完善,政策措施落地到位,責任落實不斷強化,形成了運行高效的防貧監測幫扶體系。通過制定“一戶一策”鞏固提升計劃,落實幫扶資金,開展集中幫扶活動,助力脫貧戶三春生產,全覆蓋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風險集中排查工作,有效推進了防返貧動態監測工作規范化、精準化落實。
以現代農業為“引擎”,促進農業提檔升級
金塔縣結合產業發展實際,集中力量培育富有縣域特色優勢產業。在發展“五大”特色產業基礎上,積極引導農戶發展小庭院、小家禽等“五小”產業,實現主業副業兩手抓,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建立多種類型的利益聯結機制,把農戶、特別是低收入人口“嵌”在產業鏈上,帶動其發展產業增收。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40個品牌獲得國家綠色食品和地理標志認證。同時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打造網貨品牌站點,培育土特產線上電商企業,特色農產品“走出去”的渠道進一步暢通。
以穩崗就業為“抓手”,拓寬農戶增收渠道
金塔縣持續加強對農村勞動力就業狀態監測分析,對脫貧家庭勞動力及時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進行標注監測,堅持把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著力增強脫貧群眾自身“造血”功能。結合全縣“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就業專項服務活動的開展,提供技能提升、就業創業服務等幫扶措施,幫助有輸轉意愿的勞動力輸轉就業。深入挖掘就近就業潛力,優先組織脫貧家庭勞動力就地就近務工,鼓勵動員脫貧家庭勞動力繼續通過務工實現增收,至目前,已輸轉勞動力3063人;扶持2家“扶貧車間”,吸納6名脫貧人口轉移就業,脫貧群眾穩定增收基礎更加穩固。
以民生保障為“基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金塔縣始終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落實好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通過狠抓控輟保學、做到應補盡補、應助盡助,全縣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100%;采取“網格化”、“拉網式”方式,使建檔立卡脫貧人口參保率達到100%,有效降低了建檔立卡脫貧戶因病返貧風險;深入推進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行動,及時消除農村房屋重大安全風險隱患,保障群眾住房安全;持續做好農村群眾用水狀況監測,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供水,保障農村居民飲水安全;通過筑牢兜底救助防線,發放低保金及特困供養金183.2萬元,臨時救助9.43萬元,做到了“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以鄉村建設為“重點”,提升鄉村環境風貌
金塔縣順應“一鎮一點、試點先行”的發展思路,確定了城郊融合型、中心集聚型、產業帶動型、連片提升型、空心村(戶)拆除型五種模式,同時為調動農戶建房積極性,按建房模式對不同類型的模式實行1到3萬元的差異化補助。深入推進人居環境優化整治,利用農閑時間,發動干部群眾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和生活垃圾,清理亂搭亂建、依法拆除爛房爛墻爛圈、廢棄廠房棚舍,使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煥然一新。投資674萬元實施鼎新片區(鼎新鎮、航天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站建設項目,“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統一處理”的垃圾清運處理體系日臻完善,農村生產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
以項目建設為“支撐”,管好用好各類資金
金塔縣嚴格按照“村申報、鄉鎮審核、縣審定”的程序,將9大類184個項目納入鄉村振興項目庫中。開展全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工作,加大資金支出力度。2021年共計落實銜接資金4422萬元,截止8月11日,金塔縣支出銜接資金3454.6萬元,支出進度為78.12%。同時,將統籌整合涉農資金使用情況納入年度審計、財政檢查計劃,作為監督檢查和審計的重點內容,日常檢查與專項檢查交叉進行,對項目建設、資金使用全程監管。建立健全涉農資金跟蹤問效制度,分析項目進度和質量,跟進掌握資金支出情況,及時整改存在問題,確保資金花得高效、用得安全。
以基層黨建為“引領”,建強基層戰斗堡壘
金塔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新改建村級黨群活動中心5個,全覆蓋建成86個村“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使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更加便利。完成鎮村兩級換屆工作,強力推動9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完成整頓提升、晉位升級,為基層一線筑牢了戰斗堡壘。實施優秀人才回引計劃,積極推薦優秀鄉土人才參選各級“兩代表一委員”,682名優秀鄉土人才入選村“兩委”班子,有效激活了“黨員+能人”雙翼共振的致富潛能。
一是鄉村振興體制機制不順。金塔縣鄉村振興局雖已掛牌,但屬農業農村局掛牌機構,沒有單獨的組織機構,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職能劃分不夠清晰,業務上下對接不順,時常存在工作部署雜亂、任務落實不到位的情況。加之鄉村振興工作頭緒多,任務重,原扶貧辦在編人員只有2人,其他均為抽調人員,專職從事鄉村振興工作的人員隊伍不穩定,人員流動較為頻繁,導致工作接續性差,影響工作質量和效率。
二是農業保障能力嚴重不足。金塔縣農業生產能力有限,加之自然災害影響較多,對內供給時常力不從心,對外供給則是壓力倍增,供需矛盾日漸突出。
三是農村發展面貌嚴重落后。金塔縣是酒泉市的北大門,也是甘肅省的北大門,是北線的通道入口,這些年積極承擔了守疆戍邊的重大政治任務。為此,金塔縣立足大局,投入了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但長久以來,國家和省市的扶持力度不足,投入薄弱,影響了金塔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村莊面貌落后改善,一定程度上不能代表甘肅省、酒泉市農村發展的新面貌和新形象。
四是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大。一方面農業生產成本逐年增加,農產品價格波動大,傳統農作物種植收益偏低,導致部分農民棄田進城務工,農村大量土地被荒廢,農民收入很不穩定,收入渠道狹窄。另一方面縣域龍頭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發展慢、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產業鏈短,市場競爭力不強,產品加工深度不夠,加工轉化率和增值率低等因素影響,致使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
一是加大鄉村振興人才支持力度。及時與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協調,增加人員編制,建議選調或者招錄專業人才參與到鄉村振興工作中來,不斷壯大金塔縣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保證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的專業性和穩定性,讓鄉村振興的事有人管,活有人干,高質量完成鄉村振興各項任務目標。
二是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規劃先行,科學規劃鄉村布局,有力推進鄉村建設,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快配套完善鄉村公共設施,大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不斷優化鄉村生活生產生態空間布局,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三是加大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力度。產業興旺有基礎,農民致富有希望。要始終把“產業興、農民富”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引導、產業培育、企業帶動”的發展思路,加快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將產業振興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總體來看,金塔縣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有序,“三農”發展形勢持續向好,今后,金塔縣將集中力量補齊發展短板,形成在推動鄉村產業集群發展、實施鄉村建設、壯大鄉村旅游、完善鄉村文化體系等方面的自身優勢和特色,走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金塔道路。
(中共金塔縣委黨校)
參考文獻:
[1]尹成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長效機制與政策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61(0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