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 鞠安琪 王貝宇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醫療水平的持續增長,我國人均壽命得到顯著提升。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口老齡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因此養老問題成為了我國當前社會發展面臨的重要難題之一。在智慧養老服務模式構建的過程當中,政府應當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社會力量,得到社會上各層面的支持,這樣才能夠使得智慧養老服務在產業方面得到優化發展。本文通過對智慧養老服務進行研究,得出開展互聯網+背景下智慧養老服務的策略。
智慧養老服務是指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下,將傳統的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以及機構養老等養老方式進行融合,這種智慧養老方式有助于我國節省更多的資源,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有助于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智慧養老服務的本質是指利用各種新興的互聯網+工具以及互聯網+設備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當中所必須的服務,并且通過打造一個智慧服務平臺,將老年人的信息進行錄入,這樣便于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智慧養老服務通過各種新興技術為老年人打造一個更加舒適健康的智慧養老社區,可以使得老年人的心理以及生理上都達到更好的關照。同時,助力政府減輕養老問題方面的負擔。因此智慧化養老服務具有交互性、一體化、個性化等特點,與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理念相符合。
通過在互聯網+背景之下發展養老服務可以使得養老服務借助互聯網+這一產業優勢,通過便捷的互聯網+手段,為老年人口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例如可以為老年人口建立電子信息卡,并且在電子信息卡當中集成一鍵呼救系統。錄入老年人的信息,可以利用電子信息卡進行掃描,并且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一鍵求助,這樣更加保障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時,可以通過互聯網+設備利用手機軟件為老年人構建服務平臺,利用手機等終端設備,方便老人在家中進行醫療咨詢、看病等項目 。
另一方面,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可以輻射農村,通過建立網上養老服務,使我國農村地區的養老服務也得到相應的提升,進一步加速社會主義經濟快速發展。智能化養老服務可以利用互聯網+終端系統與其他社會經濟產業鏈相連接,幫助老年人利用手機等設備進行預約或享受線上服務,如提供送餐服務或者理發服務等,最大程度上解決老年人行動不便的問題,滿足老人多種需求。同時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養老服務,能夠一定程度上節約社會資源。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大家保險集團及青海大學銀色經濟與健康財務指數課題組等在2021年12月23日發布了聯合編制形成的《中國養老服務藍皮書(2012-2021)》,該文件相對客觀地分析了當前我國養老服務的突出問題。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當下醫療及養老資源在地域上呈現出“東豐西瘠”的情況,同時養老服務人員隊伍專業化水平不足、各項養老服務政策落實困難及快速增長的醫養結合資源空置率較高等問題也一直較為嚴重。
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我國各地都積極針對養老等民生事業的發展進行統籌規劃,就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進行有效部署,積極推動養老服務的良好發展。人口老齡化是我國在未來發展中需要面對的基本國情,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在2015年我國的失能及部分失能老齡人口數量在4000萬人,是老齡人口總數的18%左右;但是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會上升到7000萬人,甚至在2030年到達1億人。我國的養老服務體系面對著巨大的服務需求。在2021年,我國養老服務業實現由兜底保障向普惠性的轉變,同時也發布了26項的服務標準,各項政策的推行給養老服務提供良好助力。特別是2021年10月,工信部、民政部及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就未來的智慧型養老服務產品的供給進行發展規劃,這將助推一大批信息科技類企業參與養老服務,進一步優化養老服務產業生態[2]。
動員社會公益組織
智慧養老作為一種公共服務,既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以及資金投入,同時更加需要社會公益組織的支持與合作,因此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應當重點吸引社會公益組織和志愿者參與其中。例如招募年輕的志愿者,由于在現今的養老服務當中志愿者的年齡大多偏大,很難運用復雜的互聯網+設備進行操作。因此招募并且培養年輕的志愿者,能夠更好的為構建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進行助力。在進行志愿者招募時,首先著重培養他們的服務意識,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同時也應注重對志愿者的激勵獎勵措施,從而使得養老服務志愿者隊伍能夠持續不斷的進行發展。
公益組織是指為社會進行服務,并且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應當充分的利用公益組織的支持,將公益組織當中的各種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使得他們投入到對老年人的服務當中。例如紅十字會,書法協會,繪畫協會等這些協會,不僅可以幫助老年人度過老年生活,還可以愉悅他們的身心健康。
完善智慧養老法規
養老事業作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當中的重點內容,應當具備完善的法律法規加以保障,這樣在后期的實施階段才能更好的在相應的法規之下進行開展,確保智慧養老服務的合法性。政府部門應當積極主動的加以引導和規劃,進一步完善智慧養老相關法律法規,使得智慧養老服務在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的多方參與之下能夠迅速開展。同時,政府應當設置相應的養老服務管理部門,加快智慧養老服務的標準合法化 。
不斷完善智慧養老服務相應的法律法規,為智慧化養老服務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通過相應的法規激勵市場上相關企業,不斷的參與到智慧養老服務產業中來,引導各種盈利以及非營利組織參與到養老服務提供中。同時政府部門應當出臺一系列的老年人優惠政策,使得老年人群在晚年生活當中能夠得到更好的養老扶持和服務。
構建智慧養老平臺
為了加快智慧養老產業的快速構建,應當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搭建智慧養老服務系統以及相應平臺的建設,使得智慧養老服務產業能夠在智慧養老平臺的幫助下更快的形成完整體系。智慧養老產業的主體是養老機構以及養老企業,所以這些機構與企業應當投入到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構建當中,通過不斷的進行智慧平臺的構建,使得智慧養老模式有系統的進行展開。相應的養老企業機構應當借助互聯網+技術研究當下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趨勢,調研社會上對養老服務產業的需求。
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應重點打造養老服務數據庫的建立,將老年人的各種信息以及他們對自己晚年的養老需求進行錄入,從而方便養老企業以及養老機構進行整理。同時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進行相應的養老服務產品提供,這樣才能夠更好加快養老服務產業發展。智慧養老服務應考慮與藥店以及超市等進行合作,通過互聯網+設備統一管理,在方便了老年人購物的同時,為老年人搭建一個完整動態的智慧養老平臺。
加速養老產業升級
智慧養老服務產業是在傳統的養老服務產業的基礎上,與互聯網+相融合進行升級換代而產生的。由于傳統的養老服務當中存在著大量的弊端以及難題,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之下開展的社會養老服務產業應當不斷的進行開放發展,跳出傳統的養老服務體系,通過圍繞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打造線上以及線下的雙重養老服務平臺,從而使得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得到最大化的滿足。首先,對智慧養老服務產業的升級應當在不斷的實踐以及調研活動根據老年人的實際生活需求進行服務。其次,堅持進行互聯網+創新,夯實智慧養老服務產業的基礎。在進行智慧養老服務產業升級時,應當不僅僅拘泥于智慧養老服務,還應當在智慧養老的理念當中融入創新意識,不斷促進養老服務業的創新發展。
綜上所述,通過互聯網+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方面快捷的養老服務,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保障。智慧養老服務產業,通過互聯網+設備以及互聯網+技術為老年人提供專門的養老服務產品,使得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都能夠得到充分的滿足。不斷完善養老服務產業的各種法律法規,持續進行互聯網+技術的升級換代,才能夠保障養老服務產業持續的發展。
[本文系基金項目:2021年承德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項目:“互聯網+”背景下承德市智慧養老服務的實踐模式和發展研究 項目編號:202109A157的研究成果。]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商學院)
參考文獻:
[1]王羽,王祎然,赫宸.“互聯網+”背景下社區智慧養老服務提升策略研究[J].建筑技藝,2020(10):64-67.
[2]王明霞.蘭州市“互聯網+”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54-61.
[3]魏智慧,付子瑜.“互聯網+”背景下智慧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區域治理,2021(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