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有一位兒媳,給80多歲的公公布置家庭作業,背后的故事感動了很多網友。作業的內容包括抄寫兒童讀物、字典,做簡單的算術題。而這一切都是為了預防老人出現腦梗后遺癥。
2019年9月,80歲的王振國不慎摔倒導致腦梗。手術后,他慢慢記不清事情。醫生囑咐王振國的家人, 老人除了要按時吃藥,還要進行語言思維功能和機體功能的鍛煉。
當時,老人的兒子早出晚歸在市場干活,孫女一邊上班,一邊忙考試,照顧老人的任務就落在了兒媳張海梅的身上,在蘭州當月嫂的她經常要趕回家照顧公公。
2020年6月,張海梅要到北京做培訓,這一去就要半年多,公公的康復問題讓她很是惦記。老人平時既不下棋也不打牌,張海梅擔心他一個人太孤單,就想了一個辦法,通過布置作業讓老人多動腦。臨行前,張海梅對公公說:“您要每天完成作業,我回來會檢查的。”兒媳離家前布置的作業,王振國記在了心里,每天遛彎回來就坐在書桌前,寫數字、抄字典,一天也沒落下。張海梅讓他每天寫一頁紙,但王振國往往寫到四五頁才罷休。他的孫女說:“有時做完飯端上桌,爺爺還是堅持要寫完手上的作業。”
老人最開始寫數字時,只能寫到100左右,到后來最多能寫到1400多,還能抄寫一些文章。
2022年1月21日,張海梅剛從北京回到家,王振國就捧著一大摞作業,讓她檢查。張海梅回憶,當時一摞作業都用夾子夾好了,紙張碼放得很整齊,老人像孩子一樣的舉動讓她很心酸:“感覺爸爸的身體確實差多了,我們應該陪在身邊盡孝。”

張海梅仔細檢查了公公的作業,還打了分數,做了批注。在家的幾天,她還根據老人的身體情況,出了一些簡單的“加減乘除”算式,給日常作業增加難度。
對于兒媳布置的作業,王振國很愿意堅持下去,他說這對自己有很大好處:“以后得了癡呆病就麻煩了,給家里增加負擔。”
前不久,張海梅把公公交作業的事,拍成短視頻發到了網上,引來眾多網友點贊。有網友出主意,把老人評為“三好學生”。張海梅為了讓老人開心,就寫了一張獎狀給王振國,她說:“有網友問你爸讀的什么大學啊?我說咱們就寫個‘家里蹲’大學吧,我爸開心地說行行行。”過完年,張海梅又要去北京工作了,這次她把給老人布置家庭作業的任務交給了女兒王倩。王倩不僅會每天出題目留作業,還會擠出時間,給爺爺更多的陪伴。她說:“小時候爸媽忙,都是爺爺帶我們。現在他老了,就由我們來照顧他,家人之間這種互相關愛是理所應當的。”
這份親情滿滿的“家庭作業”,是兒媳張海梅出的,是公公王振國做的,孝老愛親的美德也是在這份“家庭作業”中傳遞的。這份家庭作業更應該是廣大兒女的模范作業,我們都應該一起來抄一抄這份滿分的“家庭作業”。
(供稿:臨洮縣婦聯)(責任編輯 辛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