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淮珍
作文是語文的半壁江山,也是語文綜合素養的集中體現。但在實際寫作時,很多同學不知道從何處下筆,害怕寫作。其實大可不必,走好作文的三大步,寫作就能易如反掌。
第一步:審題目,找素材
縱觀近年菏澤市中考命題類型,常出現的有三種:話題作文、半命題作文和命題作文。先說說話題作文。所謂的“話題”,其實就是一個寫作范圍,如“愛”“堅持”“水”和“美”等。以“愛”為話題,就是作文必須圍繞“愛”來寫。在我們身邊,“愛”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同學之間的是“友愛”,父母給予的是“父愛”“母愛”,陌生人之間的是“關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到處充滿愛。選材之廣,大有海闊憑魚躍之勢。又如“水”,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皆可入文。但再仔細推敲,當年孔子站在河邊說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思是時間就像這滔滔東逝的江水,一去不復返。所以,在選材時,就可在流年往事上做文章。這么巧妙地一轉,選材的范圍就廣了。從這一點看,遇到諸如此類的話題作文,審題時只需在這一話題前加上個“像”字,一切便豁然開朗了。而“美”,當然不僅是以貌取人、以貌取物,心靈也有美,行為也有美,選材只要能表現“美”這一話題就可以了。
再說半命題作文。初中階段的半命題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當作話題作文處理。即補充的內容,就在選材范圍內。試舉幾個例子,如:“在————的記憶中”“難忘————的味道”“瞬間的————”,這幾個半命題作文,完全可以在橫線上全部填上“愛”“美”等詞語,這樣,寫作就有了具體的主題,變成了話題作文,寫作自然就會易如反掌。
第三是命題作文。較之話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命題作文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試舉幾個命題作文的例子:“不能沒有你”“就像風一樣”“成長的痕跡”“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牽手”。這些命題作文該如何審題呢?“不能沒有你”,我不能沒有誰?我為什么不能沒有他(她),和他(她)有什么故事?用具體的事件承載人物和情感,組織成文,就會有血有肉。“就像風一樣”,什么就像風一樣?往事不如風嗎?母親用手撫摸我們時帶來的幸福感覺不像風一樣輕柔嗎?那么,選取這如風的往事,這撫摸似的幸福,選材不就柳暗花明了嗎?“成長的痕跡”,不就是成長的心路歷程嗎?將那些成長中刻骨銘心的事訴諸文字,怎能不打動讀者?
第二步:列提綱,整理思路
有人或許會說,初中生并不是寫作的初學者,沒有必要列提綱。其實不然。想想魯迅的文章,尤其是散文,為什么能夠打動萬千讀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先寫自己在百草園的諸多樂趣,再寫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然后寫“雪地捕鳥”,無限的留戀展露無遺,思路何等清晰!《社戲》就更不用說了!“戲前波折”“月下行船”“船頭看戲”“午夜歸航”,一步步扣人心弦。這樣的行文結構和思路,不列提綱是很難做到的。
第三步:妙筆行文,巧開頭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在一定意義上,好的開頭是文章成功的一半。下面介紹幾種作文開頭的方式。
1.巧妙設喻式
請看下面兩篇文章的開頭:
A.時光如白駒過隙,很多突如其來的經歷來不及躲閃,便劈頭蓋臉而來,似乎在轉瞬之間、掙扎之間,我長大了……
B.生活是一片海,每次海浪席卷過后,都會有許多貝殼在岸邊擱淺,所以,我更愿意做一只船,因為這樣可以左右自己的方向。自在游弋……
A句運用比喻,言時光倏忽而過,富有感染力。B句較之于A句更多一分哲思,這樣的開頭比白描更生動形象。
2.先聲奪人式
有篇文章這樣寫道:
“啪!”教室的西北角傳來一聲巨響,隨之,無數玻璃碎片零落一地。66雙眼睛一下子匯聚到這一片狼藉處,嗯?怎么回事?
《紅樓夢》中,林黛玉進賈府時王熙鳳的出場頗為精彩:
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
在眾人屏氣斂聲的氛圍里,王熙鳳的出場可謂賺足了讀者的眼球!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讓她潑辣的個性一下子躍然紙上。這種開頭頗具殺傷力,值得借鑒!
3.景物搭建式
來看下面的片段:
天邊,殘陽如血。落日的余暉灑在樹梢、草尖,毫無遺漏地把每一份柔和沉淀在這個世界的角角落落。藏在亞麻地里,除了無奈地享受這一切,我還在思考,我該什么時候回家比較好。總之,這頓打是逃不掉的。
選段借助景物描寫渲染氛圍,將無奈之情寓于字里行間。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意思是要用具體的景物傳達情感,景物就是情感的載體。如此開篇,有意境有水平,還能彰顯文學素養和文化底蘊,可謂一舉多得。
4.設置懸念式
這種開頭方法在小說里運用得比較多。通常是開篇先告知讀者故事的結果或出其不意的偶發事件,引發讀者的無限遐思。請看下面的選段:
A.剛打開門,電腦桌上的一個彩色紙盒就映入眼簾。這會是一份怎樣的驚喜呢?
B.如果當初我不選擇妥協,誰知道今天站在講臺上的會是誰!
A句中的紙盒里是什么?為什么會出現在電腦桌上?是驚喜嗎?B句中的“我”參與了什么?講臺上除了“我”還會有誰?這些懸疑能極大地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使讀者產生閱讀期待,如此開頭,顯然是成功的。
5.娓娓道來式
娓娓道來式開頭法就是像講故事一樣,或陳述或轉述周圍的一切,這種寫作方式最接地氣。
比如一位同學的作文,大意是襪子破了個洞,晚上讓媽媽縫一下,可媽媽忙忘了。于是第二天她賭氣穿著破洞襪上學去了,結果深受其害。她是這樣寫的:
朔風吹在臉上,燒灼般痛。凌亂的飛雪中,有個黑影逐漸接近校園,蹣跚的腳步在冰雪路上彈奏出一支無奈的曲子。慚愧,慚愧!那個人就是我!
我說自己腳步緩慢搖擺,絕沒有夸大其詞,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昨天晚上我的襪子破了一個大洞!
這種寫作方式像在訴苦,讓人欲罷不能地想繼續聽下去,非常有吸引力。
6.引經據典式
一位愛菊的同學在文章中寫道: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代詩人鄭思肖如是說;陶淵明愛花成癡,他不為五斗米折腰,寧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元稹這樣詠嘆:“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我不是效仿這些名人大家,我是真的愛菊,是菊花的鐵粉兒!房前屋后種滿了菊花,當令之時,滿眼繽紛,頗為壯觀。
這段文字旁征博引,所引用的詩句既為內容服務,又彰顯了作者的文學功底,兼收并蓄。
生活處處皆語文,只要認真觀察,生活中的林林總總都可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