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琪
摘要:新形勢下,網絡語言成為線上線下交流的主要文化符號,極大豐富了人們的語言運用空間。基于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的原則,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化的發展同樣具備雙面影響。為促進傳統漢語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本文主要對于網絡語言造成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展開論述,進而淺談漢語言文化在新形勢下的發展路徑,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下;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化
引言:
網絡語言依附于網絡交互平臺而生,具有較強的時代性?,F階段,網絡語言在交際中較為常見,或漢語演變,或摻雜英語,使語言的使用多了一份靈活性,也將漢語言發展推向了巔峰。但是網絡語言終歸不能與傳統文化相提并論,抑或者代替傳統文化,如何有效應對新形勢下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化發展的影響,接下來對于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展開分析。
一、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化發展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關于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化發展的積極影響可以從下述兩方面展開分析:第一,豐富了漢語言文化的傳播路徑[1]。網絡是人們交際的主要平臺,其中不乏存在才智雙全的人,他們會針對于某種現象作一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筆者印象最深的兩句話是“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輪流play with me?!薄暗锰澙畎姿赖迷纾蝗辉娤擅y保。”類似于這種語言在網絡平臺較為常見,雖然語言使用尚且不當,但是可以通過某一窗口傳遞出相關信息,這些信息人們會在觀看中留有印象。對于漢語言文化發展來說,無疑是拓展了漢語言文化發展空間,豐富了漢語言文化的傳播路徑。漢語言文化的發展與傳播主要體現在靜態與動態兩方面,靜態多指書籍、資料等,動態泛指人際交流,網絡語言對于靜態與動態都具備一定的積極影響。
第二,使漢語言文化發展與時俱進。漢語言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文化發展理應與時俱進,加之漢語言本就是一個演變與創新的過程,如漢字文化傳承至今,中間經歷了無數的演變與創新,字體的改變,語言使用的改變等等,這些都是促進漢語言文化發展的潛在力量。同理,網絡文化是新時代文化發展思潮,網絡語言的運用同樣能夠為漢語言文化的發展帶來優勢。一些正面的網絡語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人的斗志,如“神馬都是浮云”,這句話意思解釋較多,最合理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在抱怨感嘆的同時也極言膽大勇敢。只有確保漢語言文化發展與時俱進,才能促進這一文化在現代文化思潮的沖擊下站穩腳跟。此外,網絡語言的交流使漢語言更加詼諧幽默,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二)消極影響
眾所周知,網絡語言并沒有充分承接漢語言的規范性與科學性,其造成的負面影響或難以估量[2]。宏觀而言,消極影響可以概述為三個層面:第一,語言毫無規范性。漢語言文化藝術重在語法、詞匯、修飾語等等,注重語言表達的簡潔、美觀、規范、邏輯清晰。但是網絡語言多以順口、幽默、簡潔為主,違背了漢語言文化的大部分規則,使其缺乏了足夠的規范性。
第二,具備牽強附會特點。具體來說,就是將毫無關聯的內容結合在一起,具有邏輯不通的劣勢。邏輯清晰是漢語言最根本的內容,也是提升語言認可度的主要因素。無論是在文章里面表達自己的觀點,還是在生活中的口語交際,人們都比較注重語言的邏輯性,一旦缺乏邏輯,內容或存在漏洞,使人質疑。但是網絡語言的使用缺乏邏輯,部分內容解釋或過于牽強,不利于塑造漢語言文化品牌。
第三,內容低俗,缺乏美觀。美觀是語言表達的基本原則,漢語言文化之所以傳承千年,其中的美觀性不容忽視,如文言文、古詩詞,抑或現當代文選,內容都具備美觀性。但是網絡語言破壞了傳統漢語言的美觀性,對于這一預言文化的發展造成了威脅。尤其是對于一些小學生,會帶偏其價值觀,也會降低其對于傳統文化的認可度。
上述三點消極影響對于漢語言文化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如何將不利因素轉換為有利因素依然值得探索,漢語言文化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創新與傳承是必然趨勢,但是在創新過程中必須遵循其內在原則,把握創新方向,合理運用現代資源,促進傳統文化有效發展[3]。
二、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化發展思考建議
漢語言文化是我國的傳統藝術,發展必須受到重視,網絡語言在為漢語言文化發展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消極影響,如何有效應對消極影響,化不利元素為有利元素,是現階段國家教育部門與不同群體亟需研究的課題。筆者認為,新形勢下,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化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積極需要結合發展形勢改進,消極影響改進迫在眉睫,只有將網絡語言消極影響轉換為積極影響,才能促使漢語言文化的穩步發展。而如何轉換,可以考慮從不同層面分析:從教育層面分析,最受重視的當是中小學學生的語言表達,避免沉溺于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化了解尚淺。從網絡語言對于社會不同群體的影響分析,網絡是人們交流的主要平臺,影響不可避免,唯一可以改進就是網絡平臺的監管與社會群體的綜合素質、文化修養等等。網絡平臺需要管控一些極其低俗的語言內容,盡可能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語言交互平臺,從源頭思考管控辦法。加之國家政府已經在不同區域投資建設了圖書館,其目的是提升國人素質,這對于社會不同群體的文化提升提供了便捷[4]。總而言之,改善網絡環境與全民素質是促進漢語言文化發展與傳承的核心內容。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化的發展可以從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兩方面分析,要促進這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必須正確看待消極影響,嘗試將其轉換為積極影響。語言是人際交流的主要文化符號,也是促進文化事業發展的根本,而文化是國家進步的動力,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本文主要從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兩方面展開了分析,并對于漢語言文化的發展簡單做出了概括。
參考文獻:
[1]常紹芳.試論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及意義[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5).
[2]蔡羽.淺談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4):192-194.
[3]蔡眉.探析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及意義[J].北方文學,2020(3):2.
[4]左曲美.探析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及意義[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000(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