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瀚心
關鍵詞:中醫護理技術;應用現狀;前景
【中圖分類號】 ?R24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1引言
中醫已經逐漸成為治療各科疾病的常用方式,雖然應用還不如西醫普遍,但也在逐漸提升市場競爭力。對于很多疾病來說,利用中醫方式治療,相比西醫的優勢更加突出,主要是中醫提倡標本兼治,而且不良反應較小,也基本不會出現毒副作用。同時一些中醫療法對于養生保健也有積極效果,可以預防疾病的出現。中醫護理技術已成為臨床護理的重點內容,以情志護理為基礎,配合飲食護理、藥浴、中藥外敷、按摩、針灸和耳穴貼壓護理等技術,可以有效幫助患者減輕病情,有良好的效果。
2中醫護理特點
中醫護理的基礎依據就是中醫理論,而中醫理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產生的學說是陰陽五行學說,強調機體各個臟器是統一的系統,相互之間存在密切聯系。過去的中醫大夫為患者看病,除了開具處方,還要負責進行針灸、配藥熬藥、觀察和護理等全面的工作。因此發展到現在,中醫護理技術也備受關注。而中醫護理專業人員,不僅要學習中醫基礎理論、辨證施治的相關知識,還要掌握醫學、護理學的相關知識與技能。中醫護理的特點,就是將患者作為一個整體,這有兩方面的論斷,一方面是內部器官和系統的統一性,人體內各個器官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雖然各自有獨特的結構,但都與其他組織器官相連接,功能上也相互彌補,共同支撐人體的存在。另一方面是與自然界的統一性。人體本身生活在自然界中,所以一些自然因素對于人體有一定影響,同時機體的生長發育依賴于內外環境的統一性。因此中醫護理技術也是建立在這些理論基礎上,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從整體出發,分析內外部環境面臨的變化,搞清楚病變的根由,辨證論治,并提供對癥護理。在護理上除了局部用藥之外,還要關注情志護理,中醫理論認為情志對于機體有很大的影響,保持情志舒暢對于疾病恢復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另外,中醫護理也強調飲食調整的作用,比如口腔潰瘍,要注意調整飲食,避免吃會上火的食物,最好選擇清淡瀉火的食物,例如苦瓜、苦菊等,這樣可以清心火,促使潰瘍痊愈。
3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應用現狀
3.1溫針灸
溫針灸即針刺聯合艾灸,留針時在針柄上點燃艾柱,借此將熱力輸送到穴位中,起到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的功效,特別是對寒氣和濕氣較重、經絡瘀滯的病癥有顯著療效。發展到現在,關節疾病、肌膚疼痛、便溏等,使用該方法均有一定療效。但該方法使用需要注意避免操作時艾段脫落而燙傷皮膚,這可以選擇在操作時使用硬紙等材料間斷皮膚與艾段的方式來有效控制。艾葉的藥性、氣味及溫熱效應是溫針灸發揮作用的基礎,而且也是很久以來中醫治病的方式之一。艾葉燃燒之后,生成物可以通過損傷皮膚滲透到皮下,發揮治療作用。
3.2拔罐
是借助罐,利用燃燒排空空氣,形成負壓,然后吸附到體表穴位,產生刺激,使其充血、淤血,從而防治疾病。該方法可以促使毛細血管擴張,利用溫熱和負壓形成刺激,帶來局部反應,從而疏通經絡,和味氣血,該方法適用于風濕、肌肉勞損、咳嗽、腰椎疾病等。但是對于存在出血傾向、皮膚過敏、外傷、潰瘍、臟器嚴重疾病、高熱等的個體禁止使用。
3.3刮痧
是選擇特定的部位,使用刮痧板等,經過介質的隔離作用,在體表上來回刮動,產生摩擦力,促使體表出現紅色栗粒狀或出血點等,從而活血透痧。該方法操作簡單方便,起效快,所以應用比較廣泛,還可以配合針灸、拔罐等技術的使用,提高活血化瘀的效果。該方法需要專門的刮痧板或刮痧油,強調介質的使用,對于疼痛性疾病、骨關節退行性疾病、亞健康狀態等比較適用;如果用于感冒、咳嗽等疾病,可以配合拔罐進行;對于痤瘡等,可以配合刺絡放血等技術使用。
3.4中藥穴位敷貼
該技術也很常用,甚至一些疾病已形成比較系統的膏藥制作體系。比如腰腿疼痛、關節炎、肩周炎等,有專門的膏藥進行貼敷,效果都比較好。該技術一般是將藥物貼到穴位或患處,進行疾病的治療,可以彌補藥物內治的不足。一般來說,除了一些有毒性的藥物,該方法沒有危險,也不會造成毒副作用。外敷可以避免肝臟和體內的酶對藥物的破壞,也避免對胃腸道造成刺激。該技術可以用于感冒、咳嗽、胸痹、便秘、嘔吐、痛經、牙痛、跌打損傷等疾病的使用,還可以用于健康保健。
3.5推拿
該方法是選擇合適的經絡和穴位,使用特殊的手法進行治療,推、拿、提、捏、揉等。該方法在臨床上也比較常用,由經驗豐富的醫師借助雙手的力,作用于患者的體表、患處、穴位等,使用多種手法,控制力道,從而疏通經絡、推行氣血。需要注意的是,該方法需要配合手法,而這要求操作人員有豐富的經驗,如果手法錯誤,可能帶來不良后果。該方法適用于很多疾病,比如燙傷、皮膚潰瘍、腫瘤、瘡瘍等,但也有很多的禁忌癥,比如孕中晚期婦女、經期、急性腹膜炎等都不適用。
4中醫護理技術發展前景
隨著醫學領域的發展,中西醫結合治療必將成為未來治療疾病的主流趨勢,發揮中醫和西醫各自的優勢,強化治療效果。對于中醫護理技術也是如此,與現代護理技術相比各有優勢,可以相互學習,完善自身的內容,提升療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在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的背景下,中醫因為毒副作用小、整體效果好、預防保健作用突出,甚至可以延緩壽命等,備受全球范圍人民的關注。未來中醫護理技術必將走向國際,在國際護理界占據一定地位。
5結語
中醫護理技術是中醫體系的重要組成,有積極的臨床治療作用。未來中醫護理技術面對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需要護理人員強化實踐操作,突出中醫護理的特點,發揮其積極作用,不斷推動中醫護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何瓊.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應用現狀綜述[J].保健文匯,2020,(6):230-231.
[2]吳雪,徐曼,李香一,等.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應用的現狀與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08):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