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顧治青


關鍵詞:延續護理;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生活質量;負性情緒
【中圖分類號】 ?R68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護理和治療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護理的作用遠大于治療,對于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術后患者來說更是如此[1]。隨訪護理為現代護理方法,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情緒為護理核心,促進患者術后恢復[2]。本研究選取50例對癥患者,分析延續護理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共計50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患者,選取時間2020年1月—2022年4月,采用隨機摸球法分成觀察組(n=25)與對照組(n=25),觀察組男性、女性分別為20例、5例,年齡在42~67(55.63±10.33)歲;對照組男性、女性分別為18例、7例,年齡在44~68(55.25±10.42)歲。
兩組上述基線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手術成功患者;②術后院內恢復效果理想患者;③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和家屬。
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患者;②無參與本次試驗條件的患者;③家庭無人照顧的患者。
1.3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隨訪指導: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每周和患者家屬通電話,了解患者生活情況,耐心解疑答惑,提出下一步的護理意見和建議。
觀察組行延續護理:(1)生活指導:①功能鍛煉: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運動訓練計劃,初期可進行簡單的床上鍛煉,后期可根據患者情況指導其下床活動,嚴格控制運動時間和運動量,叮囑患者家屬從旁陪護以預防出現運動損傷;②飲食干預:詳細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和喜好,據此指定個性化食譜,通過微信的形式每日推送,叮囑患者家屬親選親做,以高蛋白、低油脂、忌辛辣為原則;(2)心理干預:①隨訪過程中保持微笑服務,多和患者交流談心,注意保護患者自尊心,充分理解和支持患者,介紹成功治療案例,幫助其樹立可見的治療目標,提高治療依從性;②叮囑患者家屬陪伴患者完成康復過程,不斷激勵、贊揚患者,給予其最大的心理安慰。
1.4觀察指標
①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生活質量評價表(SF-36),對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狀態、軀體運動、社會功能進行評分,各項分值范圍0分-100分,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生活質量水平越高;②負性情緒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分,兩表具體評分標準為:SDS評分標準:53~62為輕度抑郁,63~72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SAS評價標準:50—59分輕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69分以上重度焦慮。
1.5統計學方法
SPSS25.0版本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χ2)和計量(t)資料,差異顯著則(P<0.05)。
2結果
2.1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狀態、軀體運動、社會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術后恢復時間長,患者居家階段仍需接受康復護理[3]。常規隨訪指導主要是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缺乏護患交流,護理效果并不理想[4]。相比較而言,延續護理的臨床應用優勢更大,不僅進一步豐富護理措施,也更加注重個性化護理和指導,從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護理能力,具體來說:生活指導包括功能鍛煉和飲食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主活動意識和能力;搭配飲食干預提高患者的機體營養水平,為傷椎功能恢復奠定良好基礎;心理疏導是隨訪護理的必要措施,主要以高品質護理服務拉近護患關系,引導其提高康復信心;而家屬陪伴是提高患者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措施,對改善患者負性情緒發揮極重要作用[5]。
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狀態、軀體運動、社會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且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究其原因,是因為延續護理聯合生活指導和心理疏導,發揮協同作用,進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情緒。
綜上所述,延續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消除負性情緒,適用于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術后護理工作。
參考文獻:
[1]金佳佳,徐小,劉曉莉,等.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患者出院準備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9):1120-1124.
[2]張琦.分析延續性護理對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21,29(19):46-47.
[3]劉巖.延續護理對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J].中國傷殘醫學,2021,29(14):44-46.
[4]布祖拉·麥麥提吐爾遜,潘婷.延續護理對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患者生活質量及負性情緒的影響分析[J].智慧健康,2019,5(28):168-170.
[5]鄒圣潔,莫雪晴.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在腰椎骨折伴脊髓損傷出院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54):4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