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憬
舍得酒業屬于“中華第一文化酒”,1996年5月舍得酒業在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其股票代碼600702,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共有兩個著名品牌,分別是“沱牌”、“舍得”,在2013年混改這一政策開始頒布以來,舍得酒業也響應國家政策,開始實施產權改革,因為一系列原因,改革均未能成功,但是舍得酒業并未放棄混改這一舉措,在2015年舍得酒業開始進行混改,在經過選擇過后將天洋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天洋集團持有舍得酒業21%的股份,故天洋在2016年正式作為舍得酒業的控股股東。因此天洋集團開始管理舍得酒業的人員,進行一些列的股權結構的變化。
1993年天洋控股集團成立,天洋最初是以電器零售業開始起步,經過持續不斷地規模擴張,企業開始進行多元化的投資,主要集中于房地產、商業、投資這三大業務。從企業的經營范圍和披露的公開數據中我們可以得知,天洋集團的主要經營板塊在于夢東方和舍得酒業,夢東方是天洋集團的主要文化產業,它的主要經營戰略是“輕資產+重資產”,它的主要經營范圍包括主題公園、舞臺秀和游戲等,除此以外,天洋集團在2017年進行的北京房地產開發項目,因資金不足向銀行貸款38億元,但好景不長,北京開始進行房產限購政策,這對于天洋來說無疑雪上加霜,使得他們的房產項目遇到了銷售困難,資金周轉困難等一系列問題。
2013年由我國國家總書記習近平主持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特別提出了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這一審議,通過了多項改革問題,由此建立我國的國有企業的活力。全面建設新的市場機制體制,通過混合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為我國的國有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混改使得資源雄厚的國有企業朝著世界一流的企業出發,使得在經濟市場上競爭力落后的企業可以增加市場競爭力,改進管理方法,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整體上市、以及員工持股計劃改變公司現有的效率低下、競爭力薄弱的困境。借著混改的政策,作為“中華文化第一酒”,舍得酒業也迎頭追上政策,以引進戰略投資者為主要的混改模式,改善了企業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引進了不同行業的戰略投資者,通過他們拓展了銷售渠道。
中國酒行業現在種類越來越多,加之我國也引進了許多西方的紅酒、葡萄酒等許多企業,導致我國白酒行業急劇擴張、規模逐漸增大,但消費群體卻不見增多,尤其是國家近幾年出臺了“三公消費”,白酒行業更是難上加難,因此白酒行業要緊隨國家的政策實施混改,舍得酒業通過引入天洋集團,全面實施改革,為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改善了企業的股權結構,在白酒行業這種不景氣的大潮之中,引進戰略投資者可以實現技術創新,提高自身的品牌價值,從而找到新的銷售增長點。根據國家披露的我國國內白酒企業的數量大概有18000家,但是市場幾乎是被排名在前100的企業所占據,因此,市場規模較小的企業很有可能被市場所排擠,最終導致企業因無利可圖而被淘汰。
舍得酒業的混改目的之一是通過優化完善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來提高公司的銷售利潤,在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舍得酒業是一家國有企業,這就意味著有可能存在著國企“一股獨大”、內部人控制等問題,眾所周知國有企業的股權一般都相對集中,這就使企業面臨的許多問題,例如,員工懶散、競爭意識薄弱、公司員工的工作效率比較低,企業不能實現創新化管理等諸多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舍得酒業極力引進天洋集團,可以有效的提高市場的應對機制,能夠學習雙方的管理經驗、提高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工作效率,從而減少政府的干預。同時能夠盤活國有資產,具有協同效應。
由于企業規模的迅速擴大,舍得酒業的負債數額近年來居高不下,從公司的年報上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的負債率自2008年至2013年企業負債均為50%左右,高負債的持續經營使得舍得酒業不得不引進戰略投資者來分擔債務壓力,從披露的公開數據我們可以得出企業的負債主要來源于銀行的短期借款,并且隨著財務費用的逐年增加,使得舍得酒業必須通過混改進行融資來緩解企業的財務壓力,據此才能增加企業的償債能力,使得企業可以更好地進行持續經營。
1.天洋集團背負舉債
根據之前我們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天洋控股集團主要營業范圍是房地產,因此天洋集團在進入舍得酒業之前,并未接觸過任何白酒行業,最后,舍得酒業以38.22億元的巨資正式成為舍得酒業的大股東。這為之后的違規占用資金埋下了伏筆。自證監會對天洋控股集團違規占用舍得酒業資金這一公告發出,我們可以看出在2015年舍得酒業開始進行混改引入天洋集團時,天洋集團出資的38億元中,有23億多都是依靠銀行的短期借款形成的,還款時間為三年,但在2020年到了還款日截止時,天洋集團無力償還這一巨資,同時在天洋集團的財報中可以看見其資產負債率高達74.86%,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面臨如此巨債,開始違規占用舍得酒業的資金,來用來償還自己的負債。
2.內部控制失效
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適當的阻止企業的大股東進行違規操作,舍得酒業雖然在此之前訂立了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天洋集團屬于它的控股股東,使得內部控制的設立形同虛設。首先,舍得酒業的混改使自己失去了大股東的地位,對公司的經營失去了話語權,從舍得的披露報告中我們可以得知天洋集團在進行資金占用的過程中,沒有履行合法的審批手續,沒有經過董事會的審批同意,相關人員缺乏財務制度的相關意識,違反了公司的相關規定。除此以外,我們可以看出舍得酒業的內審部門也未盡職盡責,使得內控失效,經監管部門查驗可知,自2018年起,天洋集團就開始違規占用企業的資金,直到2020年下半年,有關機構才得以發現,兩年之久內審部門都未曾發現企業的賬務問題,因此未能發揮財務的監督作用,從下圖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舍得企業三年的內部控制都沒有違規操作,均是無重大缺陷并且有效。由此可以看出,舍得酒業的內審內審評價也是失效的。

表1 舍得酒業2017- 2019年內部控制評價情況
1.對舍得酒業償債能力的影響
長期償債能力通常是指一個企業在經營方面的長期的償債能力,本文主要運用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兩個指標分析舍得酒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如下表2和表3所示。

表2 舍得酒業資產負債率
從表2我們可以得出,舍得酒業的資產負債率基本趨于穩定,表明大股東對于企業資金的占用對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影響不大,但是企業資金的利用率卻在不斷下降,對于企業之后的發展有很大的不利影響,會錯失很多機會,不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根據表3我們看到產權比率在2017- 2019年持續增大,產權比率越大,表明償債能力越弱,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在下降,通過對上表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天洋對于舍得酒業的違規占用資金,導致了舍得償債能力的減弱,因此在混改過程中應該慎重選擇戰略投資者。
天洋集團身為舍得酒業的大股東,為了彌補自身投資的虧損,不惜利用自己大股東的身份,違規占用舍得酒業的資金,由于信息的不對稱,直接損害了舍得酒業的中小股東,因為他們所占用的直接資金是歸屬于企業的所有股東,現如今,天洋集團直接占為己有,對中小股東的分紅利益都受到了不利影響,尤其在2020年天洋集團在被政府相關部門爆出占用資金后,舍得酒業的股價也是大幅度下跌,這必然會導致企業的價值下跌,中小股東的利益也會收益也會直線下降,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舍得酒業爆出這樣的負面新聞,一定會引來證監會等機構的立案調查,這不僅對企業的聲譽造成了影響,同時資金占用,內部控制制度失效,說明企業的相關部門未能盡職盡責,會使企業的形象和財務制度遭到質疑,影響了投資者對公司的信任,對舍得酒業未來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從舍得引進天洋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舍得酒業在選擇戰略投資者時,沒有正確評估天洋集團的財務狀況,在天洋集團本就負債的情況下,貿然引進它作為大股東,更何況天洋集團向舍得投資的38億元中,有多一半也是銀行貸款,同時在此之前天洋集團的投資項目中也有巨額的銀行貸款,直到2022年還款日到達也未能還清;其次,天洋集團之前從未接觸過白酒行業,沒有白酒行業的任何管理經驗,因此,舍得酒業錯誤的選擇了天洋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因此,企業在選擇戰投時要實現互利互贏、不能僅為了短期的效益,必須要對自己和戰略投資者有清晰地認識,否則將會因為戰投股份占比過大,導致資產的流失。
企業應該完善公司的治理制度,首先優化企業的董事會成員結構,建立完整的治理機構、建立健全的監事會,從不同的職能部門選取員工代表作為一部分監事會成員,擴大他們的職責范圍,制定嚴格的監管治理機構,并且嚴格執行。從最基礎的內部控制5要素嚴格做起,樹立企業形象,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做到從基礎員工做起,而非規章制度只束縛于高層管理人員,嚴格做好企業的風險評估,提前做好準備,一定要及時內外溝通,防止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資金流失的不利后果。
近幾年,對于國有企業的資產流失問題,一直是我國政府所關注的問題,國有企業進行改革的目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盤活國有資產,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的治理機制,為員工建立一個創造性的激勵體制,創造激勵性的文化氛圍。造成舍得酒業資產流失的兩個主要問題是:其一,舍得酒業出讓70%的股權,使得天洋集團成為了舍得的大股東,其二,對于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混改方”與他們的合作方式也會有所影響,應該建立在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體制下,并且提前做好防御措施,以減少不避免的損失。
舍得酒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股權、董事會結構的改革方面具有開創性,放權的同時使引進的戰略投資者成為企業的控股股東,間接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在戰略投資者的選擇方面,舍得酒業的選擇是失敗的,在引進天洋集團之后,天洋并未能實現自己作為戰略投資者的作用,反而在引進之后,對企業造成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因此,舍得酒業在以后的發展中應該慎重選擇戰略投資者,在白酒行業中迎頭趕上,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和內部審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水平,國企改革的政策不能僅僅在于“混”,更加要注重于“改”,外在的一時的幫助并不能長久的幫助企業發展,舍得酒業必須清楚地認識自己,尋求符合自身的長遠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