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國, 劉春榮, 吳文明, 王登亮, 吳雪珍, 鄭利珍, 方培林
(1.衢州市柯城區鑫鋪家庭農場,浙江 衢州 324028; 2.衢州市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0;3.衢州市柯城區農業農村局,浙江 衢州 324000)
柑橘種植屬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農村勞動力的緊缺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柑橘生產機械化、省力化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衢州市是柑橘老產區,據統計,2020年全市柑橘種植面積2.24萬hm2,產量41.2萬t。衢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柑橘大多種植在低山丘陵,在夏秋季常遭長時高溫干旱等逆境[1],而施肥灌水成為勞動強度大、費工費力、成本高的生產環節[2]。2018—2020年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對春見、紅美人、雞尾葡萄柚柑橘園的生長結果和產量品質的影響試驗,現總結如下。
試驗地設在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上宅村的鑫鋪家庭農場的柑橘園,面積5 hm2,為10~25°的坡地,土壤為紅壤,2016年新墾造果園,pH值5.2,0~20 cm土層的有機質含量為11.4 g·kg-1,堿解氮28.3 g·kg-1,速效磷36.4 mg·kg-1,速效鉀27.1 mg·kg-1。種植紅美人、春見、雞尾葡萄柚,株行距2 m×5 m。其中,紅美人園面積1.8 hm2,2017年3月上旬種植的枳砧宮川溫州蜜柑二年生苗,2018年春季以切接法高接紅美人;春見園面積1.8 hm2,2017年3月上旬種植二年生枳砧椪柑苗,2018年春季以切接法高接春見;雞尾葡萄柚園面積1.4 hm2,2017年春季種植了二年生枳砧雞尾葡萄柚大苗。
水肥一體化項目于2018年5月實施,試驗面積3.8 hm2,其中紅美人1.4 hm2,春見1.4 hm2,雞尾葡萄柚1.2 hm2。水肥一體化總投資42萬元。對照為傳統的水肥管理,面積1.0 hm2,其中紅美人0.4 hm2,春見0.4 hm2,雞尾葡萄柚0.2 hm2,全年施基肥和壯果肥2次肥,基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溝施,株施商品有機肥40 kg+菜籽餅3 kg+復合肥0.5 kg;壯果肥于6月下旬溝施,株施復合肥1 kg;每次噴藥分別加入微肥、鈣肥和鉀肥作葉面肥,以補充鈣、鉀和微量元素;年灌水2次,灌水量50 kg·株-1。水肥一體化處理則基肥與對照一樣溝施,株施商品有機肥40 kg+菜籽餅3 kg+復合肥0.5 kg;水肥一體化施肥8次,每次每667 m2施水溶肥 (N∶P2O5∶K2O=20∶20∶20)0.5 kg。灌水8次,每次開滴灌3 h,株灌水量45 kg。
對照與處理每品種各選5株樹掛牌觀察春梢、夏梢和秋梢抽發數量,于秋梢自剪10 d后測量各次梢的長度、粗度以及樹高、干粗、冠幅和綠葉層厚度。按單株采收果實,稱量,計算每處理每品種單株平均產量。從以上采收的果實中每處理每品種隨機取果實50個,用于測量果實縱、橫徑、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總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維生素C(VC)含量,進行風味品嘗并計算風味指數,風味指數標準參照劉春榮等[3-4]提出的方法。統計每處理每667 m2的產量、效益、用肥量、灌水量、施肥灌水成本、設施設備成本及電費成本,綜合比較水肥一體化處理技術的應用效果及推廣前景。
從表1可看出,相比對照,水肥一體化處理明顯增加了春梢的數量、減少了夏梢的抽生,而處理與對照的秋梢數量大致相當。促發春梢而防止夏梢大量抽生,既有利于擴大樹冠又可以促進果實膨大,解決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

表1 水肥一體化對柑橘樹新梢生長的影響
由表2可知,由于水肥一體化處理的施肥精準到位,灌水及時充足,均比對照樹勢轉強,其中,春見和紅美人的樹勢中等偏強,雞尾葡萄柚的樹勢較強,紅美人的對照為中等偏弱,相比效果明顯,說明紅美人對水分更敏感。相比對照,3個品種的水肥一體化處理都明顯增加了樹高、干徑、冠幅和綠葉層厚,為高產優質打下了基礎。

表2 水肥一體化對柑橘樹體樹勢的影響
從表3可看出,3個品種的水肥一體化處理提高了單株結果數,降低了單果重,增加了株產,春見、紅美人、雞尾葡萄柚的株產分別比對照增加14.5%、44.1%、19.3%,初步推測紅美人的產量受到水肥的影響更大,由此也看出,春見和雞尾葡萄柚的抗高溫和干旱的能力更強。
表4結果表明,3個品種水肥一體化處理提高了果實的TSS和總糖含量,降低了果實可滴定酸含量,從而增加了風味指數。水肥一體化處理的VC含量比對照有所降低。

表3 水肥一體化對柑橘結果及產量的影響

表4 水肥一體化處理提高果實品質的效果
由表5可知,由于水肥一體化處理明顯提升了果實的品質,3個柑橘品種水肥一體化處理折算成的產值都高于對照,分別比對照提高14.5%、70.2%、43.1%。成本主要包括年肥水成本、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他成本包括地租、年均設備成本、大棚成本、農藥成本、電費、動力費(汽油柴油)等。經計算,地租為7 500元·hm-2,年均設備成本9 120元·hm-2(設備壽命按15 a計),大棚成本(使用壽命按20 a計)39 000元·hm-2,農藥成本2 160元·hm-2,電費264.8元·hm-2,動力費229.5元·hm-2。3個品種處理分別較對照節省人工成本5 715、3 937.5、5 310元·hm-2,分別節省人工成本29.0%、17.5%、23.4%。春見、紅美人、雞尾葡萄柚水肥一體化處理的效益分別為對照的6.23、2.09和1.66倍。

表5 水肥一體化對柑橘生產成本與效益的影響
對照處理全年施化學肥料1 485 kg·hm-2,水肥一體化處理全年施化學肥料555 kg·hm-2,處理比對照減施化肥62.6%。對照和水肥一體化處理全年施有機肥42 570 kg·hm-2,對照有機肥占施肥總量的96.6%,水肥一體化處理有機肥占施肥總量的98.7%。
經春見、紅美人、雞尾葡萄柚的水肥一體化處理初步試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衢州低山丘陵紅黃壤上種植柑橘,實施水肥一體化項目可明顯促進生長、提高產量、提升品質,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這與鄧蘭生等在柑橘[5]、陳啟軍等[6]在桃上研究得出的結論一致。水肥一體化處理更適合對水肥敏感的紅美人等柑橘品種。由于成本的關系,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戶不適合實施水肥一體化。連片種植有一定規模的柑橘生產基地適合實施水肥一體化處理。
本試驗中的春見無論是對照還是水肥一體化處理,與同是試驗品種的紅美人、雞尾葡萄柚相比,其樹勢較弱、葉片黃化、產量低、效益少,初步判斷可能是引進的春見接穗苗木帶衰退病毒的緣故,具體原因及春見的樹勢恢復措施或更新改造有待于進一步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