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小兵
許昌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河南許昌 461000
糖尿病并發癥較多,其中腦梗死為最常見的并發癥,死亡率較高,病情易反復,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糖尿病伴腦梗死病情危重,且患者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易導致內皮功能紊亂,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將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恢復[2]。臨床采用依達拉奉常規治療措施,能夠對血管內皮氧化功能過氧化起到限制作用,減輕糖尿病伴腦梗死患者癥狀,已在腦血管疾病中廣泛應用[3]。腦心通膠囊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保護腦細胞,改善微循環,對于控制病情、促進患者恢復具有正性作用。因此,本研究在糖尿病伴腦梗死患者中應用腦心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旨在探究其對患者療效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選擇2019年3月—2020年9月許昌市中心醫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伴腦梗死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45例。研究經許昌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中男28例,女17例;年齡47~74歲,平均年齡(61.58±8.32)歲;糖尿病病程3~9年,平均糖尿病病程(6.74±1.13)年;腦梗死病程4~26 h,平均腦梗死病程(15.38±2.97)h;合并基礎疾病:高血壓21例,冠心病11例;腦梗位置:基底節19例,腦葉11例,腦干9例,小腦6例;體質量指數19~27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3.51±1.17)kg/m2。研究組中男31例,女14例;年齡49~75歲,平均年齡(62.71±8.26)歲;糖尿病病程3~10年,平均糖尿病病程(6.69±1.10)年;腦梗死病程4~23 h,平均腦梗死病程(15.34±2.91)h;合并基礎疾病:高血壓23例,冠心病10例;腦梗位置:基底節17例,腦葉12例,腦干8例,小腦8例;體質量指數19~28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3.56±1.13)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4]中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以及《中國腦血管疾病分類2015》[5]中關于腦梗死的診斷標準。(2)發病至入院時間小于24 h。(3)對本研究所用藥物無過敏反應者;(4)對本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1)伴有腦部腫瘤者。(2)存在心功能嚴重不足者。(3)合并肺、腎等臟器功能嚴重受損者。(4)造血系統嚴重異常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兩組患者均采用胰島素(賽諾菲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052)于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治療,每日注射3次,每次劑量為0.5~1 U/kg,常規控糖。對照組應用依達拉奉(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342)治療,規格:20 mL:30 mg/支,30 mg/次,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待稀釋后進行靜脈滴注,滴注時間控制在30 min內,2次/d,以7 d為1個療程,持續用藥2個療程。研究組在依達拉奉基礎上應用腦心通(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001)口服治療,0.4 g/粒,3粒/次,3次/d,以7 d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2個療程。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血管內皮功能、神經功能及不良反應發生率。(1)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評價兩組療效,以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降低90%以上、病殘程度0級為顯效;以癥狀及體征有好轉、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降低45%~90%為有效;以癥狀及體征無好轉、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小于18%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比較兩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于治療前、治療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市凱特生物醫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型號KB-120,批準文號:粵食藥監械(準)字2012第2400817號]檢測內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3)比較兩組患者神經功能:于治療前、治療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共42分,分數越高則神經功能損傷程度越嚴重。(4)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記錄兩組患者皮膚瘙癢、消化道不適、尿素氮升高等發生率。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t檢驗,組內比較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1.11%)較對照組(73.33%)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6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例(%)
治療前,兩組患者ET-1、NO、TXB2水平及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ET-1、TXB2水平及NIHSS評分低于治療前,NO水平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ET-1、TXB2水平及NIHSS評分較對照組低,NO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級神經功能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級神經功能情況(±s)
組別對照組(n=45)研究組(n=45)t值P值ET-1(pg/L)治療前60.39±3.74 60.52±3.18 0.178 0治療后57.38±1.44 53.11±2.04 11.471 0 NO(μmol/L)治療前41.26±2.41 41.19±2.32 0.140 0治療后47.59±2.14 54.74±2.21 15.591 0治療前102.53±3.29 102.31±3.42 0.311 0 TXB2(pg/L)治療后97.49±3.28 88.96±2.71 13.449 0治療前22.23±2.10 22.30±2.04 0.160 0 NIHSS評分(分)治療后15.67±1.48 11.15±1.29 15.440 0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情況例(%)
近年來,腦梗死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發病率遠高于普通人,糖尿病伴腦梗死發病因素多而復雜,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過高、血小板凝血作用過于加劇等都會引發腦梗死[7]。相關研究發現[8],糖尿病患者引發腦梗死還與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密切相關。以ET-1、NO、TXB2等水平檢測血管內皮功能。ET-1是一種活性多肽物質,主要由內皮細胞分泌,對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具有重要作用;NO能夠保護內皮細胞自身,可影響ET-1的分泌,從而更好地維持血管張力;TXB2屬前列腺素,能夠起到收縮血管、凝聚血小板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NO較對照組高,ET-1、TXB2水平及NIHSS評分較對照組低,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近,表明腦心通與依達拉奉聯合治療糖尿病伴腦梗死患者療效顯著,對于促進血管內皮功能恢復、改善神經功能、提高安全性具有積極作用。分析原因在于依達拉奉屬腦保護劑,能夠控制脂質過氧化反應,通過作用于腦組織細胞,清除患者體內過多的自由基,抑制糖尿病患者血管內壁細胞過氧化效應,從而對神經細胞及血管起到保護作用[9]。同時,該藥能夠緩解腦水腫癥狀,阻止遲發型神經元死亡,可積極控制血管內皮細胞進一步損傷,若單一采用依達拉奉治療,療效單一,對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具有局限性[10-11]。糖尿病伴腦梗死發病機制主要為氣虛血瘀、脾氣虧虛,血液運行較慢,形成血瘀通絡。腦心通主要成分以黃芪、川芎、紅花、桃仁、赤芍、當歸、地龍等組成,其中黃芪具有抗氧化、化瘀通絡作用,減輕神經受損程度;川芎、紅花、桃仁、赤芍可充分發揮活血通絡、止痛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并發癥,提高安全性;地龍可通經活絡、活血化瘀,諸藥合并共同發揮活血化瘀、補氣通絡的效果。腦心通膠囊中的黃芪通過增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參與修復受損細胞過程,促進神經功能恢復[12]。另外,本研究發現腦心通膠囊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通過水解纖維蛋白,抑制凝血功能,可有效延緩血栓發展,充分發揮改善及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的功效。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高表達會減少神經元的凋亡,減輕腦細胞皺縮,有效保護神經細胞,進而改善神經功能缺損,控制病情發展。將腦心通膠囊與依達拉奉聯合應用,可從中西醫結合角度協同增效,共同改善腦組織血流量,加快血液循環,保護腦組織,減輕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促使患者盡早恢復正常生活。但腦心通膠囊長期用藥可能出現惡心、腹痛、消化道不適、瘙癢等不良反應,需嚴格按照醫囑根據患者疾病恢復情況及時調整用藥劑量。因本研究用藥時間較短,臨床嚴格控制給藥劑量,治療期間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伴腦梗死患者中應用腦心通與依達拉奉聯合治療效果確切,安全性高,能夠更好的保護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促進患者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