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啟騰,唐咸軍,辛恩平
河源德康醫院泌尿外科,廣東河源 517000
前列腺增生是指男性因各種原因導致前列腺出現增生,其對患者泌尿系統正常功能產生不利影響而出現一系列泌尿系統癥狀,主要表現為對膀胱產生刺激作用及阻塞尿路,出現尿頻、尿急、尿不盡、夜尿頻繁、分叉尿及排尿困難等。前列腺增生顯著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嚴重危害患者心理健康[1]。臨床大部分前列腺增生患者需通過治療解除臨床癥狀。目前常用的方法為手術切除增生前列腺,如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雖然TURP手術創傷小、耗時短、術后恢復快,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術后尿道狹窄是TURP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尿道狹窄臨床表現為尿不盡、尿潴留、分叉尿、排尿障礙,嚴重者甚至影響患者性生活[2]。因此,TURP術后尿道狹窄的預防是臨床面臨的重要課題。本研究分析可能影響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患者術后尿道狹窄的可能高危因素,探討預防術后尿道狹窄的對策,以期提高手術質量,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河源德康醫院行經尿道前列腺切術后6個月內發生尿道狹窄的39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為觀察組。納入標準[7]:(1)均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2)術后6個月內均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尿道狹窄。(3)臨床資料收集完整。排除標準:未獲得完整隨訪資料。另選取同期行金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術后6個月未出現尿道狹窄的39例患者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3)同觀察組,排除標準:同觀察組。
對納入的所有患者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分組統計患者年齡、病程、前列腺增生嚴重程度、手術方式、術前尿白細胞計數、手術時間、術后膀胱沖洗時間、術后尿管留置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尿白細胞計數等。TURP術后尿道狹窄判斷方法:術后符合出院指征后,向患者講解隨訪方案,術后每3個月回院隨訪一次,或者當患者出現尿道狹窄相關臨床表現,如尿不盡、尿潴留、分叉尿、排尿障礙等情況時回院隨訪。由同一位超聲醫師對患者行檢查,并做出是否為術后尿道狹窄診斷。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高危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39例行TURP術患者術后6個月內隨訪確診為尿道狹窄患者,其中27例為出現尿道狹窄臨床癥狀而回院隨訪確診,12例于術后3個月隨訪檢查確診,1例為術后6個月隨訪檢查確診。
觀察組患者術前尿白細胞計數、手術時長、術后住院時間、術后留置尿管時間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影響TURP患者術后尿道狹窄相關因素分析(±s)
相關因素年齡(歲)病程(年)手術時間(min)術后膀胱沖洗時間(h)術后尿管留置時間(d)術后住院時間(d)術前尿白細胞計數(×109)前列腺增生嚴重程度分級(級)觀察組(n=39)59.02±5.89 2.01±0.42 59.59±8.13 31.42±7.53 5.27±1.12 6.87±2.14 31.34±1.46 2.01±0.37對照組(n=39)58.82±5.74 1.97±0.40 50.27±8.02 32.37±4.67 4.38±0.94 6.27±1.86 24.48±1.23 1.83±0.28 t/χ2/F值0.891 1.027 4.247 1.017 5.817 4.713 6.501 1.571 P值0.117 0.097 0.015 0.086 0 0.008images/BZ_49_1205_2763_1207_2764.png0 0.076
經多因素logistic分析顯示,術前尿白細胞計數偏高、術后留置尿管時間長可能是術后尿道狹窄的高危因素(P<0.05),見表2。

表2 影響TURP患者術后尿道狹窄高危因素分析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最為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大部分患者符合手術治療指征。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目前治療前列腺增生最為常用的手術方式。該術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術后尿道狹窄。術后尿道狹窄患者會出現尿頻、尿線細、尿分叉、排尿困難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手術預后質量。數據顯示,經尿道前列腺術后尿道狹窄居于尿道狹窄原因第二位,嚴重影響經尿道前列腺增生治療患者的手術質量[3]。分析導致術后狹窄的影響因素,是臨床總結預防術后尿道狹窄的基礎。
本研究對醫院近期行TURP治療的患者術后發生尿道狹窄的患者的臨床資料,并選擇同期行該手術治療,但未出現術后尿道狹窄的患者進行對比分析,以期探尋可能導致術后尿道狹窄的影響因素,為臨床總結預防術后尿道狹窄的對策提供參考依據。結果顯示,術前尿白細胞計數偏高、術后留置尿管時間長,可能是術后尿道狹窄的高危因素。因此,對于行TURP的患者來說,術前全面評估患者尿路感染情況,采取措施積極治療尿路感染后,如全身應用抗生素、大量飲水,再行手術。術后也應做好尿路感染的防治工作。長時間留置尿管對尿道黏膜會產生持續刺激而導致對病原菌侵襲的抵抗力下降,增加尿道感染風險,導致尿道無法通暢引流,繼而增加尿道黏膜損傷壞死風險而出現尿道水腫,尿道潰破而出現尿道狹窄。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可能早拆除尿管,指導患者在拆除尿管后合理飲水,促進尿液產生,恢復自行排尿,盡可能地降低尿道狹窄風險。
綜上所述,TURP患者術后發生尿道狹窄風險較高,可能導致尿道狹窄高危因素與術前炎癥程度及術后留置尿管時間長有關,臨床應做好術前患者抗炎抗感染監測及治療,術后采取綜合措施降低尿管留置時間,降低尿道狹窄率,提高患者預后質量。